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门急诊综合大楼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门急诊综合大楼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第一节编制说明本单位在全面研究设计文件、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并对工程环境、现场条件、气候、市场供应能力进行调查研究之后,依据国家现行规范、规程及本单位的项目管理办法、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编制而成。

本技术标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本工程的特点,结合本单位的施工经验、施工能力、供应能力、设备装备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统筹安排,并通过优化施工方案,使质量指针、价格指针、工期指针符合招标文件的精神,为中标后实施施工合同提供一个纲领性文件。

第二节编制范围**县中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新建门急诊综合楼1栋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5000㎡。

新建门诊楼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急诊部:内科诊室、外科诊室、妇(产)科诊室、儿科诊室、骨科诊室、中医治疗室、留观室、抢救室、输液室、治疗室、医护办公室、护士站等。

2、门诊部:(1)各科诊室:内科诊室、外科诊室、妇(产)科诊室、儿科诊室、皮肤诊室、眼科诊室、耳鼻咽喉诊室、口腔诊室、肿瘤诊室、背伤科诊室、肛肠诊室、老年病诊室、针灸诊疗室、推拿诊疗室、康复诊室、门诊治疗室、中心输液室、换药室、体检中心、各科专家门诊。

(2)感染性疾病科:内设医护办公室及病房。

(3)挂号处、收费处、住院处、结算处、医保办,农合办等窗口科室。

重症监护室3、医技科室:检验科、血库、放射科、功能检查室、内窥镜室、手术室、病理科、供应室,营养部部(含营养食堂)。

医疗设备科、中心供氧站、核医学科、介入室、核磁共振室、办公室、休息室等。

体检中心、信息科。

4、药剂科室:中药饮片库房、西药库房、中药调剂室、西药调剂室、炮制室、中成药库房。

中成药调剂室、周转库、门诊药房、住院药房、中药煎药室、膏方室、中药制剂室、办公室等。

5、行政管理:办公室、计算机房、中医示范教学培训室、档案室等。

党员活动室。

医共体办公室。

6、保障系统:锅炉房、配电室、洗衣房、总务库房、通讯机房、设备机房、传达室、洗手间、污水处理房、垃圾处置房、汽车库、自行车库。

第三节编制依据1、施工招标文件;2、本工程设计施工图;3、国家关于建筑业的法律规章;4、国家和行业现行施工验收规范:《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GJ/T27-2001J40-200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GB50129)《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J64-200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J65-2000)《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00)《建设工程文件归案整理规范》(GB/T50328-2001)5、现场实际踏勘情况。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第一节工程简况1、工程名称:**县中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2、工程地点:**县3、建筑面积:约15000㎡4、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5、工期要求:540日历天6、质量要求:合格7、安全生产要求:按照《GJG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达到合格标准第二节建筑设计概况**县中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共有1栋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5000㎡,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该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三类(50年),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

1、楼地面:防滑地砖地面、水泥砂浆地面、细石砼地面、花岗岩地面、地下室地面;楼面为防滑地砖楼面、水泥砂浆楼面、塑料地板楼面、抗静电活动地板楼面。

2、墙面:内墙面除卫生间为釉面砖内墙面外,其余为混合砂浆内墙面、乳胶漆墙面,大理石墙面;外墙面为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浆料,外墙涂料,浅麻红色干挂石材外墙。

3、屋面:平屋面,50厚防水细石砼现浇刚性防水层内配¢4@150双向钢筋网油毡一层、屋面采用40厚挤塑聚苯板。

4、顶棚:乳胶漆内墙涂料顶棚,铝合金吊顶顶棚、矿棉吸声板吊顶。

5、门窗:外窗为铝合金框,透明中空玻璃。

第三节结构设计概况1、基础设计为乙级,采用预应力管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Ra=1300KN,选用PHC-A500-100型桩,管桩内部采用C35微膨胀砼进行全桩填芯。

基础以下砌体采用MU10蒸压灰砂砖,M7.5水泥砂浆砌筑。

2、基础以上墙体:外墙、分户墙及内隔墙采用蒸压砂加气砼砌块, M5混合砂浆砌筑,屋面、女儿墙采用MU10砼多孔砖,M5混合砂浆。

3、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垫层C15,筏基底板基础梁、承台为C30、P6,剪力墙、柱:C25-C35;梁、板砼等级:C25-C30。

第四节场区岩土构成该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①层杂填土、第二层为粉土层、第3层为粉质粘土层,第4层为粘土层,第5层为粉土层,本工程经场平后地势较平坦。

第五节现场地质水文条件本工程在施工期间,需要经雨季、夏季、冬季、春季施工。

**县受东部季风气候影响,属暖温带过渡型季风气候,为半湿润农业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为14.7℃,年降雨量平均为896.3毫米。

总的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显著;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光、热、水资源都比较丰富。

但气候的过渡性及资源的变异性,也常带来旱涝、连阴雨、低温、霜冻等气候灾害。

第六节施工条件1、场地条件工程所在现场为**县中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建设规划用地,场地基本平整,施工临时用水、电均已在城市规划内,现场条件较好。

2、交通条件本工程位于**县境内,道路畅通,材料运输便利。

3、通迅条件:移动和固定电话通迅信号好。

第七节施工特点1、本工程基础形式为管桩基础,重点注意开挖过程中基坑排水及基坑围护安全工作。

2、该工程处城区周边地带,因此安全、文明施工极其重要。

3、主体结构楼板为全现浇,防止大面积砼的浇捣和墙体结构渗水是施工中的关键点。

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第一节指导思想将按《建设工程管理规范》的要求选配高素质的项目经理组建项目管理班子,实施项目目标控制。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优质高速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第二节实施目标一、工程质量目标:合格,力创优良二、工期目标:540日历天。

计划开工时间:20XX年9月15日,计划竣工时间:20XX 年03月08日(实际开工时间以业主监理下达的开工令为准)。

三、安全及文明施工目标安全目标:安全设施及管理达标,杜绝重伤、死亡及消除机械等事故。

文明施工目标:达到文明施工工地标准。

四、成本控制目标坚持降低成本,保本微利的原则,给业主提供令其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并运用价值工程为业主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业主提高投资效果。

五、技术进步目标为了在很短的工期内出色地实施施工合同,必须向科技要速度,向技术进步要效率,靠创新提高质量。

第三节服务目标认真协调各方关系,接受并积极配合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做好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计划协调、现场管理的控制与监督,实现信守合同、业主满意的服务目标。

第四节施工项目管理总体安排一、施工项目管理组织结构项目组织机构图第五节项目经理部高效运作方式项目经理部人员配备之后,高效运作的重点在目标控制方法与选进的工具。

1、项目经理部目标控制方法:A、控制分为三个步骤,即确定目标、检查验收、纠正偏差B、建立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被控系统和控制子系统,并用信息流联系起来。

C、控制过程是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的组合。

依据对项目现状的分析,用取各种预控措施防止偏差为主动控制,对运行结果的偏差进行分析,找到纠正偏差的办法来纠偏为被动控制。

D、控制方式:总体与局部相结合,全面与重点相结合;主管与全员相结合;直接与间接相结合;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行政、技术、经济相结合。

从实际出发,讲究实效,确保目标实现。

2、配套先进工具A、配备先进通讯系统B、配备先进的检测工具第六节总体施工顺序一、总体施工流程图(见下页)二、施工程序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为优质高速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我们将充分利用有效的时间和空间,以基础、主体施工为关键工序,其它分部分项工程紧随其后,科学组织安排交叉作业,保证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施工程序流水段的划分,采取先地下后地上,先结构后装修,先土建后设施的原则进行组织施工,根据本工程特点,在楼层间划分流水段。

四、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工程施工分为:基础工程;结构主体;屋面工程;墙体工程;门窗工程;楼地面、粉刷等装修工程;水电安装;室外及其它工程等部分。

1、基础工程工艺流程根据本工程特点,本工程基础采用桩基础。

工艺流程:桩基础→基坑、槽机械开挖→基槽人工修整→垫层→钢筋砼承台基础→基础墙体砌筑→回填土。

2、主体施工工艺流程本工程建筑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工程施工的工艺流程按楼层划分流水段。

每一层现浇混凝土工程结束后,其洒水养护工作应及时跟上,不得间断,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早期强度值能稳定地增长,同时严格组织和控制各个流水段之间,施工中的技术间歇时间和组织间歇时间,以缩短主体工程,施工阶段的工期。

主体结构层施工工艺流程:柱(剪力墙)、梁、板模板→梁、板钢筋→钢筋验收→砼浇筑→养护。

3、屋面防水施工工艺流程本工程装修工序较多,时间紧、工期短的特点,为更好控制工期,确保工程竣工时间。

总体施工流程工艺流程:清理基层→基层施工→防水施工→检验试验→面层施工→养护。

4、室内装修在主体验收合格后进行从下而上组织施工作业,门窗框安装,墙面抹灰自底层至顶层逐层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