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识记字形教案(一)

识记字形教案(一)

识记字形专题教案(一)
一、考纲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A级)
二、考试范围
本考点考查的重点是常用而又易混的字,主要范围是一些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多意字和容易误写的成语中的字。

要注意课本第四册附录《容易写错的字一览表》。

考查内容主要是词语(两字、三字)、成语、熟语等。

三、命题形式
本考点以选择题为主要考查方式,多数是选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少数是数是选有错别字的一组或有一个(两个)错别字的一组。

2004年高考题除辽宁少数民族卷是选有三个错别字的一组外,其他全国统一试卷和各省市自主命试卷,全是选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另外,对字形的考查还可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翻译和作文以及其他一些简答题中考查。

名句名篇默写题错一字此句不得分;
文言文翻译题出现错别字直接影响得分;
作文中每错3字扣1分。

四、常见的误写现象(高考常考的几类错别字)
1.形近造成的误写
①梦靥――梦魇
②茶毒生灵――荼毒生灵(2004年江苏)
③不落巢臼――不落窠臼(2004年全国2)
④暴殓天物――暴殄天物(2004年湖北)
⑤好高鹜远――好高骛远(2004年湖北)
2.音同(近)意混造成的误写
①端祥――端详(2004年江苏)
②毛骨耸然――毛骨悚然(2004年全国1)
③天随人愿――天遂人愿(2004年全国1)
④班配――般配(2004年全国2)
⑤挺而走险――铤而走险(2004年全国2,铤:快走的样子。


⑥璀灿――璀璨(2004年全国3)
⑦世外桃园――世外桃源(2004年全国4)
⑧走头无路――走投无路(2004年全国4)
⑨直抒胸意――直抒胸臆(2004年重庆)
⑩娇揉造作――矫揉造作(2004年福建)
⑪闲情逸志――闲情逸致(2004年福建)
⑫死心踏地――死心塌地(2004年福建)
3.音同(近)意异造成的误写
①胜不娇,败不馁――胜不骄,败不馁(2004年江苏)
②待价而估――待价而沽(2004年江苏)
③各行其事――各行其是(2004年全国3、浙江)
④寒喧――寒暄(2004年全国4)
⑤以德抱怨――以德抱怨(2004年重庆)
⑥挑肥捡瘦――挑肥拣瘦(2004年重庆)
⑦闻过饰非――文过饰非(2004年广东)
⑧强驽之末――强弩之末(2004年广东)
⑨言者无罪,闻者足诫――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戒:防备,警惕;诫:警告。


(2004年湖南)
⑩忧柔寡断――优柔寡断(优:犹豫不决;忧:忧愁。

)(2004年浙江)
⑪良晨美景――良辰美景(辰:时光,日子;晨:早晨。

)(2004年浙江)
⑫饥肠漉漉――饥肠辘辘(辘辘:车轮滚动的声音;漉漉:湿。

)(2004年浙江)
⑬黄梁美梦――黄粱美梦(粱:高粱;梁:大梁。

)(2004年福建)
五、造成出现错误的原因
1.因词义不明造成的错别字
汉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音随意转,形因义异”,弄清字义是正确书写汉字的关键所在,所以往往将字形与字义综合起来考查。

例如:“密”的义项有①和“稀、疏”相对,有“严密”、“密植”;②关系近,感情好,有“密友”、“亲密”;③精致,细致,有“细密”、“精密”;④秘密,有“保密”、“密谈”。

“蜜”的义项有①一种昆虫,有“蜜蜂”;②像蜂蜜一样的东西,有“糖蜜”;③甜美,有“蜜月”。

(2004年北京春招)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题词题纲题写文不对题
B.连续连载连手藕断丝连
C.挤兑兑奖汇兑兑换现金
D.决断决胜决计决无此意
【解析】A项中“题纲”中的“题”应为“提”,是提取、摘要的意思;B项中“连手”应为“联手”是联合、共同的意思;D项中“决无此意”应为“绝无此意”,“绝”是“绝对”的意思。

只有选项C正确,须注意选项c中的“挤兑”的“兑”不可写成“对”。

【答案】 c
(2003年全国高考题第2题)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部署备受青眯恰如其分可望而不可即
B.报道伶牙利齿群贤毕至一年之计在于春
C.揣度共商国是唾手可得冒天下之在不违
D.通谍猝不及防大相径庭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解析】B项中“伶牙利齿”的“利”应为“俐”,指聪明、灵活、乖巧;C项中“冒天下之大不违”的“违”应为“韪”,“不韪”指过失。

D项中“通谍”应为“通牒”,指一个国家通知另一个国家并要求对方答复的文书。

只有选项A正确,须注意A项中的“即”不可写成“既”,“即”表示接近之意。

【答案】 A
2.因字形相近造成的错别字
例如:“翊”yì“辅佐、帮助”的意思,“翔”xiáng“盘旋地飞”的意思,“诩”“夸耀”的意思,组成词就有“翊戴”“翔实”“自诩”。

熟记字音,借以辨别字形,就不会写错、用错。

(2003年北京市春季高考题)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巴金作为民族良心和品质的旗帜而受到人们崇敬。

B.浓郁的情韵和深刻的哲理水乳交溶,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强烈地感染着读者。

c。

厦门因承诺将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会办成一次非赢利的会议而获得了最多的选票。

D.这部传记,以独特的笔触、朴实醇厚的语言为世人展示了将军们鲜为人知的人生境遇。

【解析】该题考查对现代汉语字形的识记。

能力层级为A级。

该题一改多年来字形考查的形式,结合语言的实际运用。

将字形的识记放在具体语境中来考查,应该说这是该考点考查的方向。

A项中“祟敬”的“祟”应为“崇”,两者形近,但语义差别很大,“祟”指不正当的行动,而“崇”在此为重视、尊敬之义。

B项“赢利”的“赢”应为“赢”,两者也属形近字。

“赢”义为瘦、疲劳;而“赢”在此应为获利。

C项“水乳交溶”的“溶”应为“融”,二者音同义异。

“溶”为溶化,溶解之义;而“融”为融合,调合之义。

结合语境理解,便能准确地作出判断,故答案为D。

【答案】 D
3.字音相同或相近而误
如“仗义执言”的“执”易写成“直”,“英雄辈出”的“辈”易写成“倍”,“并行不悖”的“悖”易写成“背”,“关怀备至”的“备”易写成“倍”。

(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留恋流连忘返厉害利害得失
B.质疑不容置疑符合随声附合
c.变换变幻莫测旁证旁征博引
D.株连珠联璧合大意微言大义
【解析】该题重点考查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

能力层级为A级。

该题设计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将复合词与成语中的同音字放在一起辨析,这种考查形式在1998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曾经出现过。

B项中,“随声附合”的“合”应为“和”,这里的“和”意思是“和谐地跟着唱”,“附和”的意思是“(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合”没有这个义项,而且这里的“和”读hâ,而不读hã。

因为题干要求选出有错别字的一组,所以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B项o
【答案】 B
4.字音相同字义相近而误
如“鸦雀无声”的“雀”易写成“鹊”,“孺子可教”的“孺”易写成“儒”,“再接再厉”的“厉”易写成“励”,“顾名思义”的“义”易写成’意”。

(2001年全国试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戳穿力挽狂澜暖昧食不果腹
B.震撼融汇贯通喧嚣响彻云霄
C.深奥死不瞑目气慨雍容华贵
D.凋蔽哗众取宠辍学愤世嫉俗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对现代汉语中十六个常用词语字形的识记。

解答本题须着眼于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这一特点。

A项没有错别字,为正确答案。

其它三项有错别字的分别是“融汇贯通”、“气慨”和“凋蔽”。

“汇”为“会”之误,两字音同、义近,但形异,况且“融会贯通”系成语,为固定短语,乃约定俗成,使用中不能随意拆换其中任何一个语素。

“慨”为“概”之误,两字形似,但音与义相异,前者表情感与心理活动有关,从“忄”部,读“kǎi”,后者表人的气度,从“木”部,读“qài”。

“蔽”为“敝”之误,两字则是音同、形近、义异。

前者有“遮盖”之意,有“艹”字头,后者意为“衰败”。

无“艹”字头。

不识记这些基本知识,就难免造成书写错误。

【答案】 A
5.字音相同字形相近而误
如“好高骛远”的“骛”易写成“鹜”,“众口铄金”的“铄”易写成“烁”,“急躁”的“躁”易写成“燥”。

(2000年全国试题)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拖沓娇生贯养伶俐倜傥不羁
B.造次索然寡味迁徙惨绝人圜
C.描摹幅员辽阔惶恐法网恢恢
D.窥测慷慨激昂装祯提要钩玄
【解析】该题考查常用汉字字形的辨析能力。

题中除了“提要钩玄”之外,都是课本中有的或考生平时常见常用的词,但该题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一定的迷惑性。

A项的“贯”应为“惯”,B项的“圜”应为“寰”。

D项的“祯”应为“帧”。

这几个字都属于同音而误,而考生平时也容易在这些字上出错,尤其是D项的“祯”,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正确的,而正确选项C中的“摹”和“员”又容易误写为“摩”和“源”,所以,此题很容易误选为D。

要做好此题,一方面应有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要细心。

【答案】 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