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剧《猫》赏析

音乐剧《猫》赏析

音乐剧《猫》鉴赏
《猫》的剧本取材于英国诗人托马斯·斯特尔斯·艾略特1939年创作的诗集《擅长装扮的老猫经》。

而从小就对这首诗产生了浓厚兴趣的安德鲁·劳伊德·韦伯,1977年开始着手为《擅长打扮的老猫经》编配音乐。

由于起初这首诗没有戏剧情节,没有戏剧张力,不具备创作为音乐剧的条件,韦伯只打算写一些在舞台上演出的散曲。

在1980年的爱德蒙顿音乐节上,韦伯公演了他写好的几个片段。

艾略特的遗孀瓦莱里·艾略特也参加了音乐节,并且带给韦伯许多艾略特没有发表的诗和故事。

其中就包括后来成为世界名曲的《回忆》的原型《魅力猫——格里泽贝拉》。

后来韦伯与特雷沃尔·努恩等人经过共同努力,《猫》剧诞生了。

《猫》所讲述的是一个富有童话般意味的现代浮世绘——在杰里科猫族一年一度的舞会上,众猫们聚集在一起,纷纷展开各自本领,以歌舞来展现自己的故事——争取成为唯一被选中得以重生的猫。

在这群外表各异、性格更是迥异的猫中,既有作为长老般统领大局的“领袖猫”老杜特洛内米,又有过着安逸无忧生活的“保姆猫”詹妮安点点;既有反叛热情的“摇滚猫”若腾塔格,也有踏实稳重的“铁路猫”史金波旋克斯;既有青春美丽的“迷人猫”邦巴露娜,还有邋遢苍老的“魅力猫”格里泽贝拉……各式各样的猫的角色不但在视觉和听觉上给我们以丰富且多样的感受,还在不知不觉中将我们带进了一个好似人类世界但又绝然不同的猫的国度。

就在众猫都在为重生的名额争相比拼的时候,曾经光彩照人而现在却邋遢肮脏衰弱不堪的格里泽贝拉出现在猫们的面前。

对于格里泽贝拉这样一只流浪在下等街区,身份卑微受到唾弃的猫而言,得到这一珍贵的重生机会几乎是不可能的。

然而,在一曲感人至深的“回忆”
过后,她奇迹般的得到了众猫的推选,成为了那得以升上天堂的猫。

就是这样一个传奇般的故事,在作曲大师安德鲁·韦伯与导演特雷沃尔努恩的创作下,成功的以歌舞剧的形式焕发出了熠熠的光彩。

作为更接近于歌舞类的音乐剧,《猫》剧可以说综合了音乐剧艺术各种表现的极致,无论是从古典、摇滚、蓝调到爵士之间变换自如的音乐,舞蹈与特殊效果的设计,服装、道具、场景与灯光,或者是演员与观众的互动,都令人啧啧称奇。

一只只不同性格,不同相貌的猫相继出现。

有年轻天真的白猫维克多利亚,有很骚包的兰塔塔格,以及邪恶的曼克维帝,她们开始载歌载舞,一幕幕皆是猫们世界的精彩演绎。

《猫》剧是史上百老汇最卖座的一部音乐剧,其中饰演魅力猫的伊莲佩姬唱的主题曲《记忆》一直被人们传唱。

《猫》剧体现了音乐剧表现形式的多样,不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让人们感到新鲜和无限的吸引力。

《猫》剧所倡导的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与理念,猫的伶俐、猫的乖张、猫的自由的生活方式非常的新奇,从中我们找到一个全新的自我定位,这是个奇特的发现过程,没有人愿意用自己的生活与一只猫咪的生活做比,但是从音乐剧《猫》中,从那些千奇百怪的小生灵身上,从他们梦幻般的生活中,我们却可以从生活以外的角度,审视自我和自我的生活。

而最后猫群的所有猫原谅背离出走的魅力猫的时候,魅力猫再次唱起了《记忆》这首歌,此时此刻,在魅力猫对过去在外苦难漂泊的回忆和对猫群的原谅中用这首歌唱出了心声,这也折射出人类社会的一面。

最后魅力猫得到了重生,美满的结局也让人们看到了生活中的无限希望。

《猫》看似一场时尚的狂欢Party,但有它精神升华的东西在里面。

它是拟猫而不是拟人,但是又是按人类社会来描写猫族的。

从音乐一开始就是族群仪
式的场面,而到最后格雷兹·贝拉升入九重天,每一只猫都接纳了它,这也是人类社会惯用的,很像早期的宗教仪式,很神圣,可能感觉比人类社会的宗教感还强烈,甚至会让人类觉得惭愧,但同时又带着一种欢愉的东西,一种神秘的东西,它也来自于几千年来人们对猫的揣测、认识,神秘、信仰的东西都在里面了,看的时候会觉得很真切,但又不会太直白。

所以,一场戏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一个猫群就是一个人类的缩影。

首先,歌剧《猫》歌词的隐喻性让人回味无穷。

作者把本该聚集到人身上的特质回复到我们身边的一种可爱的动物身上, 而韦伯通过音乐剧又清晰化了拟人的猫, 并把所有内容返回到观众。

杰米玛的每次出场几乎都与格瑞泽贝拉有关, 唱出的旋律也与格瑞泽贝拉相同。

一个是天真无邪、拥有令人羡慕的青春年华, 生命旅途才刚刚开始, 另一个则饱经风霜、已近风烛残年, 使人不禁联想到杰米玛就是年轻时的格瑞泽贝拉, 看到杰米玛就不难理解格瑞泽贝拉对过去快乐时光留恋。

她们一个面朝月落, 一个面朝日出; 一个在痛苦地回忆, 一个在天真地憧憬; 一个饱经沧桑, 一个天真无邪, 这也暗示着生命的轮回。

其次,《猫》的旋律风格迥异,音色变化多样,带给人们强烈的听觉刺激,同时对表现不同角色的性格起到了重要作用。

《甘比猫》中珍尼点点的嗓音明亮抒情, 旋律婉转动听。

英雄猫的男中音音色缓慢地唱出了抒情部分, 接着音乐突然变成欢快的爵士风格, 杰里罗伦、迪米特、邦巴露娜的三重唱合在一起时立刻形成华丽花哨的音调, 一种快乐夸张的感觉油然而生。

母猫杰米玛浑身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音色极其甜美、纯净和自然, 她唱的《回忆》虽然和格瑞泽贝拉所唱的旋律相同, 但赋予歌曲不同的感情。

格瑞泽贝拉唱得铿锵顿挫, 充满了沧桑和沉重感。

杰米玛则处理得非常淡, 让人能清楚地感觉出她的清纯
和天真, 但都共同表现着爱和宽恕的主题。

猫首领虽是男高音, 但音色暗淡沙哑, 已有明显的虚弱、颤抖和苍老的痕迹, 没有底气, 声音很空, 非常适合老人的特点。

最后,该剧虽然表现了形形色色的猫, 实际是以猫喻人, 正如猫首领所唱“猫很象你们”。

杰利科猫都有三个名字, 第一个是日常居家的名字, 第二个是奇特而更加尊贵的名字, 第三个是人类无法发现也永远猜不到的名字。

所谓猫的几种名字, 实际上就是人性的各个方面。

每个人的人性都是多面的, 既有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一面,也有附庸风雅、装模做样的一面, 第三个名字则恰似人性中欲望的一面, 因为它们复杂、隐晦却又是绝不可缺少的, 属于每个人心灵深处的秘密。

观众在接受了这样的暗示后, 就会明白后面各种猫的表演其实就是在表现各种不同的人性。

舞台上每只猫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 都代表着现实生活中的每一类人,让每个观众感同身受。

其实,有很多音乐剧观众都不甚了然,真所谓“外行看热闹”。

而《猫》则不然,没有太深奥的东西。

这主要得益于他的剧情简单,表演生动,很人性化,很社会化,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尤其是其中融入了很多现代的元素和风格,从猫儿们身上折射出理趣,不难给人启发和触动。

譬如幸福,我们无法赋予它更多的意义,而它却实实在在存在于每个人心中,待在不同的位置,有不一样的标准,也是变化无常的。

有些幸福在一瞬间就能得到,而有些幸福是靠岁月慢慢累积起来的。

正如剧中所说:“我们有了经验,但失去了意义,重温的意义,给幸福赋予的意义。

”在没有Demeter的悲惨遭遇下、也没有Bombalurina 的魅力四射中长大。

我们学会了承担责任,虽然也许不像Munk在某个领域做领导者,却也像Alonzo一样负担自己的一份事。

一如人们,只有在岁月的历练下,
才明白人生的含义。

于是:“珍惜时光,幸福就在前方”。

“珍惜朋友,幸福就在周围”的感受,就徜徉在我们的心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