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发展趋势与挑战

医学发展趋势与挑战

医学发展趋势与挑战
海东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党兴宏
什么是医学:
医学,是通过科学或技术的手段处理人体的各种疾病或病变。它是生物学的应 用学科,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从解剖层面和分子遗传层面来处理人体疾病 的高级科学。它是一个从预防到治疗疾病的系统学科,研究领域大方向包括基 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等。
医学的分向:
缘于现代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影响,西医学的发展趋势若仅仅是单纯地 重视分析而忽略了整体结构和整体功能,无疑将渐行渐窄。
中医讲究“感悟”,未免夹带有很多主观因素,难以客观地定量,定性。 医学的分向----全面和相互之间甚至抵触 对疾病的认识:中医:活体考察 西医:静态研究 诊断方法:中医:四诊 西医:仪器检验 治疗观念:中医:平衡模式(调节平衡) 西医:战争模式(对抗治疗) 药物:中医:天然遴选 西医:化学合成 文化背景:西医—建立在游牧民族征服文化 中医—建立在农耕民族和谐文化 以及方法论、哲学思想都有不同
医学可分为现代医学(即通常说的西医学)和传统医学[包括中(汉)医、藏医、 蒙医、维医、朝医、彝医、壮医、苗医、傣医等] 多种医学体系。不同地区和 民族都有相应的一些医学体系,宗旨和目的不相同。
印度传统医学系统也被认为很发达。
医学的起源:
中、西医学的起源大致相同。主要包括: ①救护、求食的本能行为。 ②生活经验创造了医学。 ③医、巫的合与分。----涵盖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认知的过程。 ④轴心时代中、西医学的峰巅发展和差异东方的西方世界得到了空前的飞速发展。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原有的历史进程和社会性质。 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
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 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 废的争论之中。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中国共产党政策上 的支持而得以发展。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 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 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 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那些没有实现超越突破的古文明,如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虽规模宏大,但都难以摆脱灭绝 的命运,成为文化的化石。而这些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
医学的分向:
公元2世纪东、西方的两位医学巨匠张仲景和盖伦,传承了不同的学术思想,创 建了迥异的医学范式,发展和完善了不同的理论体系,使中、西医学各自走向 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中、西医学运用不同的思维模式诊治疾病,其基本理论各成体系并有根本差异。 中西医学的差异不仅仅是有否实证的科学理念,最主要的是两种文化体系的差 别。从理论上讲,中西医学是两种不可能统一的医学体系。“中体西用”曾成 为中西医汇通派的指导思想,但由于两种医学的根基不同,硬在中医之体上套 上西医之用,近一个世纪的事实证明,“汇通医学的体用判断脱离了中西医学 的事实认识,以价值认识代替了事实认识,决定最终结果劳而无功”,因此, 中、西医学应并存共荣而不必强求统一。
轴心时代----医学发展和文明的发展----医学的分立
1883年出生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有一个很著名的命题———“轴心时代”
他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 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 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 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 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 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 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比较《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全集》,二者的理论建构有诸多相似之处: 废巫存医、整体观念、调节平衡、哲学思辩、临床实践。其中《黄帝内经》强 调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从外测内,可以不依赖解剖形态学而照样诊治疾病。 其理论体系是自洽的,难以突破;《希波克拉底全集》虽然没有系统的解剖学 和生理学等基础知识,但却强调具体的解剖结构,为医学的实证开了先河。
轴心时代----医学发展和文明的发展----医学的分立
在东、西方科学和文化昌明的大背景下,《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全集》 代表着中、西两座医学的峰巅之作便自然而然的诞生了。《内经》的问世,标 志着中医学已从简单的临床经验积累,升华到系统的理论总结。关于《希波克 拉底全集》,意大利著名医史学家卡斯蒂格略尼认为:“是自然科学几乎没有 萌芽的时代,在医术上具有先进性的最宝贵的代表文献”。希波克拉底学派的 医学虽然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的知识上有缺陷,虽然只是很少而粗略地 研究过动物,但是它主要是建立在临床实验和哲学推理的基础上,终能使医学 提高到难以超过的高度。
近现代西医学:
近现代西方医学,它起源于西方国家的近代时期,是近代时期西方国家的学者 们在摒弃西方古代医学后,发展出来了一门全新的医学体系,而且这门医学体 系就是当今国人常说的西医。
近现代医学体系同样对中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学的进步使近代西方人认识到,大自然有着自己的运动规律,不能按人们的 意愿或者猜想来解释,而是只能用机械理论并以几何和数学语言来表述清楚。 这种机械论的观点大大推动了医学的发展,人们开始认为机体的不适并不随个 体的不同而不同,实际上任何疾病都是由于机体内受到某种伤害而引起的,药 物和外科手术可以治愈或者缓解疾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