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小学科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小学科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小学科学这门课程具有独立的传授特色,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儿童观察、思维、动手能力。

实验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实验的设计或者实验材料的选用,存在着不够完善的地方。

这就需要身居一线的科学教师因地制宜进行改进。

其实这种改进就是创新。

一、改进实验设计,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传统的实验方式就是老师先把实验目的、步骤、方法及注意点详细而周密地告知学生,甚至将实验现象、结果也公布于众,学生只“照方抓药”动动手就完事。

如鄂教版五下第12课《怎样用水使小水轮转动起来》实验,验证性实验如案例方法是:1.老师先告诉了实验结果,用水冲叶轮,水轮就会转动起来。

2.出示实验材料。

3.告诉注意的几点。

4.老师演示、学生观察。

5.总结验证结论。

而这种验证实验,是走过场,平淡枯燥。

如果改用探究性实验,水分两色,效果明显不一样。

学生在不知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在老师启发下,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思考分析得出结论。

其探究性实验方法是:1.提出问题:用水冲洗、水轮能转动吗?转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一猜;
3.制定研究计划(1)实验方法、对比法;(2)器材选用是:小水轮、水、水杯;(3)需要改变
的是:水冲的高度;
4.实验记录;
用水冲水轮转动快慢记录表
5.实验操作并收集证据,学生观察并轮流实验、作好记录;
6.分析与论证,师生共同分析论证、推断,得出结论;
7.总结和评价;
8.结合水力发电进行拓展与交流。

二、改进实验材料,选择“活性”材料为好
所谓“活性”材料,就是在大自然选取的有生命力的材料。

它的音容笑貌未变,学生能直接感观,拓展新知。

如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观察蛙在水中运动是蹼足的作用》。

我们必须走出教室,去池塘或河边选择“活性”材料,亲眼目睹青蛙蹼足是怎样游泳的。

同学们会瞪大眼睛,细心观察,从中去发现,了解蹼像船桨,是帮助游泳的。

有的学生还发现蛙腹内充足气,以增强水面浮力,学生智力自然拓展,效果倍增,老师授课轻松,学生也感快乐。

还如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0课《蒲公英》,选择“活性”材料就是师生上学时采取种子成熟的蒲公英,首先让他们细心观察,从叶到花到种子,寻找特征,进行交流。

学生发现每粒种子上面长着一把小白伞,几十粒种子围成一圈,上面的小白伞也围成圈,形成一朵白花,观察多细致呀!然后做实验,一名同学用微风吹种子,种子随风飘到约一米地面。

另一名同学用力吹种子,种子飘出约2米多远,最后五名学生进行吹种子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们高兴得跳了起来.总结交流时,他们滔滔不绝地说,蒲公英种子靠风力传播。

还有学生说,靠风力传播的植物我知道一些,尖叶苦菜、芭茅、芦苇等,让我们在放假时去观察收集数据。

选择“活性”材料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具有真实性的“活性”材料,让学生的探究在真实中展开;
2.选择具有趣味性的“活性”材料,让学生的探究在愉悦中进行;
3.选择具有直观性的“活性”材料,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取新知;
4.选择具有开放性的“活性”材料,让学生在探究中创新。

总之,小学科学实验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探究科学知识的一门特色课程,也是引起学生兴趣的法宝,更是科学教学成功的根本保证,实验教学有其独特的直观性、形象性、新颖多变性,吸引学生一步步迈进奇妙、神奇的科学殿堂。

让我们不断改进实验方法,创新性地进行科学教学,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而不懈努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