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婚孕前健康体检教育对优生优育的影响分析

婚孕前健康体检教育对优生优育的影响分析

婚孕前健康体检教育对优生优育的影响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婚孕前健康体检教育对优生优育的影响。

方法800对接受婚孕前检查的未婚夫妻,全部未婚夫妻在2年内结婚并怀孕妊娠分娩,均为单胎妊娠,将未婚夫妻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对。

其中对照组夫妻给予常规婚孕前健康体检,观察组夫妻在接受常规婚孕前体检的基础上给予婚孕前健康体检教育,比较两组夫妻的健康认知水平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率。

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未婚夫妻健康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为0.25%,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婚孕前健康体检教育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夫妻的健康认知水平,促使其主动接受婚孕前体检,规避风险因素,保证优生优育,提高人口出生质量。

关键词婚孕前健康体检教育;优生优育;健康认知水平;出生缺陷
婚孕前健康體检是婚前保障技术服务中的重要一种,是降低遗传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发生率的关键措施,能有效提高人口出生质量[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优生优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婚孕前健康体检教育让未婚夫妻在婚前、孕前得到全方位的健康指导[2],从而使得计划怀孕的夫妇能在较好的心理、生理状态下受孕,积极预防出生缺陷[3]。

本院对400对未婚夫妇采取婚孕前健康体检教育,有效提高了人口出生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婚孕前检查的未婚夫妻中随机选出800对为研究对象,全部未婚夫妻在2年内结婚并怀孕妊娠分娩,均为单胎妊娠,将未婚夫妻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对。

对照组中,女性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8.3±3.2)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135例,大专232例,高中及以下33例;男性年龄23~41岁,平均年龄(3
2.7±4.2)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169例,大专216例,高中及以下15例。

观察组中,女性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8.8±
3.3)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139例,大专230例,高中及以下31例;男性年龄21~43岁,
平均年龄(33.2±4.4)岁,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173例,大专215例,高中及以下12例。

两组未婚夫妻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未婚夫妻均在本院接受婚孕前检查,男性的检查项目为血常规、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弓形虫、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尿常规、梅毒血清试验、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地中海贫血筛查试验、乙肝两对半检测、转氨酶检测、胸透、男性生殖系统检查、一般健康检查;女性的检查项目为血常规、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弓形虫、G6PD缺乏症、尿常规、梅毒血清试验、抗HIV检测、地中海贫血筛查试验、转氨酶、白带常规、
胸透、妇科检查、一般健康检查。

观察组未婚夫妻在此基础上采用婚孕前健康体检教育,具体为:①制作画报、健康宣传手册、展刊等发放给未婚夫妻,给其讲解婚前、孕前的相关检查项目以及意义等。

②成立婚检孕检门诊,进行资源宣传,婚检孕检门诊的医师由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沟通能力强的人员担任,严格遵照相关妇婴保健服务技能要求给夫妻开展现场指导和咨询,设立独立封闭的咨询室,耐心解答前来咨询夫妻的各种疑问。

③定期举办讲座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每半个月开展一次讲座,邀请资深的医师、专家开展婚孕前健康体检相关知识的讲座,讲授婚前性知识、健康体检、婚后生育计划的安排、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孕前保健、孕期保健等知识。

④个体化干预,对于每对夫妻建立健康教育档案,为其安排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方案,若在健康教育和婚前、孕前准备中发现有可能会影响到优生优育的因素,则立即进行干预,如不良生活习惯、肥胖、药物等。

⑤加强与夫妻之间的沟通,在夫妻孕前加强沟通,了解其需求,引导夫妻接受优生优育知识,转变态度,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做好孕前准备。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观察两组未婚夫妻的健康认知水平(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进行健康认知水平的评估,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认知水平越高)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率。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未婚夫妻的健康认知水平对比干预前,两组未婚夫妻健康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未婚夫妻的健康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两组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对比观察组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为0.25%,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婚孕前健康体检是减少人口缺陷、保障母婴健康、确保优生优育的重要措施。

而对提高计划结婚、计划怀孕的夫妻而言,健康认知水平是提高婚孕前健康体检依从性的关键,也是孕前保健效果的关键[4,5]。

在婚孕前健康体检过程中,还需重视健康教育活动。

通过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夫妻的健康认知水平,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环境、体质等对优生优育的影响,增强夫妻的孕前风险防范意识[6],促使夫妻在孕前主动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做好孕前保健、孕期保健,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谨慎用药,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7]。

而有遗传性疾病风险的夫妇,在医护人员的干预下进行产前筛查和诊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达到优生优育的目标[8,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
观察组未婚夫妻健康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为0.25%,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指出婚孕前健康体检教育的渗透有助于提高夫妻的优生优育知识水平,促进优生优育。

综上所述,婚孕前健康体检教育有助于保证优生优育,增强夫妻的自我保健意识,主动遵医嘱采取防范措施,预防出生缺陷,是促进全民优生优育的重要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颖,王清蕊,林卫,等. 孕前健康体检的现状分析及孕前保健的模式探讨. 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169-172.
[2] 郭会屏,郑菊香,沈乐君,等. 广州市荔湾区3901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4,25(4):338-339.
[3] 付玉惠,赵红,陈梦婷,等. 温州农村孕妇配偶产前教育的现状调查与需求分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23):2923-2925.
[4] 马琴. 农村适龄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叶酸服用情况分析.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5,2(2):183-184.
[5] 李莉,杨卫平,黄迎,等. 上海市长宁区新婚对象孕前保健知识和服务需求调查.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2):95-97.
[6] 崔新枝. 婚孕前健康体检教育对优生优育的影响. 中国医药科学,2014,4(18):41-42,65.
[7] 连凤波,李小燕,王江,等. 孕前优生健康教育在育龄妇女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9):1231-1233.
[8] 杨传娥.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0):122-123.
[9] 吴岩. 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282-28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