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第六章)
长期投资项目的回收期较长,若以没有 实际收到现金的收入作为利润组成部分, 那么这种利润是靠不住的,具有较大的 风险。
(三)期间利润的计算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期间利润是收入和费用配比的结果,而 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并没有统一客 观的标准。所以,以现金流量作为长期 项目的决策依据比较客观,不受人为选 择的影响。
所谓的现金即指库存现金、支票、银行存款等
货币性资产,也指非货币性资产的变现价值。
只有投资方案的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流入量大于现金流出量, 方案才可行,原因在于:
(一)投资决策要求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
(二)投资项目的现金状况比盈亏状况更为重 要
(三)期间利润的计算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一)投资决策要求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
1、税后收入与税后成本
一笔现金费用的发生,由于所得税率的影响,他 对企业的税后利润的影响在量上要小于费用的 发生数。这种扣除了所得税影响后的实际付现 额,叫做税后成本。同样,一项现金收入,在 扣除了所得税影响后的实际收入额,称为税后 收入。
税后成本=付现费用*(1-所得税率) 税后收入=现金收入*(1-所得税率) P178 例2
但是,现值指数法有时不能适应互斥方案的决 策要求,同时与净现值法一样,也没有提供反 映投资方案实际报酬率的数值。
四、内含报酬率法(IRR)
(一)基本原理 1. 含义:是指对投资方案的每年净现金流量进 行贴现,使所得的现值恰好与原始投资额现值 相等,从而使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 2. 公式: (1)每年现金净流量相等(年金法) (2)每年现金净流量不等(逐次测试法) 3. 举例 :例9 例10 例11
(一)基本原理 1.含义:项目期间内全部现金净流量总额的总现值或总 终值折算为等额年金的平均现金净流量。 2. 公式:
年金净流量=现金流量总现值/年金现值系数 =现金流量总终值/年金终值系数
年金净流量的结果大于0,说明每年平均的现金流入能抵补现金流 出,方案的报酬率大于所要求的报酬率,方案可行。在两个以上 寿命期不同的投资方案比较时,年金净流量越大,方案越好
三、现金流量的测算
1、投资阶段-现金流量主要是现金流出量, 包括在固定资产上的投资和垫支的营运资金。 2、营业阶段-该阶段既有现金流入量,也有 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是各年的营业收入, 现金流出量是营运各年付现营运成本。 3、终结阶段-现金流量主要是现金流入量, 包括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和垫支营运资金的收 回。
1、 区分相关成本与非相关成 本
相关成本是指与特定决策有关的、在分 析评价时必须加以考虑的成本,比如未 来成本、重置成本、机会成本都属于相 关成本。
非相关成本是与特定决策无关的、在分 析评价时不必加以考虑的成本,比如沉 没成本、过去成本、账面成本都属于非 相关成本。
2、 不要忽视机会成本
2.投资规模问题
根据增量净现值和增量内含报酬率进行 决策。
五、回收期法(PP)
(一)会计回收期法(静态投资回收期) 1. 含义:会计回收期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直接用投资引起的未 来现金净流量累计到原始投资数额时所经历的时间。 2. 公式: (1)每年现金净流量相等
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每年现金净流量
二、企业投资的分类
(一) 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 (二) 实业投资与金融投资 (三) 发展性投资与维持性投资 (四) 对内投资与对外投资 (五) 独立投资与互斥投资
第二节 现金流量
一、现金流量是投资项目的决策依据 二、现金流量的项目内容 三、现金流量的测算
一、现金流量是投资项目的决策 依据
2、非付现成本抵税效应
在计算应税利润时,折旧等非付现成本 是一种成本费用,可以减少当期费用, 从而减少所得税税负。
折旧抵税对现金流量的影响=折旧额× 所得税率
P179 例3
3、税后现金流量
(1)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2)税后利润+非付现成本 (3)税后收入-税后付现成本+非付现成本
权责发生制是以应收和应付作为收入实 现与费用发生的标志的,并没有考虑现 金收支的实际时间。从长期来看,收入 真正实现的标志是现金流入而不是应收 项目,费用真正发生的标志是现金流出 而不是应付项目。
(二)投资项目的现金状况比盈亏状况更为重要
一个项目能否进行,取决于有无实际现 金进行支付,而不是取决于在一定期间 内有无利润。企业当期利润很大,并不 一定有足额的现金进行支付。
(二) 评价
优点:
1、内含报酬率反映了投资项目可能达到的报 酬率,易为高层决策人员所理解。
2、对于独立投资方案的决策,如果各方案原 始投资额不同,可以通过计算各方案的内含报 酬率,并与现值指数法结合,反映各独立投资 方案的获利水平。
缺点:
1、计算复杂,不易直接考虑投资风险大 小。
只要在所采用的贴现率中包括要求的投 资风险报酬率,就能有效地考虑投资风 险。
缺点:
(1)不能说明方案本身报酬率的大小。
(2)所采用的贴现率不明确。
(3)在独立投资方案决策时,如果各方 案的原始投资额不相等,有时无法作出 正确决策。
(4)净现值法不能对寿命期不同的方案 进行决策
二、年金净流量法(ANCF)
抵税
P181 例4
第三节 投资项目评价方法
投资决策,是对各个可行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价, 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
贴现方法:
净现值法(NPV) 现值指数(PI) 内含报酬率法(IRR) 年金净流量法(ANCF)
非贴现方法:
投资回收期法(PP) 会计收益率法(ROI)
财务管理第六章
资本预算管理
学习目的与要求:投资是公司财务资金的运用环
节,直接决定了公司的未来收益水平。公司投资包括 项目投资和金融投资两大类型:项目投资是公司的直 接性实体资产投资,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条件和生 产能力;金融投资是公司的间接性虚拟资产投资,是 暂时脱离生产经营的财务经营活动。通过本章的学习 与研究,应当深入理解影响公司投资决策的财务因素, 熟练掌握投资决策的基本决策方法,灵活运用于各种 项目投资的可行性分析。
(P/A, i, n)=原始投资额/每年现金净流量
计算出年金现值系数后,通过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即 可推算出回收期n。
在投资方案的选择中,如果选择了一个 投资方案,则必须放弃投资于其他途径 的机会。其他投资机会可能取得的收益 是实行本方案的一种代价,被称为这项 投资方案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在决策中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 全面考虑可能采取的各种方案,以便为 既定资源寻求最为有利的使用途径。
3、 要考虑方案对公司其它部门的影响
(二) 评价
现值指数法也是净现值法的辅助方法,在各方 案原始投资额相同时,实际上就是净现值法。 由于现值指数是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与所需投 资额现值之比,是一个相对数指标,反映了投 资效率,所以,用现值指数法来评价独立投资 方案,可以克服净现值法的不便于对不同的独 立投资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价的缺点,从而使对 方案的分析评价更加合理、客观。
当投资方案的寿命周期快要结束时,公司将与项目有 关的存货出售,应收账款变为现金,应付账款和应付 费用也随之偿付,净营运资金恢复到原有水平。
在实务中,对某一投资项目在不同时点 上现金流量数额的测算,通常通过编制 “投资现金流量表”进行。
P177 例1
(三)所得税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1、税后收入与税后成本 2、非付现成本抵税效应 3、税后现金流量
当我们采纳一个新的项目后,该项目可 能对公司的其他部门造成有利或不利的 影响。
4、 对净营运资金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当公司开办一个新业务并使销售额扩 大后,对于存货和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的需求也会增 加,公司必须筹措新的资金以满足这种额外需求;另 一方面,公司扩充的结果,应付账款于一些应付费用 等流动负债也会同时增加,从而降低公司流动资金的 实际需要。所谓净营运资金的需要,指增加的流动资 产与增加的流动负债的差额。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资本预算与项目投资 现金流量 投资项目评价方法
第四节 项目投资决策
第一节 资本预算与项目投资
一、什么是资本预算(项目投资) 二、企业投资的分类
一、什么是资本预算
资本预算是指对资本性支出(主要是指项 目投资支出)及其预期效益和投资价值进 行的预计和测算。企业资本性支出所形 成的资产主要是长期性资产,形成企业 的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因此,资本预 算管理就是项目投资管理,是对企业资 本性支出的预计规划和对项目投资的可 行性分析评价。
营业现金流量
没有所得税 (1)收入-付现成本 (2)利润+非付现成本
有所得税: (1)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2)税后利润+非付现成本 (3)税后收入-税后付现成本+非付现成本
抵税
(二)现金流量估算中注意问题
只有增量的现金流量才是与项目相关的 流量。估算时应注意:
1、区分相关成本与非相关成本 2、不要忽视机会成本 3、要考虑方案对公司其它部门的影响 4、对净营运资金的影响
2、在互斥方案决策时,如果各方案的原 始投资额不相等,无法作出正确的决策。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内含报酬 率假设项目营运中各期产生的现金流量, 都要求按该报酬率取得并贴现回收,造 成内含报酬率高的项目净现值却很低的 现象。
(三)内含报酬率法运用中的特殊问题 1.非常规现金流量问题
当投资项目具有多个内含报酬率时,最佳 决策方法是净现值法。
3. 举例 : 例7 (二) 评价
是净现值法的辅助方法,在各方案寿命 期相同时,实质上就是净现值法。因此, 适用于期限不同的投资方案决策。但是, 也具有净现值法同样的缺点,不便于对 原始投资额不相等的独立投资方案进性 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