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HY5W-72-186避雷器技术规范书[1]

HY5W-72-186避雷器技术规范书[1]

HY5WZ-72/186变压器中性点特制复合外套氧化锌避雷器
技术规范
孙浩良
二00六年十一月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HY5WZ-72/186复合外套避雷器的技术要求,并按本规范规定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的标准进行设备验收。

本规范适用于复合外套避雷器的采购,并给出应遵循的基本要求,以及一般情况下的推荐值。

2执行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

本规范执行时,所列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相应的执行下列标准最新版本。

GB156—93标准电压
GB311.1—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2900.12—89电工名词术语避雷器
GB/T5582—93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IEC71(93)绝缘配合
GB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3使用条件
3.1系统最高工作电压
与电力系统标称电压相适应的系统最高工作电压见表1(有效值)。

3.2系统额定频率
50Hz。

3.3海拔高度
不超过1000m。

3.4环境温度
最高温度不高于54℃;
最低温度不低于0℃;
最大日温差不大于25℃。

3.5最高相对湿度
25℃下为90%。

3.6最大风速
不大于35m/s。

3.7日照能量
在风速0.5m/s下为0.11W/cm2。

避雷器运行在该日照下,复合外套表面的温度一般不超过60℃。

3.8污秽等级
根据避雷器安装地区的污秽情况选用避雷器外绝缘污秽等级。

见表2。

表2电力设备污秽分级标准
注:本规范执行污秽等级Ⅳ级。

3.9耐地震能力
地震烈度8度地区:
地面水平加速度0.25g;
地面垂直加速度0.125g。

4技术参数
4.1直流1mA参考电压
避雷器本体,应测量通过直流参考电流为1mA时的直流参考电压,其值不小于下表:
4.2 0.75倍直流1mA参考电压下的泄漏电流不大于50μA。

4.3避雷器雷电冲击伏秒特性
避雷器雷电冲击(波头时间1μs-10μs)伏秒特性曲线应比被保护的变压器中性点雷电冲击伏秒曲线低10%以上。

4.5额定拉伸负荷
避雷器应承受至少15倍避雷器自重的额定拉伸负荷1min不损坏,完全符合《GB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标准要求。

4.6密封性试验
避雷器本体应有可靠的密封,在运行中不应有因密封不良而影响避雷器的性能。

4.7短路电流性能
保证在通过以下短路电流时,避雷器不发生损坏:
4.8复合外套表面要求
复合外套表面单个缺陷面积不应超过5mm2,深度不大于1mm,凸起表面与合缝应清理平整,凸起高度不应超过0.8mm,总缺陷面积不应超过复合外套总表面积的0.2%。

4.9 避雷器的伏安特性
4.10避雷器的阀片参数
4.11避雷器放电监测装置技术规范
避雷器放电监测装置选用型号为JCQ4B-Y6,它既可监测避雷器持续泄漏电流,也可记录避雷器的动作次数,而动作电流次数是按照动作电流的大小分段记录,可供后期分析雷电流特性和过电压性质。

原理电路、外形及尺寸如下图所示。

技术参数如下表:
避雷器放电监测装置电流测量特性如下表:
5 试验
试验按规程可分为型式试验、抽样试验、验收试验。

5.1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项目按规程《GB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执行。

5.2抽样试验
出厂的避雷器按同一批次以一定比例抽样试验,试验包括以下项目:
a)方波冲击电流耐受试验;
b)大冲击电流耐受试验;
c)机械性能试验;
d)放电电压试验;
5.3验收试验
验收试验包括以下项目:
a)外观抽查其结构、铭牌及其它附件有无缺少或损坏;
b)直流1mA参考电压试验;
c) 0.75倍直流1mA参考电压下泄漏电流试验;
d)雷电冲击残压试验;
e)局部放电和无线电干扰试验;
f)密封性试验。

6 附件
6.1每只应配备避雷器底座、安装支架。

6.2每只避雷器应配备在线监测仪,并对该仪器进行例行试验。

7 标志、包装和运输
7.1标志
避雷器铭牌上最少应标明以下内容:
a)系统标称电压;
b)避雷器额定电压;
c)避雷器本体标称电流和残压;
d) 避雷器本体直流1mA电压;
e)雷电冲击放电电压;
f)制造厂的名称、设备型号及标志;
g)制造年、月;
h)产品生产及组装编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