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寓言故事(66则)

哲学寓言故事(66则)

“百则”哲学寓言故事(66则)1、【寓言典故】杀龙妙技朱泙漫变卖了家产,带了一千两黄金去拜支离益为师,学习杀龙的技术。

转瞬三年,学成归来。

有人问他究竟学了什么?他一面回答,一面就把杀龙的技术——怎样按住龙的头,怎样踩住龙的尾,怎样从龙颈上开刀等,一一表演给大家看。

大家问他,什么地方有龙可杀呢?他这才大悟:原来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龙这样东西,他的本领是白学了。

2、【寓言典故】人和鱼雁齐国有一户田姓人家,在家大摆筵席。

客人中有献上鱼和雁作为礼物的。

主人看了很高兴:“老天对我们真优厚啊!你看,这些鱼儿、雁儿,不都是为我们的口腹享受而生的吗?”客人们听了随声附和。

座中有一位鲍家小孩,才十二岁,站起来说:“我不同意你的说法。

人也是天地万物中的一种。

由于大小智力的不同,生物界有弱肉强食的情况,但并没有什么上天注定谁为谁生的道理。

人类选择可吃的东西做食品,这些东西难道是上天特地为人类创造的?正如蚊子喝人的血,虎狼吃人的肉,难道也是上天特意要生出人来给它们做食物的么?”4、【寓言典故】画鬼最易有一个客人为齐王绘画。

齐王问他:“画什么东西最难呢?”他说:“画狗画马都是最难的。

”齐王又问:“那么画什么东西最容易呢?”客人说:“画鬼最容易。

因为狗和马人们天天看得见,天天摆在面前,要画得惟妙惟肖,就很不容易。

至于鬼呢,无影无形,谁也没见过,不摆在人们面前,谁也不能证明它不像鬼,所以画起来就最容易了。

”5、【寓言典故】从象箸推去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箕子见了十分担忧。

他认为一旦有了象牙筷子,就再也不会用陶罐土碗盛饭菜了,一定要有明犀碧玉做的杯碟来相配;用了玉杯和象牙筷子,就绝不会来盛小米蔬菜,务必装象尾豹胎一类的山珍海味了;吃了象尾豹胎,就再也不会穿粗布住茅房,一定要穿锦衣、居大厦。

这样下去,享受的欲望就会不断的扩大,必然要用天下民脂民膏来填饱一个人的欲望,国家就危在旦夕了。

果然,纣王最后就亡了国。

因此,所谓圣人就是见微知著,从端倪推测后果。

6、【寓言典故】苑囿嫌大齐宣王问孟子说:“我听说周文王的猎苑足足围了七十里,有没有这样的事?”孟子说:“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难道真有这么大吗?”“当时老百姓还嫌太小呢。

”齐宣王叹口气说:“我的猎苑只围了四十里,老百姓都嫌太大了,为什么呢?”孟子说:“文王的猎苑虽然方圆七十里,可是老百姓可以进去砍柴,文王和人民一同使用这猎苑,因此,人民嫌它太小。

而您呢?我初来齐国,问明了禁令才敢入境,听说大王的猎苑不准百姓砍柴拾草,不准随意进出,杀死一头麋鹿,就要判成死罪。

这不是设下了一个方圆四十里的陷阱了吗?人民嫌它太大,难道不合情理吗?”7、【寓言典故】偷鸡贼有个人专门偷邻居的鸡。

有人劝告他:“快不要偷了,这是不道德的。

”他说:“我决心痛改前非,不过我偷瘾很重,一下子不偷也很困难。

这样吧,从今天起我减少到一月偷一只,到明年就可以不偷了。

明知是不道德的事,就应及早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8、【寓言典故】死错了人东邻人家的岳母死了,殡葬的时候需要一篇祭文,这家人就托私塾的老师帮写一篇。

塾师便从古本里规规矩矩的抄了一篇,没想到误抄了悼岳丈的祭文。

葬礼正在进行的时候,识字的人发现这篇祭文完全弄错了。

这一家人跑回私塾去责问老师。

塾师解释说:“古本上的祭文是刊定的,无论如何不会错,只怕是你家死错了人。

”9、【寓言典故】余桃啖君卫国有一道法律:谁偷坐了国王的马车,就要被砍去双脚。

那时,弥子瑕很受国王宠爱。

一天深夜,乡下有人跑来报告弥子瑕,说他的母亲得了重病。

弥子瑕跑到宫里,偷来了国王的马车,星夜赶回乡下去了。

国王听到这件事后称赞说:“真是一个难得的孝子,为了母亲,忘记了自己会受到砍脚的刑罚。

”又一次,弥子瑕倍着国王在果园游玩,弥子瑕吃到了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忙拿着吃剩的半只桃子送到国王面前,请他品尝。

国王笑着说:“弥子瑕是真正的爱我啊!只想到让我尝尝甜头,忘记了剩桃上还沾着他的口水。

”过了几年,弥子瑕渐渐失去了国王的宠爱,得罪了国王,国王说:“当初你偷驾我的马车,狂妄之极;又让我吃你的剩桃,借此侮辱我,该当何罪?”弥子瑕的行为并没有改变,而以前被认为是贤惠,后来却因此而获罪。

只在于国王的爱憎改变了。

10、【寓言典故】疑人偷斧有个人丢失了一把斧头。

他疑心是邻家的儿子偷的,就很注意他,总觉得他走路、说话等动作态度无处不像是一个偷他斧头的人。

不久,老头儿在他自己上山砍柴的山谷里找到了斧头。

他再留心邻家儿子的动作态度,就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头的人了。

11、【寓言典故】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对齐宣王说:“你有一个臣子把妻室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游玩。

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室儿女却在挨饿受冻。

对待这样的朋友,应该怎样办呢?”齐王说:“和他绝交。

”孟子又说:“假如管刑罚的长官不能管理他的下级,那应该怎么办呢?”“撤掉他。

”“假如一个国家里政治搞得很不好,那又应该怎么办呢?”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的地方去了。

12、【寓言典故】围魏救赵魏国重兵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赵急抽齐国求救。

齐大将田忌准备率军赶去赵国,谋士孙膑劝阻说:“要解开杂乱纠纷,不能握拳不放;要解救相斗之人,不可舞刀弄枪。

避实就虚,给敌人造成威胁,邯郸之围便可自解。

如今魏军全力攻赵,精兵锐卒势必倾巢出动,国内一定只剩老弱兵丁。

将军不如轻装疾奔魏都大梁,占据险要,攻其虚处。

敌人必回自救,这样,我们便能一举解开邯郸之围,又可乘魏军疲惫之际,一鼓歼之。

”田忌按照孙膑的布置进行。

魏军果然慌忙回师,行到桂陵地面,齐军杀出,大败魏军。

邯郸之围解也。

13、【寓言典故】莫如杀人有个人喜欢谈轮回报应,逢人就劝说要积德,不要杀生。

因为佛经上说过,杀什么,来世就会变成什么;杀牛变牛,杀猪变猪,即使杀一只蝼蛄、蚂蚁,也莫不如此。

有下个姓许的先生说:“那么都不要杀,最好去杀人。

他不是说杀什么变什么吗?那么今生杀人,来世还变人,不是好得很码?”东汉末年,有个叫孟敏的人,买了一只陶罐,在路上不小心摔破了。

孟敏连看也不看一眼,径自走了。

路人觉得奇怪,过去问他:“你的罐子打破了,怎么连看也不看一下呢?”孟敏回答说:“罐子已经破了,看它又有什么用呢?”15、【寓言典故】治驼背术从前,山东平原城里有位医生,自称善治一切驼背,手术简便、价钱公道。

有个人背驼得直里六尺,横里八尺,听说有这等神医,连忙准备厚礼前来求治。

医生吩咐他伏在地上,然后跳上去就狠命踏将起来。

驼背叫道:“你要杀死我啊!”这位医生说:“我的招牌上不是明明写着专把驼背弄直,至于你的死活,同我有啥相干?”16、【寓言典故】打即不打古时有个人,借了别人的钱,到期债主来讨债了。

欠债人说:“一切都是变化的,借钱的那个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

因此,我不欠你的债。

”债主发了脾气,打了他,两个人撕扭到了法庭。

法官问欠债的人为何不还钱,他又把理由说了一遍。

法官问债主为什么动手打人,债主也说:“一切都是变化的,打人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因此我并未打人。

”17、【寓言典故】吓人的名字大街上住着一位老汉,买了一个家僮,取名叫“善搏”,又弄来一条看门狗,取名叫“善噬”。

从这以后,所有的客人朋友都不上他的家来了,整整三年。

他很奇怪,就去问过去的朋友。

朋友对他说:“你取的名字,又是善搏,又是善噬,谁还敢到你家去呢?”老汉恍然大悟,回去就把这两个名字改了。

于是,宾客又往来如故了。

18、【寓言典故】楚人过河楚国人想袭击宋国,派人先去测量澭水的深浅并做好标志。

但澭水突然大涨,楚国人不知道,依旧按原来的标志在深夜里偷渡。

结果被淹死了一千多人,楚军万分惊恐。

原来测量时是可以渡过去的,现在河水已经上涨了,而楚国人还是按照旧的标志在渡河,因此遭到了失败。

艾子有个老朋友名叫虞任,有两个女儿刚满两周岁。

艾子见了十分喜欢,便为自己的儿子订婚。

虞任也很刘兴,问:“你的儿子几岁了?”艾子回答:“四岁。

”虞任沉下脸来:“你要我的女儿嫁给一个老头子吗?”艾子不明他的意思:“为什么呢?”虞任说:“你儿子四岁,我女儿两岁,你儿子比我女儿大一倍年纪。

倘若我女儿二十岁出嫁,你儿子不就已经四十岁了吗?要是不幸我女儿二十五岁出嫁,你儿子不是已经五十岁了吗?你不是想叫我女儿去嫁一个老头儿吗?”20、【寓言典故】腌鸭生腌蛋甲乙两人头一次吃到腌鸭蛋。

甲惊讶地说:“奇怪,我每次吃蛋都是淡的,为什么这种蛋却是咸的?”乙回答说:“我倒是个极明白的人,亏你问着我。

告诉你,这咸鸭蛋,就是腌鸭子生出来的。

”21、【寓言典故】专修皇冠从前有个人靠制剪刀、打铁皮为生。

有一天,他碰到皇帝在郊外游玩,跌坏了皇冠,便命他去修补。

补好后,厚厚赏给他一笔银子。

回家途中,遇见一只老虎卧在地上呻吟,见人来了,举起一只血淋淋的脚掌,原来脚掌上戳进了一根竹刺。

他取出铁钳帮老虎拔出了竹刺,老虎立即衔来一条肥鹿作为报答。

他回到家里对妻子说:“我有两样技术,可立即发财。

”于是他凑足了一大笔钱,把门面装修一新,并挂起一块大招牌,上面写着:“专修皇冠,专拔虎刺”。

22、【寓言典故】拨苗助长宋国有个农夫,嫌苗长得太慢,把秧苗一棵棵都拨高了。

回到家里,疲惫不堪,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叫禾苗都长高了不少。

”他的儿子跑到田边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23、【寓言典故】富翁借牛从前有个富翁目不识丁,却喜欢自附风雅。

有一次,富翁正在屋里倍客,有人送来一张借柬,向富翁借一条牛去耕田。

富翁拆开借柬,口中念念有辞地看了一遍,对借客点点头说:“知道了,你小待片刻,等一下我亲自来好了。

”旁边的人听了,都捂着嘴暗暗好笑。

24、【寓言典故】挤牛奶从前有个人因事要请客,准备挤些牛奶下来,用于招待。

转而一想:现在离请客还有一段时间,如果每天预先把牛奶挤下来,积多了,不便保存,容易变质,不如就利用牛肚皮暂时储藏一下吧,到请客时再一次挤出来,又多又新鲜,岂不更妙。

主意打定,主人便把母牛和那只还在吃奶的小牛隔离开来,牛奶也不挤了。

请客的一天到了,客人们纷纷光临。

主人把母牛牵出来派用场,却什么也挤不出来,牛奶全部干掉了。

25、【寓言典故】锁箱捆笼从前有个富翁担心自己的财产被盗,便请人做了许多藤箱、木柜、竹笼,把所有的金银细软都装在里头,又把每一只箱笼柜盒都用坚固的铁锁锁得紧紧的,用结实的麻绳捆得死死的。

乡里人都就这个老头聪明。

然而有一天,一群小偷溜进了富翁的房间,把箱笼柜盒背的背、挑的挑,席卷而去,决无漏物之虞。

富翁的聪明之举,实为强盗偷窃带来了方便。

26、【寓言典故】起死回生鲁国有个叫公孙绰的人,他对人们说:“我能够起死回生。

”有人问他:“你用什么方法呢?”他回答说:“我平时能治疗半身不遂的病。

现在我只要加倍用药,不就可以起死回生了吗?”27、【寓言典故】量体裁衣明朝嘉靖年间,北京城中有位裁缝名气很响,他裁制的衣服,长短肥瘦,无不合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