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1945年9月,美、英、苏、法等国外交部部长在伦敦会晤。
法国主张肢解德国,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否决了把鲁尔和莱茵从德国分离的提议,美、英代表比苏联的态度稍微缓和一些,但是,对于肢解德国的方案却坚决反对。
这表明()A.意识形态的差异起决定作用B.国家利益的分歧影响国际关系C.西欧国家希望摆脱美国控制D.美苏两国逐渐从合作走向对抗解析:选B。
据材料“法国主张肢解德国,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否决了把鲁尔和莱茵从德国分离的提议,美、英代表比苏联的态度稍微缓和一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德两国是世仇,因此法国主张肢解德国,而苏联出于维护自身安全的考虑,反对这一提议,因此国家利益的分歧影响着国际关系,故B项正确。
2.(2020·江苏盐城模拟)杜鲁门总统在其回忆录中指出,没有德国,“欧洲的防御不过是大西洋岸边的一场后卫战”,有了德国,欧洲“就能有一个纵深的防御”。
因此,在美国的支持下,联邦德国作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加入北约。
美国此举()A.加强了对德国的政治控制B.促进西欧一体化的进程C.有利于遏制共产主义扩张D.标志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解析:选C。
“北约”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是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表现,与材料中“就能有一个纵深的防御”相符,故选C项;“加强了对德国的政治控制”,与材料中“北约”“欧洲的防御”的整体层面不符,排除A项;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开始了经济一体化的探索,与材料中“北约”“美国”不符,排除B项;1955年,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排除D项。
3.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1948年对外援助法》,规定“马歇尔计划”的金额应逐年审批,不确定4年的总金额,拨款53亿美元作为头15个月的援欧资金,但只是最大限额,并规定受援国须承担某些具体义务。
据此可知,马歇尔计划()A.依靠的是民间和私人资本B.有利于加强美国控制西欧C.美国和西欧处于平等地位D.国会负责该计划具体实施解析:选B。
材料“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1948年对外援助法》”说明是国家行为而不是民间行为,故A项错误;据材料“金额应逐年审批……并规定受援国须承担某些具体义务”可知,金额控制和承担某些具体义务有利于美国加强对西欧的控制,故B项正确;材料“逐年审批……并规定受援国须承担某些具体义务”说明美国处于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美国国会通过《1948年对外援助法》”说明国会只是负责立法而不是具体实施,故D项错误。
4.1948年4月至1952年2月,美国向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员提供了129.9亿美元援助,同时约定:这些美元必须用来购买美国的援欧物资,且受援国要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限制和开放国内市场方面做出让步。
由此推知,美国此举()A.遏制了苏联势力的扩张B.提升了美国的国际地位C.推动了欧美之间的合作D.有利于扩大美国的出口解析:选D。
根据材料“这些美元必须用来购买美国的援欧物资,且受援国要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限制和开放国内市场方面做出让步”可知,西欧各国大规模进口美国商品以及降低税率有利于美国对外商品和资本输出,故D项正确。
5.下图是1952年苏联报刊上的一幅漫画,漫画左下角的美国人在呼吁“和平、防卫、裁军”,而美国将军正在欧洲地图上标注美国的军事基地,右上角的CCCP是苏联国名的俄文缩写。
据此可知()A.美苏争霸斗争激烈B.两大对峙军事集团出现C.美国军民对立严重D.美苏两国矛盾日益加剧解析:选D。
从图片中可看到,美国所标注的军事基地在苏联周围均匀而密集分布,对苏联形成了包围圈,这说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开始转变为冷战和对峙,两国矛盾加剧,故D 项正确。
6.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后,美、苏都摆出一副不惜动用核武器的姿态,但实际上双方之间的秘密接触不断,努力把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危机最终和平解决并促使几个限制核武器的协定形成。
这说明当时()A.多极化趋势得到显著加强B.美苏关系实现了全面和解C.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两极对抗与妥协同时并存解析:选D。
由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期间美苏两极对抗态势明显,再由材料“实际上双方之间的秘密接触不断”“危机最终和平解决”可知,当时双方也有妥协,两极对抗与妥协同时并存,故选D项。
7. (2020·山东青岛调研)美国近年来披露的档案证实:“在朝鲜战场上,苏联没有出动一兵一卒,但美国对朝鲜战争政策的制定却一直受苏联的牵制和制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使其最终放弃动用核武器,并把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全境的企图。
”这反映出()A.冷战中伴有“热战”B.社会主义阵营的优势非常明显C.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D.苏联曾对美国构成实质性威胁解析:选D。
材料“美国对朝鲜战争政策的制定却一直受苏联的牵制和制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使其最终放弃动用核武器,并把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全境的企图”说明苏联曾对美国构成实质性威胁,故D项正确。
8.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加大了对东欧国家的军事援助,按照本国军队的模式对东欧国家的军队进行整顿改组和军事训练。
这些措施()A.加快了欧洲国家联合的进程B.推动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C.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D.体现了华沙条约组织军事一体化解析:选C。
东欧当时为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援助东欧国家,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故选C项;苏联的措施加剧了西欧与东欧的分裂,排除A项;1949年北约就已经成立了,排除B项;华约是在1955年成立的,而题干所示时间为20世纪50年代初期,排除D项。
9.二战后,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日本、南朝鲜、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实行经济让步政策,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美国此举意在()A.扩大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B.帮助盟友恢复发展经济C.争夺中间地带以巩固其霸权D.推动区域经济的集团化解析:选C。
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对亚太地区作出经济让步政策,不是为了扩大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故A项错误;当时美国与香港、台湾等地区并不是盟友关系,故B项错误;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美国此举是为了在亚洲地区扩大影响,防止这些地区被苏联控制,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不是区域经济集团,故D项错误。
10.(2020·博雅闻道高三联合质测)1956年,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公报》,强调坚持民族独立、反对参加对立的军事集团。
这成为不结盟运动的前奏。
影响该公报发表的直接背景是()A.美苏冷战局面开始出现B.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形成C.发展中国家登上了国际舞台D.西欧国家开始走上联合之路解析:选B。
冷战局面开始于1947年“杜鲁门主义”,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强调坚持民族独立、反对参加对立的军事集团”可得出与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有关,故B 项正确;“1956年,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公报》”没有对世界产生多大的影响,不能反映发展中国家登上了国际舞台,故C项错误;“1956年,南斯拉夫、印度、埃及三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公报》”与“欧洲联合”无关,故D项错误。
11.1950年1月4日,杜鲁门在年度国情咨文中再次督促国会通过“技术援助和资本投资的立法”,他说,“广大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已经骚动和苏醒,如果不支持这些国家去寻求卓有成效的道路,那他们就会落入同人类自由敌对的哲学控制之下”。
这表明() A.两大阵营的对抗日益激烈B.第三世界的崛起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C.美国冷战的中心开始转移D.美国利用经济援助来为政治和战略目标服务解析:选D。
据材料中的“广大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已经骚动和苏醒,如果不支持这些国家去寻求卓有成效的道路,那他们就会落入同人类自由敌对的哲学控制之下”等信息可知,杜鲁门对广大亚非拉地区进行经济援助的目的是遏制苏联,即遏制苏联式政治经济制度向第三世界的扩展,这说明经济援助成为美国政治和战略目标的工具,故选D项。
12.(2020·福建福州一中测试)下表是关于冷战史研究中各学派的不同观点,由此可以推出的正确结论是()A.观点不一反映了历史研究的复杂性B.新冷战史的研究方式最为合理准确C.各种学派迭出不利于还原历史真相D.冷战起源是冷战史研究的主要内容解析:选A。
由材料中“正统学派”“修正学派”“后修正学派”“新冷战史”对冷战的认识不同,得出的观点不同可知,这说明了历史研究的复杂性,故A项正确;B项说法错在“最为合理准确”;各种学派的研究有利于接近历史真相,故C项错误;冷战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内容,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殖民主义是西方列强使用侵略手段使落后国家变为其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的侵略政策。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材料一西班牙人劫掠阿兹特克帝国,劫掠印加帝国,劫掠他们所侵略的其他国家,这是最直接的攫取财富的手段……有些北欧洲人的确知道西班牙新财富的来源,因此决定不再通过西班牙人之手,而由自己直接去夺取。
英国、荷兰、法国的商人,虽经官方授权组成商业公司,掠夺起来和做买卖一样毫不犹豫……这些冒险家摇身变成海盗,直接掠夺货物,烧毁城镇。
材料二在工业化时代,大部分国家致力于保护本国和殖民地市场,排除外国竞争,英国强大的海军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它为英国产品打开了全球市场;降低了产品运往远方市场的航运成本(有一部分是通过扫荡海盗实现);在某些情况下,它还防止外来者在英国殖民地与英国货竞争。
——摘编自彭慕兰《贸易打造的世界》材料三1949年1月在杜鲁门总统的就职演说中提出了四点主要的行动原则,其中第四点谈道:“为了以我们先进的技术和进步的工业帮助改善和发展那些尚未发展起来的地区……提供我们所有的技术和知识给那些爱好和平的人们……促进对需要发展地区的资本的投入”……“该计划是我们对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国家援助的具体表现,是和我们保证这些国家在衣食住等条件方面得到适当改善,从而防止共产主义在自由世界扩张的政策相辅相成的,致力的不仅是为这些人民带来民主的理想,而且要通过合作为他们带来美好生活的实际利益。
”这就是杜鲁门政府对第三世界进行开发援助的第四点计划。
——摘编自刘国柱《第四点计划与杜鲁门政府在第三世界的冷战战略》(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它们所反映的殖民方式存在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针对第三世界国家推行的冷战战略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近代以来西方大国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1)第一小问差异,根据材料一“这些冒险家摇身变成海盗,直接掠夺货物,烧毁城镇”可知,西班牙等欧洲列强以暴力方式,进行直接掠夺;根据材料二“工业化时代,大部分国家致力于保护本国和殖民地市场”可知,工业化时代,欧洲殖民者注重市场的保护,倾销商品掠夺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