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ppt(华山)
3、气候特征
华山远离海洋,又处于西风带北纬30°—60°之间,大陆度为53°7′,属于暖温带 大陆性季风气候。北麓从县城到峰顶,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减少0.44℃,南麓以洛
南计算,海拔高程每升高100米,减少0.5℃。
低山区(海拔1000米以下)为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9—14℃,最热月均温24—28℃, 无霜期180—240天,日均温≥5℃,210—270天≥10℃,150—220天年积温32000— 4500℃,年华山云雾降水为600毫米。 高山区(海拔1000米以上)平均气温小于8℃,最冷月均气温-2.5—-10℃,绝对 最低月均-40℃,最热月均温21—24℃,无霜期120—150天;日均温≥5℃,150—180 天≥10℃,120—150天年积温1600—3200℃,年降水量800—900毫米。
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也是汉族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
即西岳华山君神。截至2013年华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 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 教宫观。
地理环境概述
1、地理位置
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境内,处于北纬34°25′—34°00′,东经
109°57′—110°05′之间。东西长15千米,南北宽10千米,景域面积约148平方千
2、观棋烂柯
相传,华阴王道村有一樵夫名叫王柯,一日上山砍柴,来到“空灵峰”,见几个人围在一 起下棋说天道地,听起来怪有意思,他又是一个棋迷,便一旁观战,竟忘记了砍柴,但见周围 树叶一会儿落了,一会儿又绿了,不知道是什么缘故,等他想起回家时去拿挑担,找不见了。 去寻斧子,只剩下一个生了厚锈的斧头,根本无法再用了。回到村里,他一个人也不认识,连 自己的孩子,也无人知晓。枉到村内跑了一次,他只好返回华山修道,后来,人们就将此村叫 “枉到树”,现称“王道村”。
历史传说
1、巨灵神劈华山
太华山和少华山,本来是一座山,它正对着黄河,黄河水经过它时只能绕道而流。黄河之神
巨灵,用手劈开山顶,用脚蹬开山麓,使这座山平分成两座,用来便利黄河的流动。华山上河
神手印的手指、手掌的形状都还留着;巨灵的脚印在首阳山下,仍然保存着。过去张衡写了篇 《西京赋》,赋里所说的“巨灵啊力大气壮,高山上有他的手掌,他的脚印留在远方,他劈山 开路;为使那弯曲的黄河直流奔放”,就是指的这件事。
存,观外尚保留有“一柏一石一面井”等名胜古迹。
2、华山石刻
华山金石题咏最早见于周剑汉鼎,《古今刀剑录》曾有著述。碑及摩崖石刻形式多样,内 容丰富。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曾对宋以前的华山题刻进行研究和整理,写出《华岳题名跋》专
著10卷,考察研究了自唐开元二十二年(734)至后唐清泰二年(935)200年间532人对华山
研究某一地区环境概况以及人文环境概况
————华阴华山
一、基本概述 二、地理环境概述 三、人文环境概述 ….(外附加历史传说) ….(外附加华山景图)
华阴华山概况
华山(Mount Hua)古称“西岳”,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 华山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西安市以东120公里处。南 接秦岭,北瞰黄渭。
的题名。清代顾炎武、王宏撰又将华山石刻收编成册,并辨析真伪。乾隆年间毕沅将华山的 一石一字,均收于《关中金石记》中。华山石刻以摩崖石刻为主,是一个书法艺术宝库,被 誉为镌刻在崖石上的书法博物馆。石上书法,行、草、隶、篆琳琅满目,各具特色。崖上字 迹经多年风剥雨蚀,山洪冲刷,多有被埋没或字迹不可辨认者。经县文物局1980年、1986年、 1988年3次普查,仅登主峰道路侧傍及主要景点计有摩崖石刻330多条。按由下而上顺序,撷 英辑要列表于后。凡表中“不详”或“口”者,多因字迹无法辨认或题字本无落款和年代模 糊,有待后来之有识者考证。[11]
米。西距陕西省会西安120千米。
2、地质地貌
华山山脉是深成侵入岩体的花岗岩浑然巨石,它的顶都是粗粒(粒径5毫米) 斑状花岗岩;中部是中粒(粒径2—5毫米)花岗河长岩及片麻状花岗岩。据地质 科学工作者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华山花岗岩形成期距今约12100万年左右,华 山山脉地区的地壳发生活动,在受挤压、褶皱和破裂的过程中,岩浆开始沿着裂 缝向表层地壳上升侵入,在3—6千米深处冷却,凝结成岩。 山花岗岩有较多而明显的以北20度向西走的节理和断层。其他的还有南北走 向,北30度西向的、北10度东向的、北50度东向的。此外还有近乎水平之大小纵 横的断层和节理,将完整的花岗岩体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岩块,在纵横河流的切割 活动中,风化剥蚀形成了一座峻秀的山峰和许许多多奇形怪状的岩石。 东、西、南三峰呈鼎形相依,为华山主峰。中峰、北峰相辅,周围各小峰环卫 而立。
华山云量 有明显的规律性。夏季白天云量最多,云层通常随高度而增厚,上升气流。
中午最盛,最少云量发生在早晨,冬季则相反,云量最少出现在正午前后。夏季云量 最多,冬季最少。 风速、方向 结构均随高度和地形而变化。离地表30变慢。空气紊流随高度减少。山谷风速通常为 2—4米/秒。 风向一般为白昼上山风,夜间下山风。秋季山谷风持续时间较短,冬季环流几乎静止。
景色图集
人文环境概述
1、道教文化
华山的道教宫观很多,历史也很悠久,早在汉武帝时就建有集灵宫,唐朝更陆续出现了一
些由道士们自己所营建的宫观,相传大上方的白云宫就是唐金仙公主的修道处,至今遗迹犹
存。 华山最主要的宫观是西岳庙。该庙在华山下十里之处,华阴东五里。旧址在黄神谷。它始 玉泉舫 建于汉武帝时,即前面讲过的集灵宫。东汉桓帝延熹八年 (公元165年)曾立《西岳华山庙 碑》,言东汉统治者祭华、 修庙、祈雨等事。 华山云台观,是一座道教宫观。在陕西省华阴市华山峪北约一公里处。观内原有道教建筑: 三清殿、玉皇殿、西岳殿、无量殿、三官殿、六师殿、北斗宫、文昌阁、希夷亭等,今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