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仪与生化分析检测血糖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日本京都Ⅱ型血糖仪与Bayer-1650生化仪检测血糖可靠性的差异,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用日本京都Ⅱ型血糖仪测定血标本150例,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糖测定。
结果:通过对150例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血糖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血糖中差异无显著。
结论:在血糖仪的测定范围内,两种方法都是可靠的,但血糖仪测定范围受限,不如生化仪稳定。
【关键词】血糖;日本京都Ⅱ型血糖仪血糖仪;Bayer-1650生化仪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并发症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危害,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
如何了解和评价血糖检测仪和生化分析仪测定的相差性,笔者对150例患者进行了血糖值对照测定,以观察两种方法是否有差异性,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对象:本次观察的对象为本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共150例,其中男性100例,平均年龄为(48.0±13.0)岁,女性50例,平均年龄(46.2±11.5)岁。
1.2 检测方法:每例患者先取末梢血立即用快速日本京都Ⅱ型血糖仪血糖仪8号测试条,批号为(B-263131)。
然后静脉血清血糖的检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验由德国Bayer-1650公司提供,由专业受训人员于受试者左手无名指末端指腹采末梢血,迅速用血糖仪测定,然后于2min内在同侧上肢采静脉血2ml,于30min分离血清,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
快速血糖仪每周用质控物校准1次,标本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校准在最佳状态下检测标本的血糖含量。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数据以x±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作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150例病人采用两种方法测得血糖平均值见表1,快速血糖仪测定结果低于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长期将血糖控制在一个良好的水平是防止和延缓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关键,而良好的血糖控制需要更频繁的血糖检测。
自我检测血糖是近10年来糖尿病防治工作的主要进展之一,为糖尿病患者和医务工作人员提供一种动态数据,可以帮助调节药物剂量便于及时发现低血糖的发生,同时亦可了解日常饮食、运动、情绪对血糖的影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快速血糖仪也叫POCT血糖仪,目前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优点是快速、需血量少、操作方便。
缺点是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如仪器的性能、试剂条的质量、采血针刺如人皮肤的深浅、血滴的大小等)的干扰。
我们经过严格的对照,发现在严格的实验室条件下,生化分析仪的实验结果和经过严格校正的快速血糖仪误差很小。
虽然快速血糖仪在实验室条件下和大型生化分析仪有很好的相关性,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发现快速血糖仪的检测结果和医院综合实验室的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显著性。
原因:①不同的采血方法对测定的血糖值有最直接的影响,自然流出的血滴与实验室生化结果较为一致;②实验室条件下POCT血糖仪所取血量可以准确取样;但是在实际POCT血糖仪应用中,多是采用直接在刺针刺破部位取血,血液的量不容易准确控制;③经过培训的检验科专业人员和未经培训的非专业人员的操作会有一定的误差;④在快速血糖仪的实际应用中,所取的标本是多为末梢全血,而生化分析仪采用的多为静脉血清或者静脉血浆。
为了缩小以上误差,为此我们要注重以下防控措施:①血糖检测仪所测的是全血中的葡萄糖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测的是血清中的葡萄糖含量。
两种标本的采集应该是在2 min内从同侧上肢上采集。
同时采集指血时,必须得到足够大的血滴,完全覆盖测试纸,如果1滴血不能完全覆盖测试纸,不要滴第2滴血,必须更换试纸再重测。
采血不足血糖值偏低,采血过多血糖值会有偏差。
进行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时,必须分离出血清,并往1 h内完成,最长时间不超过3 h。
有研究表明,取血后1-3 h内检测血糖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 h后检测血糖结果筹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②静脉抽血和指端采血都是创伤性操作,会使患者紧张,导致肾上腺分泌增加,使血糖上升。
所以,采血前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和心理安慰。
血量过少导致检测值偏低或检测失败,需重新测
定。
血量多一些一般不会影响测定值,但过多会引起光学系统被污染,也会导致测试失败。
这就要求医护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仪器的性能、操作原则、影响因素等,特别要重视采血方法,做到正确采血,才能保证血糖测定准确。
本实验结果与文献报道的结果相符,说明由临床医护人员采用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只要注意方式方法,就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在糖尿病的病程中,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是其最终危害和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③日常工作中操作人员的正规操作对结果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比如采血部位是否正确,监测指端毛细血管血糖应首选无名指末端。
消毒措施及采血方法是否正确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对操作人员进行正规化培训,使每一步操作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血糖检测仪可以简便而迅速地测定餐前、餐后、睡前、甚至夜间、凌晨的血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缩短治疗时间。
尤其适用于急诊患者的血糖检测,以及糖尿病患者在家中自测。
而对一些年纪很大的患者,自测有困难的,可选择实验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以得到及时的治疗。
此外,快速血糖仪测定时应操作规范,血糖仪应定期校正并与生化仪比对分析,以使结果有较高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胡绍文,郭瑞林.实用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8-26
[2]周新,涂植光.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12-515
[3]张环生,赵秀凤,王国萍,等.快速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葡萄糖结果对比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3):287
[4]张文艳,王明山,刘勇,等.血糖监测仪测定微因管全血糖的临床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1999,5(3):46
[5]靳迪,蔡小兵,董长城,等.血糖监测仪检测的影响因素[J].中国医师杂志,2002,4(4):345-346
[6]周民芳,邓中薪.床边血糖仪测定及质量控制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9-20
[7]邹效温,郑华,郭宏,等.快速毛细血管血糖测定和静脉血浆测定的临床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7):1883-1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