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相交线课件


2O
1
3
4
A
∠1和∠2、1、有公共顶点
∠2和∠3、 2、有一条公共边

B ∠3和∠4、 3、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4和∠1
补 角
D
1、有公共顶点
∠1和∠3、 2、没有公共边
对 顶
∠2和∠4、 3、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角
练习:下列图中,∠1与∠2是对顶角吗?为什么?
(1
(2
(3)
(4)
)否
)是


邻补
B ∠3和∠4、 3、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4和∠1
补 角
角 互 补
D 1、有公共顶点

∠1和∠3、 2、没有公共边
对顶 顶角
∠2和∠4、 3、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角 相

练习
1、若∠:1与∠2是对顶角,∠1=160,则∠2=__1_6___0; 若 ∠3与∠4是邻补角,则∠3+∠4 =__1_8_0__0
∠2的邻补角是__、__∠__C_O_E_____。
图2
3、如图3,∠2与∠3为邻补角, ∠1=∠2,则∠1与∠3的关系为 。 互补
图3
4、已知两条直线相交成的四个角,其中一个
角是900,其余各角是__9__0_0 。
5、如图4,三条直线a,b,c相交 于点O,∠1=400,∠2=550,则
∠3=__8_5_0_.
2、若∠1与∠2为对顶角,∠1与∠3互补,则
∠2+∠3= 180 0
3、图中是对顶角量角器,你能说 出用它测量角的原理吗?
答:对顶角相等 。
例1:如图,直线a、b相交。 (1) ∠ 1=400, 求∠2,∠3,∠4的度数。 (2) ∠1:∠2=2:7 ,求各角的度数。
解:(1)由邻补角的定义,可得 ∠2=180°-∠1 =180°- 40° =140° 由对顶角相等,可得 ∠3=∠1=40° ∠4=∠2=140°
学法:以学生分组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 形式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5.1相交线
C
2O
B
1
3
4பைடு நூலகம்
A
D
观察:1、两条直线相交组成几个角?
2、 将这些角两两相配能得到几对角? 讨论:1、每对角中两个角的位置有怎样的关系 ? 2、试根据它们的位置关系将这几对角进行分类
两直线相交 分类
位置关系 名称
C
练习:
1、如图1,三条直线AB、CD、 EF两两相交,在这个图形中,有
对顶角__6___对,邻补角_1_2__ 对.
2、如图2,直线AB、CD
图1
相交于O,OE是射线。则
∠3的对顶角是___∠__A_O_D______,
∠1的对顶角是___∠__B_O_D______,
∠1的邻补角是__∠__3____∠__A_O_D_,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初步 认识、对相交线和平行线有了直观的感 性认识,且对互补和互余有了清楚的了 解,在此基础上来学习邻补角和对顶角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对新知 识的应用充满好奇与期待.
三、教法和学法
•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
叶圣陶先生倡导: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脑,解 放学生的时间.根据这一思想及我校初一学生活泼好动 的特点,我采取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及多媒体辅 助教学 相结合的方法.
知识回顾:
角的名称
位置关系
性质 相同点 不同点
邻补角 对顶角
1、有公共顶点
邻 补
2、有一条公共边

3、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互

1、有公共顶点

2、没有公共边

3、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角 相

都有一 个公共 顶点, 它们都 是成对 出现的
对顶角没
有公共边而邻 补角有一条公 共边;两条直 线相交时,一 个角的对顶角 只有一个,而 一个角的邻补 角有两个
4、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 .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 (3).会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的简单推理和计 算.
B: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猜想、思考、交流、归纳、推 理等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操作能力、 动手能力。 (2).体会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思想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感受图形中和谐美、对称美. (2).感受合作交流带来的成功感,树立自信心. (3).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
做一做:分别用尺量一量4个交角的度数
,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
C
2O
B
1
3
4
答:因为∠1与∠2互补,
A
D
∠2与∠3互补 (邻补角定义 所以∠1=∠3 (同角)的补角相等)
同理∠2=∠4
两直线相交 分类
位置关系
名称 大小 关系
C
2O
1
3
4
A
∠1和∠2、1、有公共顶点

∠2和∠3、 2、有一条公共边
思考题:
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几对对顶角? 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几对对顶角? 四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几对对顶角? n 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有几对对顶角?
图4
6、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 ,∠EOC=700,求∠BOD,∠BOC的度数。
解:因为OA平分∠EOC,∠EOC= 700 所以∠AOC=350 由对顶角相等,得 ∠BOD=∠AOC=350 由邻补角定义,得 ∠BOC= 180°-∠AOC = 180°- 35° = 145°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相交线课件
2020/9/19
欣赏:
第五章 相交线 平行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空间与图形”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这 些内容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已经有所接触,本章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平 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首先研究相交的两条直线,这是后面学习垂直相交的必要基础也 为后面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奠定基石,因此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3、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和应用。 难点: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探索 (确定重难点的依据:本节的学习目的是研究两条相交直线产生的四个角的关系,因此将邻 补角、对顶角的概念、性质以及应用作为本节的重点。同学们刚刚开始接触几何,对推理说 理不习惯也不熟悉,所以将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作为难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