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rdas实验5指导书

erdas实验5指导书

实验5 某地区的遥感影像分类
1.实验目的和要求
a)了解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的原理和背景知识;
b)掌握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的过程和方法;
c)了解并掌握监督分类中的样本训练方法、分类决策规则和分类结果评估
方法;
d)能够利用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技术提取某一研究区土地覆盖类型(植
被、水体、建筑用地、裸地等),并计算各地类的面积、覆盖率等指标。

2.实验设备和数据
a)实验设备:高性能计算机;Erdas 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软件
b)实验数据:Landsat TM数据
3.实验内容
a)分析、认识研究区域Landsat TM数据基本地物类型,建立分类体系;
b)根据分类体系,利用非监督分类方法对研究区域Landsat TM数据进行分
类;
c)根据分类体系,利用监督分类方法完成研究区域Landsat TM数据分类及
分类结果评价;
d)对比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结果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实验步骤参考
1.分类过程
在Erdas Imagine主菜单中选择Classifier,在其下拉菜单中选择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利用其弹出对话框完成非监督分类;
Signature Editor——样本编辑器
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非监督分类
输出分类文件输出样本文件
分类数
收敛域值
注意问题:实际工作中常将分类数目取为最终分类数目的两倍;收敛域值是指两次分类结果相比保持不变的像原所占最大百分比。

2 、分类评价(Evaluate Classification )
打开新的窗口,同时导入非监督分类后的图和原始分类影像;在视窗工具条
标,弹出Raster Attribute Editor对话框,如下图:
为各个类别赋予相应的颜色,并将其类名改为相应的类型;其中,可以通过不透明设置,将要显示的类别的opacity的值设为1,其他设为0,从而只显示其中的一个类别。

1.2.3通过Utility/Flicker/Viewer Flicker工具来观察非监督分类的结果的准确性。

可以确定类别的地物标注类别名称并设置适当的颜色;最终可以的标注名称和设置颜色后的结果如下:
1.3聚类统计(clump)
为了消除分类结果中产生的一些小面积图斑,我们需要先对分类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具体步骤:
1.4去除分析(Eliminate)
去除分析用于删除原始分类图像中的小图斑或者Clump聚类图像中的小clump类组。

该分析会将小图斑合并到最大的分类当中。

具体操作如下:
点击ERDAS图标面板工具条下的Interpreter图标,选择 GIS Analysis 下的Eliminate命令,打开Eliminate对话框
最小图斑的大小
1.5分类重编码
分类重编码主要是针对之前非监督分类结果不理想的一种修正,可以将同种用地类型但属于不同类别的类合并在一起,具体操作如下:
点击ERDAS图标面板工具条下的interpreter图标,选择 GIS Analysis /下的Recode命令,打开Recode对话框:
将同一用地类型的不同类别的new value赋成相同的值,点击Ok,完成重编码,最终便可以得到重编码后的结果图;
但在视窗中打开去重编码后的结果图,会发现整个视窗都是黑的。

这是由于去除分析后,系统将所有的类别的颜色设置为黑色,需要我们自行去改变他们的颜色。

操作步骤如下:
选择Raster下的attributes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对逐个的类别赋予适当的颜色;
1定义分类模板
在视窗中打开需要进行监督分类的数据layerstack.img;利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定义分类模板,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应用AOI绘图工具在原始图像上获取。

通过点击按钮,在Viewer中选择一块
区域,绘制一个多边形AOI;
b)应用AOI扩展工具在原始图像上获取,单击按钮,打开
Region Growing Properties对话框。

设置相邻像元扩展方式(Neighborhood)为4领域搜索的方式;同时设置扩展区域的约束条件(Geographic Constraints),即最大搜索相应距离;最后设置光谱距离
(Spectral Euclidean Distance),此处设为10;所有参数都设置好了以后,单击按钮,进入生成扩展AOI生成状态,在Viewer窗口中选择一个颜色区域单击,系统将依据定义的区域扩展条件自动扩展生成一个AOI。

2.建立分类模板
每次选定样区后,在Signature Editor对话框
中单击,将选中的多边形AOI区域加载到Signature分类模板中,直到选好了所有
的类型为止,最终可以得到如下的分类模板:
对于同一个用地类型(如水体)采集了多个AOI并分别生成了模板,可选中单击按钮,将这些模板合并,以使该分类模板具多区域的综合特性。

最终得到合并相同类型后的模板。

3.评价分类模板
初步建立好模板后,通过view下的image alarm命令,对每个分类逐个进行检测,具体方法如下:
在signature editor面板上点击view下的image alarm命令,弹出如下对话框
点击ok选择连接窗口,是分类区域和土地利用的专题地图进行比较,看两者的分布区
域是否大致一致,是则可以通过本次的检验,否则还需要重新选择“训练场”,点击替换之前选择的区域,从而重新进行监督分类;不断调整,使预警结果够理想后,可以得到预警处理后的图mask.img如下所示:
4.生成可能性矩阵
分类模板建立以后,点击signature editor菜单栏中的evaluate,选择contingency命令,弹出如下对话框:
设置parametric rule为最大似然法,点击Ok,,便可以生生成相应的可能性矩阵如下图:
5.执行监督分类
点击分类图标下的监督分类(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命令,弹出监督分类对话框:
设置非参数规则为:feature space,设置参数规则为最大似然法等,点击OK 即可完成分类。

6.聚类统计(clump)
对生成的监督分类结果进行聚类统计,消除部分的图斑,具体方法如非监督分类。

7.去除分析(Eliminate)
对者Clump聚类图像中的小clump类组,或者原图中的小图标,要用去除分析的方法将小图斑合并到最大的分类当中,具体的操作步骤如非监督分类。

8.分类重编码(recode)
分类重编码主要是针对之前非监督分类结果不理想的一种修正,可以将同种用地类型但属于不同类别的类合并在一起,具体操作如非监督分类。

9.分类结果评价
1.分类叠加
打开setm.img和super.img.打开后者时要 Raster Option中取出Clear Display选项,选择Utility-Flick命令,选择auto mode,设置speed600
2.精度评估
打开smtm.img,设置如下图
点击按钮,将光标在原始图像点击一下,原始图像视窗与精度评估视窗相连接。

在精度评价对话框设置随机点的色彩,在Accuracy Assessment 菜单条
View-change color面板,在point with reference设为红色,单击ok
产生随机点,在Accuracy Assessment对话框选择,选择edit-create/add random
points 打开add random points对话框,在search count输入使用最多分析像
元数,输入15,在distrbution parameters选择random,单击ok按钮。

在Accuracy Assessment中选择view-show all,所有随机点均以设定的颜色显示在视图中。

Edit-show all,各点的类别出现在数据表的class字段中。

输入参考点的实际类别值,在Accuracy Assessment对话框中,对对话框reference字段输入各个随机点的实际类别值。

设置分类评价报告输出分类评价报告,Accuracy Assessment对话框中,report-options,通过点击确定分类评价的参数。

在report- Accuracy report 产生分类精度报告,report-cell report。

计算各地类的面积、覆盖率等指标
1.各地类面积计算
各地类所占像元个数*像元面积
2.各地类覆盖率计算
各地类面积/区域总面积
注意:自己好好看背景知识和操作过程,多使用帮助,慢慢学习,然后操作,写实验步骤和报告!!!
实验报告
1)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2)实验设备和数据
3)实验内容
4)实验步骤和结果:写出主要的操作步骤,并将过程中得到的截图插入实验报告的文本中。

5)简要谈谈实验收获和体会,或者对以后实验的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