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

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

新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1 / 302 / 303 / 30)的人最少。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最喜欢去(最喜欢去植物园的有()人。

),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人。

你最喜欢去(3.小结通过刚才收集整理数据,同学们一定都发现了,因为用画“正”字的方……相比画其它的符号,、2510、15、20法记录,是5个、5个的计数,5、数起来更方便更简单。

因而画“正”字是收集数据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三)拓展延伸题)根据天气情况记录,填表并回答问题(第4页,第31.(1)填表 (2)回答问题 (3)集体订正,说说你分别是怎样想的? 4题)2.根据交通工具的调查记录,填表并回答问题(第5页,第)1 填表()(2 回答问题集体订正,说说你分别是怎样想的?)(3思考:为什么我们在收集数据的时候会画“正”而不是其它(四)什么字呢?另外,“正”字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汉字,那么外国人又是怎样记录数据的呢?5 / 306 / 30倍”关系,怎么2倍。

图中能找出两个“2(1)出租车的数量是公交车的办? (2)从图中,还能看出什么?题)页,第2.根据电视报销售情况的统计,回答问题(第67思考:本单元结束了,你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受呢3.板书设计简单的统计图教学反思第二单元【第一课课题备课时间备课人平时】7 / 30均分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通过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等平均分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2教学目标“平均分”的过程,掌握“平均分”的含义,建立“平均分”的直观表象。

.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3力。

重点: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含义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一)情境导入 1.观察主题图,初步感受“平均分”1)出示主题图:()的同学们明天要参观科技园。

在出发之前,他们都做了哪些准1(2)二(教备工作?学(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为每位同学准备的食物都有哪些?过)观察他们分的食物,你发现了什么?(分每种食物时每份的数量同样(4程多)2.实际操作,进一步感受“平均分”个)为出游准备的食物还没有分完。

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将115(份,要求把橘子分完。

5橘子也按照同样的方法分成()学生动手操作2 )汇报分橘子的结果3(()请小朋友观察分橘子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4 3.出示课题 1()总结: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板书课题)8 / 30(2)下面的分法,哪个是“平均分”?(二)探究方法 5份,可以怎样分?1.摆一摆:把15块糖平均分成份”?)问:什么叫“平均分成5(1 )各小组动手摆一摆。

(23个;每份一共放3)学生汇报结果(一个一个分;每一份可以先放2(个)(4)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小结: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一份一份”地分,只要保证“每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份,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结果是什2102.连一连:把盒酸奶平均分成么?3.数一数、再圈一圈。

(三)巩固练习 4个小朋友,下面哪种分法对。

根笔平均分给.判断:将1810 / 30.在理解“平均分”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1 均分含义的理解。

.通过对比、分析等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包含除”与“等分除”的异2教学目标同,丰富对平均分的认识。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对比的方法,发展思维。

3.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重点: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难点理解“等分除”与“包含除”的异同难点:课件教学准备(一)情境导入生活中有许多时候都会用到“平均分”,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平均分的重要特点是什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在“分一分”的过程中认识“平均分”。

(二)探究新知 1.想一想,分一分教将8块蛋糕平均分到4个盘子中,你都可以怎样分?学 1)学生动手操作感悟方法;(过)学生交流不同的分法:(2程块,都分完块,剩下41块还可以再继续分,每盘再分方法一:每盘里分1 块。

28了,将块蛋糕平均分到4个盘子中,每盘有盘,4方法二:因为个2是4,所以每2个放一盘,恰好可以分出这样的816有个杯子,11 / 30)盒。

2个装一盒,可以装(每)盒。

4个装一盒,可以装(每个装一盒,可以装(8 )盒。

每自己独立思考,圈一圈,想一想,每次分的结果有什1)(么不同。

和同伴交流分的结果。

(2) 3.试一试,练一练请先想一想下面的情况是不是“平均分”?如果是,应该以几个为一份?)只小熊。

罐分给一只小熊,可以分给( 4(1)16罐蜂蜜,每 12)小熊有根筷子,分给六只小动物够用吗?你是怎样想的?(2 个,一共需要运几次?3(3)地上有12个苹果,小刺猬每次运走小结:小结:每几个为一份,就可以几个几个地分,总数中有几个“一份”,就是能平均分成这样的几份。

(三)拓展延伸 1.有15个木块。

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小结:平15;第二个是将个为一份,看不同之处是:第一个是以315里有几个3 5均分成份,看每份有几个。

相同之处是:都是平均分,每份同样多。

12 / 30(四)回顾总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平均分”,对“一份一份”分的方法有了新的认识。

这些知识将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平均分的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三课除时】备课人课题备课时间.让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314 / 3015 / 3016 / 30(一)情境导入.复习旧知1除法。

(板书课----(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题))我们还认识了一个新的运算符号:除号,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写除号。

(2(3)今天我们继续去发现除法算式的新秘密。

)情境:今天,热情好客的大熊猫又来欢迎我们了,还准备了又大又香(41的竹笋。

出示主题图:图片根)观察思考:大熊猫遇到一个问题,请聪明的你帮助解决。

如果把20(5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竹笋平均放在4根小棒,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竹笋分一分,边想边摆边20(6)老师准备了教说。

学(二)感悟新问题过分一分,感悟除法。

1.程1)分一分(2盘。

出示图片:图片盘也是“平均5个,分②教师:刚才同学们在分竹笋的过程中,每盘分4分”。

分的过程你一定会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吧!③学生汇报除法算式:20÷(盘)(教师板书)4=52.复习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1)理解除法算式含义①请学生认真读一读除法算式。

17 / 30代表什代表什么?这个算式的含义:204②结合图说一说20 ÷ 4 = 5 么?5代表什么?(2)巩固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①谁能介绍一下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并板书)4 = 5(个) 20 ÷∶∶∶商被除数除数②教师请学生向同桌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③教师请学生自己想一个除法算式,并写在黑板上,请其他学生介绍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3个灯泡,可以装几个灯座?用小棒2)情境:有12个灯泡,每个灯座装(1先摆一摆,写出除法算式,并读一读,再说一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出示图片:图片3)(三)拓展延伸说一说1.4出示图片。

)请学生认真读一读除法算式。

1( 2()再指名请学生说出每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

2.分一分,填一填。

出示图片5。

19 / 30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巩固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重点:1 .初步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2教学重难点巩固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难点:根小棒。

课件,12教学准备(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最近我们一直在研究除法,今天我们上一节有关除法的练习课。

(板书:除法练习课)(二)探究新知.我会读。

2 ÷6=2(板书)。

(1)教师出示一道除法算式题目:122。

))请同学共同读出这个除法算式。

(板书:12除以6等于(2 2.我会认这个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请学生介绍12÷6=2 (1)教师出示一组算式,请学生开小火车读一读算式,并介绍算式的各部2 (教分名称。

学6 = 2 ÷教师板书: 12过∶∶∶程除数商被除数3.我会分1 ()可以分给几只猴子①情境:同学们除法算式认得特别准,小猴想和你们做朋友,请大家开1动脑筋帮助它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出示图片:图片20 / 30②请同学们先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小猴想请大家看看它是怎么分的?个桃子,可以分给几只小猴?请同3个桃子,每只小猴分③汇报:有12学们用小棒代替桃子,先摆一摆,分一分,再说一说。

④思考:分的过程和结果怎样用算式表示?小猴分桃÷3=4(只)。

出示动画:14.⑤出示算式12(只)中每个数的名称以及表示的意思。

12÷3=4 ⑥教师请学生介绍)每只小猴分几个(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出示动个桃子,平均分给①情境:有124画:14.小猴分桃小②学生可以用摆小棒的方法,表示出每只小猴分几个。

出示动画:14. 猴分桃4=3(个)。

÷③学生分享方法,并列出除法算式:12④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4.我会想)思考:回忆小猴分桃的过程,(1(个),同桌讨论研究这两个算式4=33=4(只);12÷12读一读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每个数表示的意思一样;不同点、、43(2)学生汇报:相同点是都有12是不同,所以算式除数不同,商也不同。

5.我会摆2=7,请学生读一读。

(1)教师出示算式:14÷)猜猜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用小棒摆一摆。

(2)学生操作:根据算式,先思考算式可以代表什么意思,再用小棒摆出3(分的过程和结果。

6.我会写1)教师出示情境图,请学生写一写。

(看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2)请学生体会除法和乘法的关系。

(三)拓展延伸 1.分一分,填一填21 / 30。

3出示图片根据题目要求,同学们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也可以圈一圈,写出除法算式。

出示图片42. 读一读,写一写出示图片5。

看图理解题意,先读一读,再按要求写出算式。

圈一圈,填一填 3.。

出示图片6看图理解题意,先圈一圈,再填一填4.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除法解决问题,请你认真找一找,说一说。

(如:一名同学参加跳绳,每102个人一组,可以分几组?)共有除法的练习(板书设计2)22 / 3023 / 30(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学习特别有进步,数学小精灵也来到我们的教室中,想和大家一起上一节除法练习课。

(板书:除法练习课)(二)探究新知 1.算一算。

1)数学小精灵听说大家除法学得特别好,想考考你们!(6= 9÷3= 12÷(2)教师出示3道除法算式题目:6÷2=)请同学们可以用手中的小圆片摆一摆,算出每道题目的得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