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茶道器皿的基本介绍

日本茶道器皿的基本介绍

日本茶道器皿的基本介绍
茶罐
枣:薄茶用的茶罐。

茶入:浓茶用的茶罐。

仕覆:用来包覆茶入的布袋。

茶杓:从茶罐(枣或茶入)取茶的用具。

茶碗
茶碗:饮茶所用的器皿。

乐茶碗:以乐烧(手捏成型而后低温烧制)成的茶碗。

茶筅:圆筒竹刷,乃是将竹切成细刷状所制成。

煮水
地炉:位于地板里的火炉,利用炭火煮釜中的水。

风炉:放置在地板上的火炉,功能与炉相同;用于五月至十月之间气温较高的季节。

柄杓:竹制的水杓,用来取出釜中的热水;用于炉与用于风炉的柄杓在型制上略有不同。

盖置:用来放置釜盖或柄杓的器具,有金属、陶瓷、竹等各种材质;用于炉与用于风炉的盖置在型制上略有不同。

水指:备用水的储水器皿,有盖。

建水:废水的储水器皿。

茶室
为了茶道所建的建筑。

大小以四叠(塌塌米)半为标准,大于四叠半称做“广间”,小于四叠半者称作“小间”。

水屋:位于茶室旁的空间,用来准备及清洗茶道具。

茶花是茶道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般说来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茶会才能举行。

首先,茶会是人们的聚会。

人们一边品茗,一边开诚布公
地把自己的心声透露出来,以求心境的统一。

对谈的感觉往往决定
茶会的成败与否。

再则,茶会十分讲究搭配。

主人与客人通过茶道
用具与茶具的合理搭配,将自己置身于协调的茶室空间之中。

最后,茶道的具体礼法。

主人接客时娴熟、麻利的动作往往使茶会的兴趣
达到高潮。

每一份茶都包含着主人的心意。

举办茶会的房间称茶室,也称本席、茶席或者只称席。

茶室内设壁龛、地炉。

地炉的位置决定室内席子的铺放方式。

一般说来客人
坐在操作人(主人)左手一边称为顺手席。

客人坐在操作人右手一边
称为逆手席。

客人经茶室特有的小出口进入茶室,传说这种小出口
是茶道始祖千利休模仿淀川小舟上的窗户设计的。

主人根据茶道的礼法,在规定的位置上,按规矩取茶具、按一定的顺序制茶。

为了使茶会获得成功,茶道的礼法表演至关重要。


是茶道礼法将喝茶这一平俗的日常生活习惯艺术化,成为茶道。


法分三种即炭礼法、浓茶礼法、淡茶礼法。

礼法的不同主要基于地
炉(室内)与茶炉(室外)以及有无搁板决定程序的不同。

表面上看起
来既复杂又枯燥无味的操作程序,无论是位置、动作、顺序、工具
均按照科学的安排尽可能地合理,以避免各方面的浪费。

为烧沏茶水的地炉或者茶炉准备炭的程序称炭礼法。

无论是初座、还是后座都分别设有初炭礼法与后炭礼法。

炭礼法的程序分为准备
烧炭工具、打扫地炉(或茶炉)、调整火候、除炭灰、添炭、点香。

浓茶是茶道当中最郑重其事的一项仪式。

主要必须穿黑色的带白色纹饰的和服。

礼法进行期间,主人与客人几乎不进行对话。

学习
茶道一般先从学习变通茶和薄茶开始。

薄茶是茶道最基本的礼法。

除薄茶、浓茶之外,由于流派的不同,有关器具的准备、圆竹刷(搅
和茶叶末使其起泡沫)的使用、小绸布的叠法、茶杓的处理、捣茶叶末的方法都不尽相同。

茶道艺术中,器具的艺术欣赏占了很大的比例。

"拜见器具"的说法本身以可以证明这一点。

茶道用器具可分为四类:即接待用器具;茶席用器具;院内用器具;洗茶器用器具。

其中接待用器具和茶席用器具是同客人直接见面的器具即鉴赏物品。

而院内用器具和洗茶器用具则是消费品。

通常前者是作为茶具,后者是作为杂器为人使用的。

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些器具的种类及用途。

接待用具包括壁龛处悬挂的轴字、轴画、吸烟用具、茶碗。

茶席用具包括装饰壁龛的用具。

有关炭的礼法的用具,茶道礼法用具。

怀石餐用具。

茶席用具包括壁龛装饰器具、挂轴、花瓶。

炭礼法用具包括:釜、茶炉、香盒、灰器、炭斗。

茶道礼法用具包括搁板、水碗、茶碗、茶叶罐。

茶器、茶杓、盖置、建水(盛涮洗茶碗后不要的水的容器。

多为陶器制品,也有的是用薄木片做的圆盒)。

怀石餐的用具包括折敷(一种用薄木片作的容器,装米饭和大酱汤)、碗(饭碗、大酱汤碗、盛煮茶的碗)、向付(一种陶瓷器小钵,盛脍物用)、八寸(一种约24公分、四方形杉木质的器皿。

用来盛酒肴)、烤物钵(一种稍大一些的陶瓷器)、酒器。

院内用具包括草履、圆形座墩、院内用柄杓、手桶水屋(茶室隅角洗茶器处),用具包括铜锣、水壶、茶巾盆、圆竹刷(搅和茶叶末使起泡沫的刷子)、茶巾、柄杓等。

日本茶道分几个流派,它们分别以各自的家元(家主)为中心,使自家的传统得以传承。

家元(家主)拥有许多弟子,经过从师从艺阶段,获得家元(家主)发给的证书,凡获取准师范、师范证书的人都接受过茶道的启蒙教育。

今天日本的茶道流派很多,从最古老的拥有400年历史的利休派到近几年才诞生的新流派,都具有各自的特
点。

从茶会的组织法、茶道礼法的规矩看各有千秋。

下面简要介绍
几个流派。

千家流派的始祖是千利休。

千利休的孙子宗旦(亦称千家中兴之祖)隐居时期,千家流派分成了三个系统。

表千家。

始祖为宗旦的三
儿子江岭宗左。

家元(家主)总称"不审庵"。

表千家继承了千利休传
下来的茶室、茶庭,保持了正统的闲寂茶的风格。

里千家,是由宗
旦的小儿子仙叟宗室开创的流派。

里千家继承了宗旦的隐居所"今日庵"。

由于今日庵在不审庵的内侧,所以不审庵被称为个千家,今日
庵则成了里千家。

武者小路千家。

始祖为宗旦的二儿子一翁宗守,
号称"官休庵"。

该流派是以宗守的住地武者小路命名的,薮内流派。

始祖名薮内俭仲。

当年薮内曾同千利休一道从师于武野绍鸥。

薮内
流派的座右铭是"正直清静"、"礼和质朴",善长书院茶和小茶室茶。

远州流派。

始祖名小堀远州。

以书院茶为主。

按照茶道的规矩,必须吃过饭后才能喝浓茶,这样茶有可能更加美味。

正式的茶会在喝浓茶之前,必须吃一顿简单的饭菜,这种饭
菜称怀石餐。

传说怀石餐出自古时候的一个故事。

相传禅院的修行
僧为了忘掉饥饿,便在怀中揣上一块有温气的石头。

怀石餐为素食,所以它不是以浓味佳肴为主的豪华菜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