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四川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4年四川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详解

2014年四川高考地理试题解析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据此回答1—2题。

1.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2.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A.冷锋过境时 B.暖锋过境时C.低压控制下 D.高压控制下【答案】1.A 2.D【解析】1题,考查时差的计算,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题干上已经给出已知时间为北京时间(东8区区时),所求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0市区区时),0时区在东8区西边,用已知时间减去8个小时,所求结果就为正确答案,A正确;2题,考查北半球冬夏的气压中心,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主题干上给出的时间可以知道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此时包括西昌在内的亚欧大陆都在强大的亚洲高压的控制之下,D正确。

图1为高速铁路和甲运输方式两者间客运市场占有率随运距变化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两种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变化幅度最大在A.700—900km B.600—800km C.500—700km D.400—600km4.甲运输方式应该是A.高速公路 B.普通铁路 C.航空 D.水路【答案】3.B 4.C【解析】3题,考查交通运输,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图中600—800KM处,高铁的市场占有率减少的幅度最大,甲交通运输方式的市场占有率增加的幅度最大,B正确;4题,考查不同交通运输的特点,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图中反映出近距离选择甲交通运输方式的人较少,远距离选择甲交通运输的人较多,说明甲交通运输方式具有速度快,省时的特点,应为航空运输,C正确。

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放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

图2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

读图回答5—6题。

5.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6.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答案】5.A 6.B【解析】5题,考查大气环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结合题干信息可以知道这里为南海,主要受季风环流影响,且夏季吹西南季风,冬季吹东北季风。

由小题干可知,该海域风能资源主要是冬季风带来的,应为东北风,A正确。

6题,考查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调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大型风力发电站应建在,风能资源丰富,且距离市场较近的地方。

图中风能资源较丰富的是②地和④地,但④地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市场条件较差,所以②地适宜建设大型风能发电站,B正确。

图3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8.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A.草地>荒地>林地 B.耕地>林地>荒地C.荒地>草地>耕地 D.林地>耕地>草地【答案】7.C 8.C【解析】7题,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地处中亚和我国新疆的天山西段附近。

由题干可知,该地的降水主要是西风从大西洋带来的水汽,遇地形抬升,而形成的地形雨。

图中四地降水有差异主要是地形造成的,④地和②地西侧均有高大山脉阻挡西风,地处背风坡降水少,应排除BD,①地和③地均处于伊利河谷,有利于西风的深入,地处迎风坡,降水较多,且③地更靠近伊犁河的源头地势较高,西风抬升作用更强降水较多,C正确。

8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土地利用类型与地表植被有着明显的关系。

结合区域降水量及区域图可知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植被为温带荒漠和温带草原,且该地在贺兰山以西,荒漠的面积应大于草原,在天山的的一定海拔降水较多,有森林分布,所以该区域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荒地、草地和林地,C正确。

图4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10.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答案】9.D 10.D【解析】9题,考查人口的增长,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推理可知,单位面积的人口数量应等于人口数量除以面积,所以单位面积的人口数量就是人口密度,图中显示0-6千米范围以内的人口密度在20年间都在减少,6-14千米范围内的的人口密度均有增长,但10千米处,两线相距最远,增长最大,D正确。

10题,考查城市化,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A、B选项均为知识性的错误;城市等级的提升应有三个标志,城市总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图中信息不能反映以上三项,C不正确;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市中心由于交通通达度好,客流量大,逐渐成为商业区,住宅及工业向外搬迁,D正确。

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

图5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A.湖泊水 B.地下水C.冰雪融水 D.沼泽水12.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A.地表风沙少 B.山麓青青草C.树上柑橘红 D.草场牦牛跑【答案】11.C 12.B【解析】11题,考查水循环,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力。

图中显示,该流域,年降水量小(小于120mm),5-9月降水稍多,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夏季的流量远远大于降水量。

所以,该流域的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夏季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

C正确。

地下水和湖泊水和沼泽水是比较稳定的水源补给方式,不会因为季节而有好大变化,ABD不正确。

12题,考查区域特征分析,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疏,容易起沙,再加快行冷锋天气的影响,地表风沙较多,A错;西北地区山麓地带因获得较多的高山冰雪融水再加上地处冲积扇,土壤肥沃,植被相对较好,形成绿洲,B正确;柑橘应为亚热带水果,不适宜在温带地区生长,C错;牦牛主要生长在高寒的青藏高原,D错。

13.(28分)图6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表1是该地气候资料。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

(4分)地形类型:丘陵;地形部位:鞍部【解析】该题考查等高线相关知识。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该地区海拔在340-490m之间,应为丘陵地形;甲地位于一对山脊线的最低处和一对山谷线的最高处,应为鞍部。

(2)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

(6分)特征: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四季分明【解析】该题考查气温的描述,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表中显示夏季温度在15℃以上应为高温,冬季在0℃以上,15℃以下应为温和,且四季气温变化明显。

(3)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

(12分)影响:①冬春遇低温天气(2分),农作物容易遭受冻害(2分);②冬春季节降水少,春温回升快(2分),农业生产容易遭受旱灾(2分);③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2分),农业生产易遭受洪涝灾害(2分)。

【解析】该题考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应从气象灾害去回答,结合表中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分不同季节去做答即可。

(4)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米。

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

(6分)赞成。

理由:①该地降水季节变化大,修建水库可以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配不均;②集水面积大,利于蓄水或北部河谷狭窄,利于建坝;③邻近农业用地、居民点,便于生产生活用水。

不赞成。

理由:①该地已有河流流过,可以提供生产、生活用水;②迁建居民点和公路,增加建设成本;③淹没大片耕地,人均耕地减少。

【解析】该题考查水库建设的分析,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事物的能力。

为开放性的题目,选择赞成或不赞成中的一种回答即可。

14.(24分)图7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洋流对渔场的分布有显著影响。

请在答题卡图中表示洋流的两条线划上添绘箭头(暖流用,寒流用),以表明洋流的性质和流向。

(4分)添绘方法:在图中北纬45°以北的线上添绘,箭头指向东北;在图中北纬45°以南的线上添绘,箭头指向西南。

【解析】该题,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考查调动和运动地理知识及地理绘图能力。

图中为大西洋的东岸,北纬45°以北属于中高纬度的大洋环流,大洋东岸应为北大西洋暖流;北纬45度以南属于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大洋东岸应为加那利寒流。

(2)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M、N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10分)天气条件:①冬半年,M渔场和N渔场都盛行西风(2分),阴雨天气多(2分),海面风浪大(2分);②夏半年N渔场仍盛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2分),多晴朗高温天气(2分),海面风浪小。

【解析】考查大气环流及天气的描述,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事物的能力。

图中地处亚欧非大陆的西海岸附近,应主要考虑三圈环流。

N渔场纬度较高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或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影响,M在30°-40°之间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天气特征应从气温,降水,云量和风力大小去描述。

(3)指出渔产品加工业所属导向型工业的类型,并分析在M海域沿岸国家发展该工业的区位优势。

(10分)类型:原料导向型(2分)优势:①靠近M海域世界优良渔场,渔业资源丰富;(2分)②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足且工资水平低;(2分)③距离欧洲较近,渔业加工业的市场条件好;(2分)④西临大西洋,海洋交通运输方便。

(2分)【解析】该题,考查工业的类型及工业的区位因素,考查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

渔业加工以鲜活的渔业资源进行加工,且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所以,为原料导向型工业;加工工业的区位因素应从原料、劳动力、市场和交通等方面去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