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大【证据学】网上作业01-05任务答案

电大【证据学】网上作业01-05任务答案

下面答案只供参考,大家可以用CTRL+F进行查找对照电大【证据学】第一次网上作业一、作品题(共1道试题,共100分。

)1.联系实际讨论学习【证据学】的意义和作用。

每位学生须提交讨论提纲,其内容应包括:个人的讨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的提纲进行评分。

电大【证据学】第二次网上作业一、简答题(共2道试题,共100分。

)1.案情:2003年辽宁省商人张某某突然死亡,周围的群众反映可能是他的妻子刘某与其奸夫占某合谋害死的,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收集到了以下证据材料:(1)刘某供认,为了同占某结婚,两人多次谋划杀死张某某,最终乘张某某熟睡的时候,占某用铁锄将其杀害。

(2)占某向侦查机关做了与刘某一样的供述,承认杀了张某某。

(3)刘某的公婆,即张某某的父母说,在张某某死的当天,他们不在家,听儿媳妇刘某说张某某是不小心摔倒死的。

(4)邻居张三、李四、王五共同证明,刘某与占某通奸已久,周围的人所共知,张某某的父母也有所耳闻,只是,他们一家老实,没有声张。

(5)从占某家里搜出来的铁锄上的血迹,经鉴定与死者张某某的血相吻合,其外形与死者的伤口也吻合。

请问,根据你所学的证据法的知识,上述5种证据分别是有罪证据还是无罪证据?是间接证据还是直接证据?是原始证据还是传来证据?是言词证据还是实物证据?【答案】(1)凡是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就是有罪证据,凡是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就是无罪证据。

按照证据的来源划分,凡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未经复制、转述的证据是原始证据,又称为第一手资料。

凡是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经过复制、转述的证据,是传来证据,又称为第二手资料。

根据诉讼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的证明关系,学界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凡是能直接证明主要案件事实的证据,就是直接证据;凡是不能直接单独证明案件主要事实,而须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就是间接证据。

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凡是表现为人的陈述,即以言词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是言词证据。

凡是表现为物品和痕迹和以其内容具有证据价值的书面文件,即以实物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是实物证据。

(30分)罪证据、直接证据、原始证据、言词证据;无罪证据、直接证据、传来证据、言词证据;有罪证据、间接证据、原始证据、言词证据;有罪证据、间接证据、原始证据、实物证据。

(20分)案情:1992年7月13日凌晨,在杭(州)肖(山)公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肇事案。

事故现场有被害人的尸体和被害人骑的摩托车,尸体旁边有被害人的血迹。

尸体不远处有汽车急刹车留下的摩擦痕迹。

被害人手腕上的手表已被摔坏,时针指在5点50分。

侦查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勘验,拍摄了一张现场全景照片。

法医鉴定结论:被害人系被汽车撞击而死。

有妇女张某对侦查人员说,她丈夫告诉她,事故发生时,他行走在离事故现场50米处,目击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撞倒被害人后逃离而去。

事故现场不远处有里程碑记明事故发生地距肖山15公里。

肖山市交通管理局查明,5点50分左右曾有二辆解放牌大卡车经过事故现场处。

其中有一辆肖山某厂车辆。

经侦查人员查看,该车上有一处漆皮新脱落的痕迹。

厂调度证明司机刘某13日早晨驾车从杭州返回肖山,下车后脸上有慌张的神色。

出车登记表证明司机刘某13日早晨5点55分回厂。

侦查人员询问刘某和与司机同车的赵某,两人均否认他们当天早上发生过交通肇事。

问:上述案例中哪些证据属于物证?哪些证据属于书证?为什么?【答案】(1)物证有:A被害人的尸体;B被害人血迹;C路面上刹车的痕迹;D解放牌大卡车;E解放牌大客车漆皮脱落痕迹;F被害人骑的摩托车G被害人手上被摔坏的手表。

(25分)(2)书证有:A被害人手上指明时间的手表;B肖山某厂的出车表;C证明离肖山15公里的里程碑。

(25分)【证据学】第三次网上作业一、多项选择题(共30道试题,共60分。

)1.水审、火审主要存在于(D)之下。

A.自由心证证据制度B.法定证据制度C.形式证据制度D.神示证据制度2.下列属于证据法调整范围的有(ABD)。

A.证明对象B.证明标准C.犯罪的概念3.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是(C)。

A.优势证据B.排除合理怀疑C.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D.合理根据4.欧洲中世纪盛行的证据制度是(CD)。

A.纠问式B.弹劾式C.法定证据制度D.形式证据制度5.从证据分类上说,凡是证明被告人有罪并应从重处罚的证据,都是(BC)。

A.原始证据B.有罪证据C.直接证据D.间接证据6.我国古代刑讯的施用对象是(BCD)。

A.法官B.被告人C.控告人D.证人7.下列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中,不存在回避问题的有(D)。

A.翻译人B.鉴定人C.书记员D.证人8.属于刑事诉讼中证明对象的有(ABD)。

A.排除违法性的事实B.量刑情节C.证据事实D.程序事实A.鉴定B.检验C.辨认D.讯问10.我国法律规定的证据种类有(ACD)。

A.物证B.人证C.书证D.视听资料11.对被告人的口供不能轻信,但经过查证属实以后,(A)成为定案的根据。

A.可以B.一律不能C.有的能有的不能D.一般不能12.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有(ABC)。

A.客观性B.关联性C.合法性D.可靠性13.根据证据的来源,可以把证据分为(C)与传来证据。

A.直接证据B.间接证据C.原始证据D.实物证据14.当事人的陈述包括(AD)。

A.原告陈述B.被害人陈述C.犯罪嫌疑人供述D.被告陈述15.不能反映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和书证是(B)。

B.间接证据C.原始证据D.实物证据16.在诉讼中,鉴定人产生的方式有(CD)。

A.当事人选任B.自我推荐C.司法机关指派D.司法机关聘请17.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D)。

A.被告B.原告C.被害人D.证人18.视听资料同时具有下列哪些证据的部分特征?ABCDA.证人证言B.当事人陈述C.物证D.书证19.刑事自诉案件中承担证明责任的主体是(A)。

A.自诉人B.被告人C.人民检察院D.人民法院20.在刑事诉讼中,常见的直接证据主要有(ABC)。

A.被害人陈述B.被告人供述和辩解C.现场目击者的证言D.现场提取的脚印21.询问不满18岁的证人,可以通知其(A)到场。

A.法定代理人C.老师D.代理人22.可能成为传来证据的有(ABD)。

A.直接证据B.间接证据C.原始证据D.证人证言23.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陈述的共同之处在于(D)。

A.都是直接证据B.都是原始证据C.都是本证D.都是言词证据24.我国刑事诉讼中对公诉案件承担证明责任的主体是(BCD)。

A.被害人B.公安机关C.人民检察院D.人民法院25.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D)的根据。

A.立案B.侦查C.起诉D.定案26.收集证据的主体有(BCD)。

A.被告人B.辩护律师C.公安机关D.自诉人27.英美法系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A)。

A.盖然性优势B.排除合理怀疑D.内心确信28.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与辩解的特点有(AD)。

A.直接性B.稳定性C.客观性D.复杂性29.在(C)中,被告方承担证明责任。

A.刑事诉讼B.民事诉讼C.行政诉讼D.经济诉讼30.可能成为间接证据的有(BCD)。

A.口供B.物证C.书证D.被害人陈述二、简答题(共4道试题,共40分。

)1.简论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答案】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包括如下事实:1)被指控犯罪行为构成要件的事实。

(2分)2)与犯罪行为轻重有关的各种量刑情节事实。

(3分)3)排除行为的违法性、可罚性和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事实。

(3分)4)刑事诉讼程序事实。

(2分)2.诉讼证据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诉【答案】讼证据,是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等依照法定的程序收集并审查核实,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根据。

(4分)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有客观性、(2分)关联性、(2分)合法性。

(2分)3.鉴定结论与证人证言的区别【答案】(1)鉴定结论是一种具有科学根据的意见,而证人证言是证人就其所知道的案件事实情况所作的陈述,是对案件事实的如实反映,而不是对案件事实的评断。

(3分)(2)鉴定人具有可替代性,因而鉴定结论也具有可替代性;而证人证言因证人的不可替代性而具有不可替代性。

(3分)(3)鉴定结论的内容是鉴定人对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所作的判断结件事实所作的陈述,是在案件发生过程中形成的。

(4分)4.试论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答案】间接证据要证明某一主要事实,必须要有两个以上;(2分)每一个间接证据都应查证属实;(2分)每一个间接证据都与案件事实的某一个方面有客观的联系;(2分)各间接证据之间不存在矛盾;(2分)各间接证据证明得出的结论是肯定的,并且是唯一的,具有排他性。

(2分)【证据学】第四次网上作业一、简答题(共2道试题,共100分。

)1.案情:某县公安机关接到举报,某国有公司总经理王某有贪污行为。

公安机关接到举报后,因本案不属公安机关管辖,将举报信移送到了县人民检察院。

县检察院经过调查取证,未能查实王某的贪污行为,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王某的个人生活支出明显高于其收入,于是,县检察院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对王某提起公诉。

问:根据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承担的原理,说明本案中证明责任的承担。

【答案】(1)在刑事案件中,刑事诉讼的证明责任由检察机关承担;在自诉案件中,由自诉人承担证明责任。

同时,在公诉案件中公安机关也承担一定的证明责任,这种证明责任,主要涉及有关的程序法事实。

人民法院不负有证明责任。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般不承担证明责任,也就是没有提出证据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不能因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证明自己无罪便据此得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的结论。

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负证明责任的例外,是涉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案件。

(30分)(2)在本案中,首先应当承担证明责任的仍然是控诉方,即县检察院,当控诉方收集到足够的证据证明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且差额巨大时,证明责任便转移到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即王某身上,若王某不能说明或证明,差额部分即以非法所得论。

(20分)2.案情:某市居民张三在本市永久商亭购买一箱啤酒招待朋友。

在开启第三瓶啤酒时,该啤酒瓶突然爆炸,玻璃碎片当场将张三的眼睛严重击伤,其朋友李四、王五及其子张小三的脸部也受了伤。

张的家人赶快将他们送往医院治疗,并迅速到出售啤酒的永久副食商亭交涉。

张三因伤住院半个月,花费5000多元医疗费,其朋友李四、王五、其子张小三也各花费了数十元至上百元不等,一个月后,张三到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者赔偿所有损失。

问:(1)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有哪些?(2)在本案中,张三需要证明哪些事实?1)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A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