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探月计划论文

中国探月计划论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探月计划论文
篇一:论文:中国探月计划
论中国探月工程
程亮20XX1004030122091班
自古以来,“嫦娥奔月”的传说就传承了中国人奔向月球的梦想,如今中国“嫦娥工程”的实施将为实现这一梦想拉开序幕。

20XX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长三甲火箭的护送下,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傲然腾空,踏上38万公里之遥的奔月征程,为“嫦娥”送去来自故乡人民的真诚问候。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40多亿年以来,月球忠实地伴随着地球共同经历荒古的演化过程,抵御一部分小天体对地球的撞击,掀起汹涌澎湃的海洋潮汐,增添了地球的活力,因此从古至今人们对月亮一直有着深厚的情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海上生
明月,天涯共此时”等等这些诗句可以看出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思恋寄托于明月之中。

21世纪前后,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一轮探月高潮,世界各国纷纷提出规模庞大的月球探测计划,其中载人登月和建设月球基地都是各国月球探测活动的最终目标。

提出重返月球计划的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乌克兰、奥地利、巴西、印度、韩国等。

20XX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20XX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圆满完成一年任务,所有载荷均开展了有效的科学探测,获得了超过1.37Tb的
科学探测数据。

20XX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圆满完成使命。

20XX年10月1日“嫦娥二号”于西昌
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我国探月工程首先有四大任务:
一、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精细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构造和地貌单元,进行月球表面撞击坑形态、大小、分布、密度等的研究,为类地行星表面年龄的划分和早期演化历史研究提供基本数据,并为月面软着陆区选址和月球基地位置优选提供基础资料等。

二、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
主要是勘察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钛、铁等14种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绘制各元素的全月球分布图,月球岩石、矿物和地质学专题图等,发现各元素在月表的富集区,评估月球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等。

三、探测月壤厚度,即利用微波辐射技术,获取月球表面月壤的厚度数据,从而得到月球表面年龄及其分布,并在此基础上,估算核聚变发电燃料氦-3的含量、资源分布及资源量等。

四、探测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

月球与地球平均距离为38万公里,处于地球磁场空间的远磁尾区域,卫星在此区域可探测太阳宇宙线高能粒子和太阳风等离子体,研究太阳风和月球以及地球磁场磁尾与月球的相互作用等。

嫦娥探月的几项任务对我国有着深刻的意义。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太阳和月亮究竟代表着什么天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和其他天体的关系是什么,宇宙到底有多大,为什么尽管地球很大但是也很渺小,借助最近对嫦娥探月的好奇和欣喜,多掌握一些天文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嫦娥一号”探月的天文意义。

我们很多人已经习惯于对功名的忙碌追求,我们已经习惯于平视和俯视我们前方的路,但是,我们惟独不习惯仰望星空,一个不善于仰望星空的人,往往缺乏一颗包容和清凉的心,更缺乏一种对宇宙和生命的敬畏感,也因此让我们产生了迷失感和迷茫
感,不懂得星空深邃的美,就很难真正理解事业和人生,换个步伐前进,那就仰望星空吧。

人类热衷于探索月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地球赖以生存的能源已经十分有限,然而月球上有两种资源将会给地球带来重大贡献,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问题提供新思路。

一是月球上可接收到丰富的太阳能;二是月球矿藏丰富,尤其是富含核聚变燃料氦-3,将有可能成为人类社会长期、稳定、安全、清洁和廉价的燃料资源,既然如此,节约地球能源就(:中国探月计划论文)显得更为迫切。

嫦娥探月的过程,就是我们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探索精神的过程,只有用科学武装我们的大脑,我们才不会落后,更是我们展开科学想象的翅膀狂想的过程,还是一种理性思考的过程,多从嫦娥探月的人文意义来看待探月,我们不但能够收获科学素养,还收获了理性的生命态度和生活感悟,这也许比一味的叫好和激动更有意义。

篇二:中国探月计划
中国探月计划
【摘要】
阐述中国探月计划的诞生及其发展历程;发展探月计划对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作用;简述本人经过学习空间科学课程后的学习感想。

【关键词】
探月计划诞生发展作用课程学习感想
【正文】
中国在20XX年2月十三日公布首次探月计划——嫦娥
计划。

计划分“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首期“嫦娥一号”绕月工程,总投资14亿元(一个比较常见的比喻是:“第一次探月工程的花费也就相当于修建两三公里地铁的钱。

”),将在20XX年以前发射一颗绕月卫星。

此后10年间,中国将陆续进行月球车在探月软着陆以及机器人月壤采样工作。

我国探月大致的诞生以及发展历程经过了以下几个过程:1我国探月计划诞生:○
1995年,“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提出并下达
了“我国开展月球探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课题。

2000年11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中国的航天》白皮书。

20XX年,完成绕月探测工程的综合立项论证工作
20XX年,国务院同意探月工程的第一阶段“绕月探测
工程”立项。

20XX年,中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工程命名“嫦娥1号”
工程,中国探月工程第一期正式启动,绕月工程各项研制工作也全面展开。

目标是要在20XX年之前发射一颗绕月
探测卫星。

2探月计划具体实施—“嫦娥”发射:○
20XX年9月,绕月探测工程总体和各系统的详细方案
设计完成。

20XX年,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初样研制基本完成,
通过了整星结构测试、卫星耐热性能测试以及通电性能测试等专项试验。

20XX年,完成月球探测卫星正样产品的设计、研制、
总装、测试、试验、发射及飞行试验。

20XX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
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20XX年11月5日,嫦娥一号成功实施首次近月制动,顺
利进入绕月轨道。

20XX年11月7日,嫦娥一号卫星进入环月轨道。

20XX年11月26日,温家宝总理为我国第一幅月图揭
幕,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20XX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圆满完成一年任务,所有载荷均开展了有效的科学探测,获得了超过1.37Tb 的科学探测
数据。

20XX年11月12日,发布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

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公布的最清晰、完整的月球影像图。

20XX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按预定计划受控
撞月,圆满完成使命。

20XX年10月1日“嫦娥二号”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

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20XX年左右,嫦娥三号。

我国探月工程的意义何在?
首先探月工程四大任务是:
一、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精细划分月球表面的基本构造和地貌单元,进行月球表面撞击坑形态、大小、分布、密度等的研究,为类地行星表面年龄的划分和早期演化历史研究提供基本数据,并为月面软着陆区选址和月球基地位置优选提供基础资料等。

二、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主要是勘察月球表面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钛、铁等14种元素
的含量和分布,绘制各元素的全月球分布图,月球岩石、矿物和地质学专题图等,发现各元素在月表的富集区,评估月球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等。

三、探测月壤厚度,即利用微波辐射技术,获取月球表面月壤的厚度数据,从而得到月球表面年龄及其分布,并在此基础上,估算核聚变发电燃料氦-3的含量、资源分布及资源量等。

四、探测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

月球与地球平均距离为38万公里,处于地球磁场空间的远磁尾区域,卫星在此区域可探测太阳宇宙线高能粒子和太阳风等离子体,研究太阳风和月球以及地球磁场磁尾与月球的相互作用等。

通过嫦娥探月的几项任务,我们可以得出探月计划对我国的几点重大意义:
从政治领域来看,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体现了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以及相关的尖端科技,是中国发展软实力的又一象征,表明了中国在有效地掌握和利用太空巨大资源、实现科研创新、凝聚民心、增强国家竞争力等一系列远大目标的决心与行动。

嫦娥奔月的成功,还意味着在国际空间开发和探测上,中国必将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具有发言权。

这也是中国在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后,要求成为国际空间站第17个成员国的原因所在。

从经济领域来看,将带动信息、材料、能源、微机电、遥科学等其它新技术的提高,对于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空间技术的进步和深空探测的深入,对相关材料的需求必将促进相关行业、产业得到更大的发展。

同时,月球上特有的矿产资源和能源是对地球上矿产资源的补充和储备,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月球表面具有极其丰富的太阳能,月壤中蕴藏的丰富的氦-3也能提供新型核聚变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