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经》关雎蒹葭桃夭ppt

《诗经》关雎蒹葭桃夭ppt

宜其室家。 桃树长得真壮盛,花儿朵朵正鲜美。 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庭和顺。
fén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树长得真壮盛,果实累累结满枝。 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庭美满。
zhēn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树长得真壮盛,绿叶茂盛展生机. 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人幸福。
《关雎》 《蒹葭》 《桃夭》
“四书五经”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jū 关雎
——《诗经》
关雎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 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 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 很高。其声、情、文、义俱佳。
正字音、解词
关关雎鸠(jū 窈窕(yǎo tiǎo)淑女,君子好逑( qiú)。 参差(cēn cī)荇菜(xì ng cài),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wù mèi) 求之。 参差:长短不齐。 流:顺水流采摘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寤寐:醒和睡, 悠哉悠哉,辗(zhǎn)转反侧。 服:思念、牵挂。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悠:忧思的样子。 友:亲近 窈窕淑女,琴瑟[sè]友之。 芼:选择,采摘。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乐之:使淑女快乐。 窈窕淑女,钟鼓乐(lè)之。
在水一方 靠水而居
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
本文着力写主人公的远望。 一开始,他若有所思地站在水边, 向对岸望去,看到他所爱慕的那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个姑娘正向水边走来,心里很高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兴;可不久,芦苇挡住了他的视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线,看不到她了。他以为那姑娘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正向上游走去,也就沿着河岸向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上走;走了长长的一段艰难而又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曲折的路,却依旧是什么也没有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看见。他不灰心,又折回来去追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寻好,最后终于看到她正站在河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中的一个小洲上;这时他内心便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充满了喜悦。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诗以清秋为背景,抒发了诗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人企慕和怅然若失的情感,揭示 了人类永存的企慕情感。
背诵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jiān jiā
解题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秦风,属 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 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 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表现这个情窦初开少男对 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以 至于在梦中他与心上人终于相 会了,亲近她,爱慕她,为她弹 琴鼓瑟,敲钟打鼓,取悦她, 心中充满了欢喜之情。
第四五章

参差荇菜, 思考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1、概括段意 琴瑟友之。 男子想像与女子相会情景。 2、文中写了男子如何在女子面前表现?突 参差荇菜, 出了什么? 左右芼之, 通过弹奏琴瑟和敲击钟鼓来亲近她,突 出了男子追求爱情的炽烈专一。 窈窕淑女, 3、全诗的线索是如何的? 钟鼓乐之。 发现—思念(求不得)—相会(想像中)
三、均为四言,题目取自首句,采用一些 双声、叠韵字。
内容小结
这是一首爱情恋歌。 描写一位痴情小伙子对心上人朝思 暮想的执着追求。雎鸠的阵阵鸣叫诱动 了小伙子的痴情,使他独自陶醉在对姑 娘的一往深情之中。种种复杂的情感油 然而生,渴望与失望交错,幸福与煎熬 并存。一位纯情少年热恋中的心态在这 里表露得淋漓尽致。
传说它们情意专一。
一分 就专 雎 忧一 鸠 思的 在 不水 传 食鸟 说 ,, 中 憔其 是 悴一 一 而或 种 死死 情 。, 意 另十
第二三章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以缠绵悱恻之情,道出男 子追求未果的爱慕之心与相思 之苦。日思夜想,不能忘怀。 漫漫长夜又只能躺在床上翻来 覆去的苦思冥想不能成眠。
题解
这首诗选自《国风· 周南》,是女子出嫁时所 演唱的歌诗。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 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 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
赏析

第一,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拿鲜艳的桃 花,比喻少女的美丽,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之后,眼 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 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灼灼”二字 ,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 第二,短短的四字句,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 气氛。“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 家”,细细吟咏,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 ,充溢字里行间。 第三点,这首诗反映了这样一种思想,一个姑 娘,不仅要有艳如桃花的外貌,还要有内在美。
第二三章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思考
1、概括内容 男子对女子执着追求和极度思念 2、君子的痴情是如何表现? “辗转反侧”(无法入眠)
第四五章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zhēn
fén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思念之情,只写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 动,但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 痛苦都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虽未刻画双方形象,但主人公的
执着、“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绕梁:只写追求之难,伊人“宛在”,结
果如何,给读者留下想象余地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难解难分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 浑然一体。 3、主人公的执着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 界相互映衬。 4、“伊人”高洁而有魅力的气质被蒹葭露白、秋 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蒹葭的意思是 “芦苇”,皆生于水边。
正音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sù huí )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诗意理解
《蒹葭》的结构:
全诗共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 后六句写人。
写景:
蒹葭萋萋, 蒹葭采采, 蒹葭苍苍, 白露未晞。 白露未已。 白露为霜。
给人萧瑟冷落之感,既有 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又有 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
写人
每章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 而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惆 怅之情。
每章五到八句,写道路的险 阻,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 着追求和怅惘情怀。
对《蒹葭》主题的理解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 之情,以及欲见而不可得的惆怅之 情。
其它理解
“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 离。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理想的艰 难长途。 “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 一个若有若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
1、文字简约:没有直接抒写主人公对心上人的
窈窕:文静美丽的样子 淑:美好,温和善良 好逑:好配偶, 意为 jiū),在河之洲。 喜欢追求为对象
翻译:
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中小岛上。 文静秀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长短不齐荇菜鲜,顺着水流左右采。 文静秀丽好姑娘,白天想她梦里爱。 追求姑娘未如愿,醒来梦里意常牵。 相思悠悠情无限,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荇菜鲜,采了左边采右边。 文静秀丽好姑娘,弹琴奏瑟亲无间。 长短不齐荇菜鲜,拣了左边拣右边。 文静秀丽好姑娘,敲钟打鼓使她欢。
桃 夭
《诗经· 国风· 周南》
huā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fén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zhēn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 释 :
夭夭:花朵怒放的样子。 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华:同花。 之子:这位姑娘。 于归:姑娘出嫁。 宜:和顺、亲善。 蕡(fén):肥大。有蕡即蕡蕡。 蓁(zhēn ):叶子茂盛。
第一章
关关雎鸠, 雎鸠:水鸟名,即鱼鹰。
在河之洲。 (由关雎和鸣起兴,渲染气氛)
窈窕淑女,
(触景生情,由景到人) 君子好逑。 概括内容: 发现心仪的姑娘。 文中的这位男子,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 时候,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她左右采 摘荇菜的美好姿态给了他一个难忘的印象, 爱慕之情油然而生。
河边邂逅,一见钟情 (第一章)
琴瑟钟鼓,欢庆娱乐 (第四五章)
朝思暮想,辗转反侧 (第二三章)
品读全诗,探究特色
一、托物起兴: “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 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 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 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
二、重章叠句: 强化感情,深化意境,增强节奏感、 音乐美。
蒹葭采采 , •采采:茂盛,众多 白露未已 。 •未已:还没有完 已:停止 所谓伊人 , 在水之涘 。 •涘:水边 溯洄从之 , 道阻且右 。 •右:弯曲 溯游从之 , 宛在水中沚 。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翻译:
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