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维权意识情况调查

大学生维权意识情况调查

1 大学生维权意识情况调查

摘要:大部分同学对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存在一定的意识,但是不够强。对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明确而有效的方法知道得也不是很清楚。从这次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大学生的维权意识还是比较淡薄,还需要加强。学校应采取一定的手段来提高学生在这方面的意识,比如开设一些有关法律的选修课,重视法律公共课,宣传法律知识。有关部门也应该在全民中宣传法律常识,提高人们知法,识法,以法来维护自身权利。

关键字:维权、合法权益、法律

考虑到可行性与样本的有效性,本次调查采用二阶抽样与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首先,将本校在本部的学院编号,以这些学院作为第一组抽样单元,在这些学院中抽选六个学院作为第一级样本单元,然后再在这些第一级样本单元中运用等额分层抽样,在这六个学院的05、06、07、08级及研究生中各发放十份问卷。在这六个学院共发放300份问卷,实回收283份,而我们的目标样本量为n=(1.96)^2*8977.131/12^2=240(把因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而损失的金额误差控制在12元)。

这次的调查范围较广,分别对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年级的同学派发了问卷,并进行了回收。参与这次调查的专业,年级,性别的数据对比如下:

表一 基本情况分布组图

专业 频数 频率(%)

理工科 83 34.6

文科 137 57.1

术科 20 8.3

合计 240 100

一、频数分析

(一)“你知道消费者协会的电话号码吗?”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同学中,77.5%的人知道消费者协会的电话号码为12315,大部分同学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识。

(二)“你是否知道发票是什么?”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同学中,有202个同学选“是”,占总人数的84.2%。大部分的同学都知道发票是什么。 性别 频数 频率(%)

男 72 30

女 168 70

合计 240 100 年级 频数 频率(%)

08 27 11.3

07 28 11.7

06 72 30

05 61 25.4

研究生 52 21.6

合计 240 100 2 (三)“购物完后,你是否有索要发票的习惯?”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同学中,只有59个同学选“是”,占了24.6%。而选“否”的同学有178个,占了74.22%。由此看来大部分同学都没有索要发票的习惯。

(四)“你会如何处理发票?”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同学中,选择“好好保存以备维权不时之需”的同学有103人,占42.9%,选择“乱摆但不会立即扔掉”的同学有93人,占了38.8%。由此看来,对发票较重视的同学和不是很重视的同学人数差不多。也就是说有较多的同学对发票在维权方面的作用并不是很重视。

(五)“购买商品时,你是否关心商品的生产日期,制造商和经销商等信息?”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同学中,选择“是”的同学有197人,占82.1%,而选“否”的同学只有40人,只占16.7%。由此看来大部分的同学购买商品时,对商品的生产日期,制造商和经销商等信息还是很注重的。

(六)“你的消费者权益受到过侵害吗?”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同学中,受到过很多次侵害的同学有72人,占30%,受到一到两次侵害的同学高达119人,占了49.6%,而从未受到侵害的只有42人,只占17.5%。由此看来大部分的同学都受到过消费者权益方面的侵害,而且很多同学还不止一次。这也引发了我们的一个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同学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呢?是不是与我们大学生自己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意识不强有关系呢?

(七)“受到侵害后,你是如何处理的?”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同学中,选择“有发票,向商家索赔”的有90人,占37.5%,选择“有发票,向媒体反应”的有19人,占7.9%,选择“发票,向消保委投诉”的只有12人,只占5%,选择“有发票,自认倒霉”的有47人,占19.6%,最后,选择“无发票,无可奈何”的同学有49人,占20.4%。由此看来,很多的同学对维权的正确方法并不明确,而且积极性不是很高。

(八)“你曾做过兼职或假期工吗?”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同学中,有169个同学做过兼职,占70.4%,而没做过的的同学只有60人,占25%,看来兼职在广大大学生心中是必修课,不管出于何种目的。

(九)“若做过,你是通过什么途径寻找兼职或假期工的?”的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同学中,选择“亲戚朋友介绍”的有110人,占45.8%,选择“网站”的有35人,占14.6%,选择“正规的中介公司”的有28人,占11.7%,选择“桃李园或综合服务部”的有35人,占14.6%,选择“海报传单”的有9人,只占3.8%,最后,选择“其他”的同学也有9人,占3.8%。由此看来,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是大学生找兼职或假期工的主流。

(十)“你有过兼职受骗或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的经历吗?”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同学中,有53人有过兼职受骗或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的经历, 3 而有159人没有兼职受骗或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的经历,另有18人说不清楚。由此可见,在兼职过程中受骗的同学并不是很多,同学们在兼职时对自己的权益有较高的保护意识。但不多并不代表没有,部分同学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有待加强。

(十一)“假如事件发生后,你会如何处理的?”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同学中,“和雇主理论”的有69人,占28.8%。“向有关部门投诉”的有102人,占42.5%,“忍气吞声”的有56人占23.3%,“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只有一人,只占4%,而其他的有5人,占2.1%。由此看来,有些同学对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是不太明确,不知道如何做才是正确而有效的方法。

(十二)“用人单位规定”上缴押金200块,才能上岗”,你会怎样?”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同学中,选择“为了得到工作,交200块”的有38人,占15.8%,选择“在确定能得到工作后,交纳押金”的有90人,占37.5%,选择“用人单位收缴押金违法,坚决不交,即使得不到工作也无所谓”的有87人,占36.3%。

(十三)“作兼职或假期工时,你会和雇主制定协议和约定吗?”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同学中,“无考虑过”的有64人,占26.7%,“考虑过,但没实施”的有109人,占45.4%,“会制定书面协议”的有39人,占16.3%,而“会作口头约定”的有24人,占10%。由此看来同学对和雇主制定协议和约定的意识还不够强,没有充分考虑到“和雇主制定协议和约定”对自己利益受到侵害时的重要性。

(十四)“你了解《劳动法》《合同法》吗?”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同学中,“非常了解,并知道自己的权益及如何保障”的同学有105人,占43.8%,“有一点了解”的同学有90人,占37.5%,而“完全不了解”的有40人,占16.7%。(十五)“你觉得学校是否有必要开设课程教授学生如何应对劳务纠纷?”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同学中,认为“有必要”的有110人,占45.8%,认为 “没必要,出现纠纷可以自己上网或找律师咨询”的有114人,占47.5%,而“无所谓”的只有13人,只占5.4%。同学们在是否开设课程教授如果处理劳务纠纷存在较大的分歧。

(十六)“你实习过吗?”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同学中,有实习过的同学只有45人,占18.8%,没有实习过的同学有195人,占81.2%。

(十七)“你会认真仔细地看劳动合同才签约吗?”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实习或出来工作的同学中,选择“认真仔细地看”的同学有22人,占47.8%,“粗略地看”的同学有18人,占39.1%,而“跳过,直接签约”的有6人,占13%。

(十八)“若在受侵害后没有进行维权,是什么原因导致你放弃维权?”

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同学中,“嫌麻烦”的有122人,占50.8%认为“涉及商品或服务金额太小,不值得”的有81人,占33.8%,“找不到发票”的有20人,占8.3%,而其他的有11人,占4.6%。

(十九)“你的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曾令你损失的金额是多少________元?” 4 经过计算得出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损失的金额的平均值为30元。

(二十)“你认为我们关于大学生维权还需要得到什么方面的帮助?”的调查结果答案总结如下:

1) 有专门的机构,以人为本的服务态度

2) 政府的支持

3) 学校加强法制教育,提高维权意识,开选修课,开设相关的课程,设立专门的维权咨询机构,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

4)政府和学校完善维权机构的帮助

5)由消委会普法

6)社会集体的共同维权,形成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二十一)“谈谈你对大学生维权的看法及提出宝贵的意见及建议”的调查答案总结如下:

1)加大宣传并多举生活事例,使大学生有更多的了解

2)除了宣传之外,还要建立一些专门维护在校大学生权益的机构

3)维权应从小培养,形成一种的思想

4)建立大学生维权协会,组织讨论会,组建维权志愿者组织

5)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维权意识的教育,这样才能加强中国怎个社会的维权意识,增强法律意识,依靠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6)学校多开点讲座,多讲点事例,学生多参与情景模拟

二、相关分析与交叉分析

关于性别和第18题(你了解《劳动法》和《合同法》吗?)的交叉分析

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71名的男性中有36名非常了解这两部法律,并知道自己的权益及如何保障,占了男性总数的50.7%,略超被调查男性一半,有19名对这两部法律有一点了解但不知自己的权益,占了男性总数的26.8%,而在女性中选这两项的人数分别为69和71,占了被调查女性的41.3%和71%,明显可以看出男生比女生更了解自己的权益并且知道如何保障,维权意识较强。而从42.5%和16.2%这两个数据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女生不知道自己的权益及如何保障,这种状况令人担忧。

关于年级和第18题的交叉分析

结果显示,08,07,06,05级中对这两部法律完全不了解的分别占各自总数的31.6%,30.0%,16.4%,9.6%,明显百分比是逐级下降,另外研究生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情况比本科生要好,这两点都比较符合实际,高年级学生将要走进社会,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权益,学会如何维护和保障自身利益。

关于性别和第9题(购买商品时,你是否关心商品的生产日期\制造商\经销商等信息?)的相关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