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税收学考前复习课.docx

税收学考前复习课.docx

一.简答题。

1•试比较受益原则和支付能力原则作为税收公平衡量标准各自的优劣。

受益原则从理论上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它在实践屮却有很大的局限性。

受益原则的有效实现,要求每个纳税人缴纳的税收与其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一致,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政府财政支出所带来的实际利益由谁获得、获得多少,在当前技术条件卜・,还难以准确进行测度。

这无疑使得按照受益原则来分配税收负担,很难大规模地付诸实施。

也就是说,受益原则在现实中的应用,受到公共产品和服务所固有的共同消费性的限制。

此外,受益原则也无法解释政府的转移性支出。

这些都决定了税收负担按受益原则进行分配,在总体上是行不通的,这也意味着按受益原则征税,只能解决税收公平的部分问题,而不能解决所冇问题。

虽然受益原则不具冇普遍意义,但这并不排除其在特定场合的运用。

在支付能力原则下,税收负扌口分配公平与否的标准完全不同于受益原则。

在解决税收负担的公平分配吋,支付能力原则没有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仅仅只是从税收自身来孤立地考虑问题。

由于没有与政府财政支出有机地联系起来,所以支付能力原则在理论上看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尽管如此,但支付能力原则却较好地解决了不同纳税人Z间的税收再分配问题,从实践的角度看,支付能力原则具有相当的可行性,而且也较受益原则更具可操作性,目前已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

2. 简述实行复合税制的必然性。

世界各国普遍推行的是复合税制,主要是基于复合税制具有以下儿方面的相对优越
(1)复合税制可以确保政府取得充足的税收收入。

复合税制下开征的税种多,课税面宽,覆盖面广,不论是社会再生产的哪一个环节或者是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哪一个层次,凡是在社会公共事务范围内存在的物件或发生的事实,均可成为课税对象,因此复合税制能够确保政府及吋地取得充足的财政收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与此同吋, 复合税制也使得政府的税收收入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

(2) 复合税制能保证税收负担公平分配。

在复合税制下,课税对象与纳税人分布广泛,可以使得税收负担分配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确保不出现税负畸重畸轻的现象,冇利于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而且复合税制中的各个税种还存在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关系,在主要按照支付能力原则分配税收负担的同吋,述辅之以按照受益原则来分配税负,可以确保税收负担的分配基本做到公平合理,这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3)复合税制可以使税收在多方面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调节。

复合税制中既包括所得税和
商品税,也包括财产税和其它税种,这使得复合税制能兼容各个税种对社会经济不同的调控作用,对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调节,从而有利于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

3. 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下,税负转嫁与归宿冇什么不同?
4. 不同类型的增值税在财政经济效应上存在什么茅异?
一•在实行生产型增值税时,不允许扣除外购固定资产的C纳税金,这就就意味着这种类
烈增值税的税基包含了外购固定资产的价款,I大1而存在对固定资产价值重复征税问题。

1 •这种类型的增值税对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行业的发展,以及加快技术进步有不利
的影响。

但这种类型的增值税市于法定増值额人于理论增值额,因而冇利于扩人财政收
入。

2. 在实行收入型增值税时,允许在折旧期内扣除外购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金,这就意
味着这种类型的增值税法定增值额等于理论增值额,理论上讲它是一种标准的增值税。

但山于外购固定资产价款是以计提折山的方式分期转入产品价值的,使得凭发票扣税的计算方法在操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进而影响了其广泛运用。

二•在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时,允许将当期外购同定资产已纳税金一次性全部扣除,具
冇提前补偿固定资产的价值的性质,客观上起到了鼓励投资、加速设备更新的作用。

1 •由于消费型增值税可以彻底解决重复征税的问题,有利于技术进步,所以它在大部分实行增值税的国家得到了采用,但由于这种类型的增值税法定增值额小于理论增值
额,因而从静态上看,对组织财政收入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5. 公司所得税的课征对社会经济会产牛哪些影响?
6. 为什么各国普遍对资本利得实行轻税政策?
7. 简述最优所得税的基木观点。

最优所得税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设计累进税率才能实现所得课税的公平。

最优所得税应是较低累进程度的所得税,所得税率的边际税率应适度。

过高的边际税率扭曲人们在工作与闲暇之间的选择,产生了较大的替代效应和超额税负担。

莫里斯(1971)提出,最优所得税的税率结构应是倒“U”型税率结构,中等收入阶层的边际税率可适当高些,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的边际税率适当低些,最高收入阶层的边际税率甚至为零。

8. 应如何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征税的根据?
9. 比较定额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在财政、效率和公平等方面的异同。

10. 分析税收对劳动力供给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11. 现代税收具有哪些基木职能?
税收的基本职能有两个:一是财政职能,一是调节职能。

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通过征税取得一部分收入积累一定数量的资金,以满足各方面的支出和消费,这是税收的财政职能。

税收的调节职能是指国家在征税过程中,将社会集团占社会产品份额的一部分纳入国家预算,改变了纳税Z前的占•冇数量。

ft]于税率的高低不等,会使税负的深度不同,这就会引起纳税人的不同负担水平,从而影响其经济的发展。

国家征税后,在客观上对经济所形成的这种彫响就是税收的调节职能。

12. 简述最优商品税的基木观点。

二.图示并解释以下问题。

1.税收超额负担是如何产生的?
2•试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分析在取得相同税收收入的情况下,政府分别征收从价税和从量税的税负归宿。

3. 供需弹性对税负转嫁程度的影响。

4. 拉弗曲线及其政策内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