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育法在自闭症小学劳动技能中的应用蒙特梭利科学文化教育包括动物、植物、历史、地理、科学、音乐、美术、天文、地质等,并讨论这些在我们的环境中人、事、物的关系。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和内在只会潜能,通过激发、挖掘和引导,是可以不断发展的。
在我在A5-1班的课程教学中,我将学校传统的劳动技能课与蒙特梭利理念结合,加入了大量科学动手实验内容,期望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以下几点效果:1.培养孩子对科学实验的兴趣;2.了解生活中常见科学现象的奥秘;
3.养成学生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探究、创造等科学精神;
4.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
5.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物质世界观。
一、蒙氏理念在自闭症教学中的应用
在我们学校传统的劳动技能课,我们将课程分为了家政服务、客房服务、园艺劳动与社区服务四大块,围绕着这四大块的内容,又设置了很多学习内容,如:物品整理、家庭清洁、衣物清洁、食物加工、整理和清洁客房、种植、护理植物等等。
而五年级的劳动技能课的内容,主要是家政服务和园艺劳动两大块,在家政服务这一块,包括了物品和衣物的整理、清洁;在园艺劳动这一块,主要是植物的护理、种子的种植和植物的移植这几项内容。
我想结合我们这一学年确定的蒙氏主题《水》和《常见蔬菜》来谈一谈蒙氏教学理念在日常课题中的应用。
在《水》这一主题中,根据教学内容,我将科学部分的学习分了
三部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包括了水的三态的认识、水循环、云雨雪的形成等;动手实验探究,包括了观察水的三态变化、浮力现象、物品在水中的溶解、制作柠檬汽水等;与传统劳动技能课的结合,包括了节约用水的实践、制作莲花灯等。
在《常见蔬菜》这一主题中,根据教学内容,我也将课程分为了三部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包括了植物的结构、树叶的结构等;动手实验探究,包括了制作植物标本等;与传统劳动技能课的结合,包括了种子的种植、植物的护理等。
在制定了方案之后,根据蒙氏理念,我们要为孩子准备一个合适的环境。
这些包括了合适的教具的制作和教师的规范的示范等。
在我的这两个主题的课题的学习中,准备或制作了大量的教具来配合完成课程内容。
下面是几个例子:
图一:制作柠檬汽水
图二:制作莲花灯
图三:种大蒜其中图一图二是水的主题中的两个工作,图三是常见蔬菜主题中的一个工作。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要规范。
当教师演示示范时,由于自闭症学生的注意力是不太容易长时间集中的,我通常会找学生上来协助下一工作,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
在蒙氏课堂中,学生在选取工作的时候会有较大的自主性,自闭症学生喜欢大量重复的工作,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适当介入。
“当你做完XXX工作再去自由选择工作。
”这句话经常能派上用场。
这时候的介入不是干涉或阻止孩子的兴趣发展,而是让孩子在有效的奖惩机制下,均衡发展。
蒙氏课堂有大量的教具,教师示范中的教具的收放是需要时刻强调的。
唯有建立起教具使用的常规,才能保证教具的完好,能循环使用。
二、蒙氏课堂与校本课程的结合
在水这一主题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水的循环利用和柠檬汽水的制作等工作将蒙氏教学与校本课程劳动技能结合。
在传统的劳能技能课中,我们有设置关于孩子清洁、处理食物、使用电器等内容。
在水的教学过程中,在水的循环使用一课中,我们通过洗手、洗水果、拖地、冲洗厕所等,将传统的劳能技能教学内容与蒙氏课程结合,培养学生平时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习惯;在柠檬汽水的制作过程中,我们结合了传统的清洗水果、切水果、水果榨汁等内容,在动手中学习,观察到了酸和碱在水中的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冒气的现象,并品尝分享了自己制作的柠檬汽水;在观察水的三态变化的实验中,学习了电热水壶的使用等等。
图四:学生制作柠檬汽水
图五:水的循环使用一课时,学生使用洗过水果的水拖地在常见蔬菜这一主题,我主要通过植物的种植、制作植物标本等工作将蒙氏教学与校本课程劳动技能结合。
在豆芽的种植中,学生通过清洗绿豆,种植绿豆芽等,锻炼了学生清洗食物、照顾植物等能力;在大蒜的种植中,学生通过剥大蒜、种植大蒜,锻炼了学生处理食物、照顾植物的能力;在制作植物标本中,学生学习了擦洗树叶等劳动能力;在制作凉拌番茄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切蔬菜、清洗蔬菜的能力,并培养了学生享受分享食物的乐趣等。
、
图六、七:学生制作凉拌番茄并分享食物
图八、九:学生种植的大蒜和绿豆芽
三、蒙氏课堂相比传统课堂的优势
我是在四年级下学期开始担任这个班的任课老师,在五年级开始将劳动技能课与蒙氏课相结合。
当我最初走进这个班任教的时候,孩子们对于劳动是没有太大兴趣的,在食物等奖励机制的诱导下,他们会参与到课堂中来,但比较被动。
在这一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明显的感觉到学生有了极大的变化。
1.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
在之前传统的劳动技能课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是在奖励的刺激下被动参与到课堂。
当引入了蒙氏主题教学后,很多学生开始自主自发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以陈俊锋为例,在传统课堂的时候,每当要劳动,他都会怨声载道、不情愿的在奖励的刺激下参与课堂活动,不时会和我抱怨要做的事情太难或者太简单。
但是在蒙氏课题水的主题教学中,他有了很大的转变。
在学习云雨雪的时候,他会认真的观看云雨雪的形成视频,还能提出不少自己的问题,有时候让我这个老师都回答不上来,只好答应他下课查清楚以后再给他答案;在观察水的蒸发时,每周末过后我去到教室上课,他都会神秘的把我拉到教室后面指给我看实验的两个杯子的不同变化。
在学习常见蔬菜的时候,当他种植的绿豆芽因为深圳的天气潮湿不慎发霉的时候,他很难过,拉着我说下次他一定会照顾好自己的植物。
图十、十一:在观察水的蒸发时,陈俊锋的小成果
2.让每个孩子都有工作可做
在自闭症的教育中,我们一直在追求分层教学,让每个孩子都有所收获。
但是对于劳动技能这门需要大量动手完成的课程,确实有一些孩子在某些工作上会无法完成。
当引入蒙氏课题后,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课堂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工作。
以水的主题教学为例,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观察水的流动性、观察水的特征、观察水蒸气、观察冰块、水的溶解性、浮力等多项内容。
相比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更多样化,难易程度的选择更多,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即使是能力最差的孩子也能完成观察、感受的工作。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在自闭症教学中,学生与他人沟通交往的能力的养成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每个人都有老师分配给他的任务,个人做个人的。
但是在蒙氏教学中,我会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合作完成工作。
在浮力的实验中,在示范工作时,我找了一个学生和我合作完成,我操作,他来记录。
我惊喜的发现,在他们自己选取的工作的时候,他们也能模仿之前老师的工作,两人一组,一人记录一人实验。
(见图十二)除了合作,我还鼓励学生“一带一”的学习。
自闭症的
学生能力差异较大,让能力较强的孩子带着能力较弱的孩子参与到课堂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图十三)
图十二:浮力实验的小组合作
图十三:学生“一带一”的认识植物结构
4.发现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在传统的课堂上,我们习惯以教师的传授内容为中心,学生被动的接受,往往对老师准备的内容兴趣不高,死记硬背。
但是在蒙氏的学习中,学生会专注于老师的操作,完成自己的工作也是自发的,不需要老师过多的催促和监督。
以陈喜洋同学为例。
对于有些工作,陈喜洋会很专注,但是不感兴趣的工作就很不愿意,对老师的示范也是兴趣缺乏的样子。
但是在蒙氏课堂上,你会更清楚观察到学生感兴趣的工作有哪些。
在浮力的实验课上,当我和其他同学在示范操作的时候,他的目光一直跟着我们,工作结束后,他第一个冲上来要继续完成浮力实验。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但是如何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并加以在教学中利用,蒙氏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相比,也有着很大的优势。
5.大量的工作成果使学生更自信
相比传统学习的考核方式,蒙氏课堂的学习方式更多样化,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动手、品尝、合作等各种形式有自己的小成果,学生在面对自己完成的这么多成品的积累中,会渐渐的建立起自信心。
图十四:学生作品—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图十五:学生作品—莲花灯
图十六:学生作品—绿豆芽标本
6.丰富的活动使课堂充满乐趣
蒙氏的课堂相比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有更多种丰富的教学活动,教学扩大到了教室外面的区域,学生的身心在学与玩中得到了极大的放松,对学习的排斥少了,对学习的喜爱多了。
图十七、十八:水的主题--课外活动:吹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