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概况
运动医学是医学与体育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
它研究与体育运动有关的医学问题,运用医学的知识和技术对体育运动进行指导和监督,防治运动伤病,并研究推广医疗性和预防性的体育运动,以帮助体育运动的普及与提高。
运动医学科成立于1958年,学科梯队合理,高水平专家4人,拥有合作研究室1个,关节内镜室1个。
临床以脊柱、关节、肌肉、韧带的运动损伤为重点。
开设有运动损伤、膝关节外科、腰腿痛、软组织外科、神经康复专科专病门诊及专科病房。
尤其在膝关节运动伤病及腰腿痛方面特色突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
并在运动与康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学科有良好的科研基础,以骨关节及中药为主,研究方向明确、稳定,整体水平已居全国同类学科前列。
学科实验与临床技术力量雄厚,在国内运动医学界颇有影响。
二、培养目标
为培养有独立临床工作能力及科研能力的运动医学的专业人才,要求研究生达到以下要求:
1、思想政治
掌握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以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以及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2、业务能力及外语水平
应了解临床外科学基本知识,具有比较系统的运动医学科专业知识及相关的基础医学理论基础。
掌握运动医学科专业基本的诊断治疗技术。
掌握体育医务监督、运动性疾病、运动损伤、运动营养、医疗体育等。
具备处理常见运动损伤与疾病的临床技能,初步具备教学和科研的能力。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完成有一定新见解的学位论文,达到高年住院医师水平。
3、具有健康的身体。
三、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四、学习年限、课程学习时间与培养要求
(一)学习年限、课程学习时间
实行弹性学制,学制为3~5年,其中学位课程学习时间约为6个月,必须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程考试。
临床学习18个月,学位论文时间6~12个月。
(二)培养要求
①掌握骨科及运动医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②能独立处理常见的运动性疾病、运动性损伤与运动中损伤。
⑧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
④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⑤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英文资料的能力。
⑥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高年住院医师水平。
五、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
11 必选一组120511101 科技信息检索32 2 秋季
11 必选一组100111110 科研设计32 2 秋季
11 必选一组100212203 外科总论学36 2 秋季
11 必选一组100212316 运动医学Ⅰ32 2 春季
21 限选一组100111104 应用解剖学34 3 春季
21 限选一组100212315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Ⅰ32 2 春季
40 任选071011102 高级分子生物学32 2 春季
40 任选100212405 外科学基础54 3 春季
45 培养环节000011801 学术交流与学术报告 2 秋季
45 培养环节000011802 形势与政策 2 秋季
45 培养环节000011804 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1 秋季
45 培养环节000011805 学位论文中期进展报告 1 秋季
45 培养环节000011806 社会实践 1 秋季
45 培养环节000011807 实践教学 1 秋季
45 培养环节000012801 临床能力(硕士生) 4 秋季
课程说明
六、临床能力训练、社会实践、实践教学
1.临床能力训练安排
①学制3年者临床工作20个月,其中外科轮转专科数不得少于4个科,每个专科训练时间为2~4个月,骨科6个月以上。
放射科(含CT、磁共振)2个月,本专科训练不得少于6个月,在此期间,研究生还应参加一定时间的教学及急、门诊工作。
②学制3~4年者,临床工作20~30个月,其中外科轮转专科数不得少于4个科,每个专科训练时间为2~4个月,骨科6个月以上。
放射科(含CT、磁共振)2~3个月,本专科训练不得少于6~18个月。
2.要求及考核
①要求掌握及初步处理常见外科急诊。
掌握骨科常见骨折的诊断及处理方法。
②达到高年住院医师临床水平。
③轮科考核在轮完一个专科由科室指导小组对研究生进行考核、评分。
④毕业考核参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有关规定、由科主任组织3~5人考核
小组按高年住院医师水平对研究生进行临床能力的全面考核,合格者方能进行硕士论文答辩。
七、学年总结与筛选考核
每学年按学校要求对研究生一学年来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业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一次全面总结、评定和考核。
八、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1.在导师的指导下,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工作的基础上作选题报告,确定学位论文课题。
2.要求查阅的文献资料6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资料在20篇以上。
3.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应紧密结合临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或实用价值。
4.选题报告在科室内公开进行。
5.选题报告完成时间要求在第二学年未以前完成。
6.首次报告未获通过者应在6个月内补作。
7.研究生选题报告评审通过后,应填写《中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交所在单位研究生管理办存档。
九、学位论文工作检查与考核
(一)由科主任主持组织导师组成员组成检查小组对研究的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存在的问题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等进行检查考核,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和要求。
(二)检查时间安排在每年的10月中旬进行。
十、发表学术论文
根据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要求,硕士研究生要在学位论文答辩前在公开发行的刊物(增刊除外)上发表1篇论文(含个案报道)或1篇综述,发表的论文以中南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
十一、学位论文答辩
(一)临床运动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表明研究生已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己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除完成毕业论文外,还同时附有与毕业论文密切相关的综述1篇以上(含1篇),且参考文献不得少于40篇。
(三)研究生从事学位论文的最短工作时间为8个月。
十二、主要参加专家
张长杰邱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