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社会学研究方法

法律社会学研究方法

行为主义范式就是把各种法律行为看作是影响或 导致某种法律现象的变量,法社会学研究就是要 测量这些变量及其相互关系,用来验证和建立起 具有解释性的一般模型和理论。

二、行为主义范式

如果用公式来表达,行为主义范式的逻辑
Fl=ay1+by2+……+k 在上式中,Fl表示某种法律现象,y代表不 同的具体法律行为,a和b分别表示不同行为 变量的作用系数,k是一个常量。
五、建构主义范式


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认识论思想,与传统反映论 的认识论立场不同,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认 识活动不是认识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而是与实践 活动融为一体的过程,强调认识即过程,而不是 主客体反映的结果。建构主义方法论注重情景和 过程分析,关注于实践以及在实践过程中人们所 建构的意义世界。 在法社会学研究中,建构主义范式的基本假设是: 法律的效力和意义并非外在于人们行为实践的工 具,而是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建构起来的;人们的 实践过程,既是制订、实施和遵循法律的过程, 同时又是法律意义建构的过程。


三、功能主义范式

在法律与社会研究领域中,功能主义范式 是基于结构—功能社会观而建立起来的。 功能主义理论核心在于把社会看作是由各 种要素构成的整体结构,社会中的各种现 象便是整体结构或系统的子系统和结构成 分,它们的存在和变化对社会系统都具有 一定的功能。正是结构要素所发挥的功能, 社会系统才得以维持运行。
五、建构主义范式
解释图示1
平常人 互动实践 法律机构 解释图示2
一、研究的逻辑过程
问题
理论
检验
假设
操作化
二、法社会学解释

从经验中观察和发现法律与社会关系的理 论问题,用经验材料来证明这些理论,运 用理论来解释法律与社会的关系,这是法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在法社会学的研 究中,对社会系统中法律现象的理论解释 主要包括:概念和变量、假设、变量测量 和分析、假设检验。
(二)假设

法社会学解释通常是对两个变量或多个变量之间 的关系进行阐释,揭示它们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为了达到解释目标,研究者常常需要预先设想或 猜测判断所要解释的变量之间可能会存在什么样 的关系,并运用这种预设关系作尝试性解释,这 样一种预设的变量关系和尝试性解释就是假设。 假设分为研究假设(H1)和虚无假设(H0),研究假设 就是研究者所要验证的假设,是研究目的,虚无 假设是指和研究假设相对立的假设。
一、法社会学的研究维度和范式


范式(paradigm)概念是由库恩(T Kuhn)首先提出来 的,所谓范式,是指一定时期内,科学研究共同 体成员在进行常规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共同遵循的 规范和理论与方法论模式。 法社会学的范式,既是本学科研究历史的总结, 又是其未来发展所需要参照并不断建构的规范、 理论和方法。从学科史的角度看,法社会学的范 式可以概括为四个主要类型:行为主义、功能主 义、冲突理论和建构主义。这四个主要范式的差 异主要表现为两个相互对应的维度之上,即:个 体行为—社会结构、潜在性—显性。这两个对应 维度的相互交叉,便构成了四个主要范式的特征。
法社会学的研究维度与范式潜在性 显性个体来自动建构主义行为主义
社会结构
冲突理论
功能主义
二、行为主义范式

法社会学中的行为主义范式,在方法论上遵循或 坚持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方法论传统,一方面强调 经验性,也就是通过经验来认识社会现象,当然 包括法律现象的本质和一般规律;另一方面强调 验证和证实,即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经验事实,来 证明那些反映现象本质的一般性理论。
第三章 法律社会学研究方法

法社会学的发展需要有自己的独特方法和逻辑体 系,法社会学方法不是法学和社会学两门学科方 法的简单加总。法社会学的主要范式有:行为主 义、功能主义、冲突理论和建构主义。法社会学 研究一般分为八个阶段:(1)提出和界定问题;(2) 回顾别人的相关研究;(3)进行研究设计;(4)收集 资料;(5)整理和分析资料;(6)解释从资料中获得 的发现;(7)得出结论;(8)发表或出版研究成果。 法社会学主要方法有: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实 验法、个案研究法和历史比较法等。在法律社会 学具体研究中,通常要将不同方法结合起来。
三、功能主义范式


在功能主义范式中,法律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五种, 它们是:(1)社会整合功能(integration);(2)社会控 制功能(social control);(3)动员功能(motivation);(4) 简化功能(reduction);(5)凝聚功能(petrification)。 功能分析模式可概括为AGIP模式,所谓AGIP模 式,就是把法律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而且法律子系统中又包含四个功能子系统,他们 分别是行动调适(adjusting)、目标追求(goal)、社会 整合(integration)和模型维系(pattern)。
(一)概念和变量


概念和变量是理论研究的基础和思维的基本形式 之一,法社会学概念是把法律与社会领域里的同 一类现象和过程以及共同特征抽出来,加以概括。 概念包括实体性概念和非实体性概念,研究者在 使用概念时,需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变量是指含有数值变动的量。在社会科学研究中, 为了解释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通常需要通过 用变量来加以衡量和说明。在研究解释中,变量 一般有两大类:一是因变量(dependant variable), 也叫依变量,是要解释的现象或过程;二是自变 量(independent variable)或独立变量,是自己独立发 生变化的变量,用来解释现象或过程的原因。
三、功能主义范式

功能主义范式虽然为法社会学研究提供了 一种基本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方法,但 其缺陷也是明显的:一方面,它强调了系 统、结构、功能等一套逻辑,而忽视了历 史发展自身的逻辑;另一方面,它关注于 规范体系及其功能,而忽略了具体事件。
四、冲突理论范式


法社会学中冲突理论范式的基本假设是:社会结 构并不具有一致性,系统的存在和维系依赖于冲 突和威压的作用,法律并不总是促进社会系统的 整合,相反,它常常造成更多的摩擦、对抗和冲 突,因为社会中的法律是作为权力的工具而存在 的。 冲突理论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阶级分析法、权 力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的切入点是法律系统中的 阶级不平等。权力分析法主要从经济权力、政治 权力、文化权力、意识形态权力和暴力权力等五 个方面着手,分析现实社会中法律制度和法律实 践所包含的权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