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及其行业发展一、健康管理关于定义的教材说辞:对于“健康管理”,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因此我们不妨先把这个既时髦又陌生的名词做一回词义上的解剖。
健康管理由“健康”和“管理”这两个词复合而成。
先明确这两个词的定义,就比较容易理解什么是健康管理了。
什么是健康?1986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参与主办的首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上,健康首次被定义为“资源”。
可以说,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客观存在,一般可分为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两大类,健康应该属于后者。
而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需要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管理呢?可以说,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达到资源使用的最优化,目标是能在最合适的时间里把最合适的东西用在最合适的地方并发挥最合适的作用。
它是一个过程、一种手段,是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和过程。
现代意义上的管理,更多的是计划、组织、协调。
它无处不在,人人都是管理者。
简单的说:健康管理,就是针对健康需求对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要实现这一过程,就需要全面掌握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状况,需要采取措施维护和保障个体和群体的健康。
这里要强调的是,健康管理一般不涉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医生的工作,不是健康管理师的工作。
简介:健康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末最先在美国提出的概念(Managed Care),其核心内容医疗保险机构通过对其医疗保险客户(包括疾病患者或高危人群)开展系统的健康管理,达到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显著降低出险概率和实际医疗支出,从而减少医疗保险赔付损失的目的。
美国最初的健康管理(Managed Care)概念还包括医疗保险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签订最经济适用处方协议,以保证医疗保险客户可以享受到较低的医疗费用,从而减轻医疗保险公司的赔付负担。
随着实际业务内容的不断充实和发展,健康管理逐步发展成为一套专门的系统方案和营运业务,并开始出现区别于医院等传统医疗机构的专业健康管理公司,并作为第三方服务机构与医疗保险机构或直接面向个体需求,提供系统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
相对狭义的健康管理(Health Management),是指基于健康体检结果,建立专属健康档案,给出健康状况评估,并有针对性提出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处方),据此,由专业人士提供一对一咨询指导和跟踪辅导服务,使客户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等多个角度得到全面的健康维护和保障服务。
存在问题健康管理在我国还是一个新概念,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较狭窄,主要集中在经济收入较高的人群,公众的认知度还不高,健康管理的一些理念尚未被公众所接受。
比如,有些人一年抽烟能花费上万元,而花几百元做个健康管理在他们看来却是“太贵了”,一旦生病,他们只能花费巨资寻求专家名医,而事实是健康管理提早预防可以让他们少花这笔冤枉钱。
[3]权威预言“二十一世纪是健康管理的世纪”!一、降低医疗费用的开支健康管理参与者与未参与者平均每年人均少支出200美元,这表明健康管理参与者总共每年节约了440万美元的医疗费用。
二、减少了住院的时间在住院病人中,健康管理参与者住院时间比未参与者平均减少了两天,参与者的平均住院医疗费用比未参与者平均少了509美元。
在4年的研究期内,健康管理的病人节约了146万美元的住院费用。
三、健康管理是一个慢性过程,但回报很快健康管理参与者在两年或者少于两年的时间内的投资回报为:参与者总的医疗费用净支出平均每年减少75美元。
四、减少了被管理者的健康危险因素有2个或者更少健康危险因素的参与者数量从24%增加到了34%(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健康危险因素必然会增长);有3个到5个健康危险因素的参与者数量从56%减少到了52%;有6个或者更多健康危险因素的参与者的数量从21%减少到了14%。
个人健康管理个人健康管理是根据个人生活习惯、个人病史、个人健康体检等方面的数据分析提供健康教育、健康评估、健康促进、健康追踪、健康督导和导医陪诊等专业化健康管理服务。
哪些人士需要得到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一:健康人群,热爱健康的群体已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但由于健康知识不足,希望得到科学的、专业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与指导,并拟通过定期健康评估,保持健康危险处低风险水平,尽享健康人生。
二:亚健康人群,处于四肢无力、心力交瘁、睡眠不好等症状人群。
由于从事的行业不同、受社会竞争以及家庭负担的压力,自我明白处于亚健康状态但不知道如何改善?强烈要求采取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和整体健康水平。
三:疾病人群,在治疗的同时希望积极参与自身健康改善的群体。
需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配以生活环境和行为方面进行全面改善,从而监控危险因素,降低风险水平,延缓疾病的进程,提高生命质量。
[4]实施意义生活方式包括饮食结构、工作、睡眠、运动、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
过重的压力造成精神紧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过多的应酬、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过度劳累等,都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不良因素。
例如,对于长期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人来说,长时间坐位、运动不足、长期使用计算机等,可以导致颈、腰肌劳损、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便秘、痔疮、皮肤损害等,饮过量咖啡、浓茶、酒、吸烟、工作紧张、压力大、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等,也都会不同程度地导致健康受损。
长此以往,可以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症。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不少疾病病因主要不是生物因素引起的,而是由不良的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引起的,这种新的医学观念被称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健康管理就是运用信息和医疗技术,在健康保健、医疗的科学基础上,建立的一套完善、周密和个性化的服务程序,其目的在于通过维护健康、促进健康等方式帮助健康人群及亚健康人群建立有序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风险状态,远离疾病;而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则通过就医服务的安排,尽快地恢复健康。
健康管理不仅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方法,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程序,其目的在于使病人以及健康人群更好地恢复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健康,并节约经费开支,有效降低医疗支出。
国内外大量预防医学研究表明,在预防上花1元钱,就可以节省8.59元的药费,还能相应节省约100元的抢救费、误工损失、陪护费等。
健康管理就是一种追本朔源的的预防医学。
它针对个体及群体进行健康教育,提高自我管理健康的意识和水平,对其生活方式相关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监测,并提供个性化干预,大大降低疾病风险,降低医疗费用,从而提高个体生活质量。
在最早诞生健康管理的美国,健康管理发展日益迅速。
有7700万的美国人在大约650个健康管理组织中享受医疗服务,超过9000万的美国人成为健康管理计划的享用者。
[3]二、健康管理公司概述因此,顾名思义,健康管理公司,就是以“健康管理”为目标的赢利性企业。
该类企业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提高民众的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但今时今日,中国大陆的健康管理公司仍然是以中高收入人群为目标客户。
也有人误以为健康管理公司= 体检机构。
“为民众提供科学的观念、产品、服务和工具,提高民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这类机构的口号。
起源健康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末最先在美国提出的概念(Manage Care),其核心内容是:医疗保险机构通过对其医疗保险客户(包括疾病患者或高危人群)开展系统的健康管理,达到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显著降低出险概率和实际医疗支出,从而减少医疗保险赔付损失的目的。
此时还没有专门的公司来独立处理此项业务,操作健康管理的,是保健公司的某些部门。
美国最初的健康管理(Manage Care)概念还包括医疗保险机构和医疗机构之间签订最经济适用处方协议,以保证医疗保险客户可以享受到较低的医疗费用,从而减轻医疗保险公司的赔付负担。
随着业务内容的不断充实和发展,健康管理逐步发展成为一套专门的系统方案和营运业务,并开始出现区别于医院等传统医疗机构的专业健康管理公司,并作为第三方服务机构与医疗保险机构或直接面向个体需求,提供系统专业的的健康管理服务。
健康管理业务由部门业务,分化成熟为企业——专业化、营运化。
发生发展我国健康管理行业发展异常迅猛,在国内超过3000家专业的健康管理公司中,有数家已经获得数千万美元巨额投资,而境内外资金预计有超过10亿美元会投入国内的健康管理行业。
迄今为止,国内已设立了六家国家级的健康管理协会或学会,从北京到海南,也先后纷纷成立了数十家健康管理学会或协会。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正式创刊,“健康管理师”作为一种新兴的职业得到了劳动部、人事部、卫生部的高度重视。
健康管理作为一种最具活力的健康服务模式,已越来越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越来越深入人心,被主流社会认可和接受,越来越得到了体检中心、保险公司、健康产品厂商等上下游的关注,并逐渐融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运营体系。
健康管理行业已经成为国内继IT行业后又一个新的增长点,不久的将来,“健康管理”将成为国人健康服务的主流。
截止至2011年12月,国内已有健康管理公司约3000多家。
其中不乏高端体检机构如爱康国宾、第一健康、慈铭等。
目前国内所谓健康管理公司多数涉及产业链的一小部分,比如做体检,做体检等数据的信息体统,或者是偏重健康管理的某个环节,比如营养配方等。
也有一些公司在服务和产品设计覆盖了健康管理的各个环节,但也在探索阶段。
在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等地,各健康管理公司都蓬勃发展,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鱼龙混杂。
主要表现为:1、以体检服务代替健康管理;2、部分商业化行为的渗入给一些体检机构带来了巨额利润,造成非良性竞争,同时由于行业特性造成的医疗信息不对称性也引发了一些问题(杜兵[4],2008)。
产品服务不同的健康管理公司,有其自己的产品套餐。
但万变不离其宗,其表现形式可能是:1、相对直观:A、健康观念教育:主要是改变更新观念,发现顾客生活中观念上存在的问题。
B、关于生活品质提升的产品系列:为顾客提供观念、产品、服务和工具。
未来对生活品质要求会越来越高。
C、科学生活的方案。
D、通过各种手段为顾客提供绿色通道。
E、健康促进工具将成为最主要的产品和服务。
2、相对文艺一些:A、体质维护系列B、生活管家系列C、方案促进系列D、生活秘书提示系列现实问题目前,健康管理对于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
我国第一家以健康管理注册的公司出现在2001年.目前这类的公司已有约200家。
虽然已有一定的规模,但总体来说,健康管理在我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健康管理政府支持有待加强。
二、健康管理公众认知度和接受度不高。
三、健康管理的运作机制不成熟。
四、健康管理公司发展模式还有待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