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出科考试试题
学号姓名班级成绩
(本卷共50小题.每题2.0分,共100.0分。
分为A、B两种选择题型,要求考生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A型题
1、针灸学起源于我国的时代是()
A、青铜器时代
B、石器时代
C、仰韶文化时期
D、奴隶制度时代
E、春秋战国时期
2、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针经》
D、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
E、《针灸甲乙经》
3、《内经》中所载的经穴数名约爲()
A、365个
B、354个
C、359个
D、160个
E、361个
4、耳后两乳突之间的骨度分寸是()
A、6寸
B、5寸
C、8寸
D、9寸
E、10寸
5、“起于中焦,下络大肠”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太阴脾经
C、手少阴心经
D、手阳明大肠经
E、手太阴肺经
6、在腹部,循行距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
A、足少阴肾经
B、手太阴肺经
C、足太阴脾经
D、足阳明胃经
E、足劂阴肝经
7、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的穴位是()
A、少海
B、小海
C、少泽
D、少冲
E、中冲
8、下列井穴中,具有催乳作用的穴位是()
A、少商
B、关冲
C、中冲
D、少泽
E、隐白
9、以下属三焦经的穴位是()
A、阳溪
B、阳谷
C、阳池
D、率谷
E、中都
10、位于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的穴位是()
A、风池
B、风市
C、翳风
D、完骨
E、天柱
11、肩井属()
A、脾经
B、三焦经
C、小肠经
D、胆经
E、大肠经
12、分布在腹部的阳经是()
A、足少阳胆经
B、足阳明胃经
C、手阳明大肠经
D、手太阳小肠经
E、足太阳膀胱经
13、在腹部,循行距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
足少阴肾经B、手太阴肺经C、足太阴脾经D、足阳明胃经E、足劂阴肝经
14、手少阴心经的荥穴是()
A、少冲
B、中冲
C、关冲
D、少府
E、少泽
15、通里位于()
A、前臂掌侧,当桡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B、前臂掌侧,当桡侧腕屈肌腱的尺侧缘腕横纹上1寸
C、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尺侧缘腕横纹上1寸
D、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E、前臂掌侧,当掌长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16、肺俞位于()
A、平第2胸椎棘突,旁开1.5寸
B、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C、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D、平第3胸椎棘突,旁开1.5寸
E、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7、在下列穴位中,治疗胎位不正的是()
A、至阳
B、至阴
C、会阳
D、肩井
E、昆仑
18、内踝尖下方凹陷处的穴位是()
A、侠溪
B、照海
C、大锺
D、中封
E、昆仑
19、位于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的穴位是()
B、风池B、风市
C、翳风
D、完骨
E、天柱
20、“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的经脉是()
A、足少阳胆经
B、手少阳三焦经
C、足太阳能膀胱经
D、手太阳小肠经
E、足阳明胃经
21、乳头直下,平第6肋间隙的穴位是()
A、梁门
B、期门
C、日月
D、大包
E、乳根
22、胆经的井穴是()
A、足临泣
B、足窍阴
C、太敦
D、侠溪
E、足通谷
23、下列腧穴可以直刺、深刺的是()
A、缺盆
B、膻中
C、条口
D、中封
E、期门
24、艾炷灸可分爲()
A、明灸和着肤灸
B、化脓灸和非化脓灸
C、间隔灸与悬灸
D、着肤灸和间隔灸
E、直接灸与实按灸
25、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爲()
A、5~10min
B、10~15min
C、15~20min
D、20~25min
E、25~30min
26、动力作用较强,能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对横纹肌有良好的刺激收缩作用的波型是()
A、密波
B、疏波
C、疏密波
D、断续波
E、锯齿波
27、行针的目的不包括()
A、激发经气
B、阴止晕针
C、缓解滞针
D、催气速行
E、补虚泻实
28、面瘫的发病初期不宜采用()
A、毫针刺法
B、灸法
C、耳针
D、电针
E、皮肤针
29、穴位药物贴敷治疗哮喘的最佳时间是()
A、夏季
B、冬季
C、秋季
D、春季
E、以上均可
30、治疗胆道蛔虫的症的经验穴是()
A、鸠尾透日月
B、迎香透四白
C、中脘透天枢
D、足三里透丰隆
E、阳陵泉透胆囊穴
B型题
A、大横
B、中脘
C、天枢
D、丰隆
E、中极
31、膀胱的募穴是()
32、属脾经的穴位是()
33、大肠的募穴是()
A、压痛点、曲池、肘骨、手三里、小海
B、曲池、肘骨、压痛点、合谷、阳溪
C、曲池、手三里、小海
D、大椎、天柱、肩外俞、悬锺、后溪
E、
手三里、尺泽、曲泽、小海
34、肘劳取()
35、落枕处()
36、腱鞘囊肿取()
A、补健侧、泻患侧
B、单刺病侧
C、刺手阳明经穴
D、刺阳经腧穴爲主
E、刺阴经腧穴爲主
37、针刺治疗中风早期应()
38、针刺治疗中风病程较久者应()
39、针刺治疗中风取穴应()
A、心绞痛
B、胆绞痛
C、肾绞痛
D、急性胆囊炎D、胆石症
40、心俞、厥阴俞、内关、膻中用治()
41、迎香透四白、鸠尾透日月、胆囊穴、中脘、阳陵泉用治()
42、肾俞、三焦俞、关元、阴陵泉、三阴交用治()
A、肩骨、肩骨、肩贞
B、肩骨、曲池、阳溪
C、曲池、小海、天井
D、阳溪、曲池、合谷
E、阳溪、阳池、阳谷
43、肘部扭伤取()
44、肩部扭伤取()
45、腕部扭伤取()
A、风池外关
B、关元足三里
C、条口阳陵泉
D、哑门廉泉
E、阳陵泉天枢
46、久病带下,稀薄色白,气腥,伴有腰重酸痛,头晕神倦,肢体疲乏,食欲不振等症,除选用主穴外,还应加用()
47、牙痛甚而龈肿,兼形寒身热,脉浮数者,除取合谷、颊车、内庭、下关穴外,还宜加()
48、肩周炎的远部取穴是()
49、脾胃湿热所致痤疮,除选主穴外,还宜加用()
50、中风语言不利除主穴外,应配()
答案:
BEDDE CDDCC DBCDD EBBCB BBCDB DBDAB EAC ADE BAD ABC CAE BAC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