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你如何核算应交税费

教你如何核算应交税费

教你如何核算应交税费
在新会计准则中,将“应交税金”、“其他应缴款”科目取消,换成“应交税费”科目。

应交税费核算如下: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

企业不需要预计应交数所交纳的税金,如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应交税费的税种进行明细核算。

应交增值税还应分别“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已交税金”等设置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应交税费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应交增值税
1. 企业采购物资等,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按应计入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或“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

购入物资发生的退货,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销售物资或提供应税劳务,按营业收入和应收取的增值税额,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银行存款”等科目,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实现的营业收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发生的销售退回,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3.实行“免、抵、退”的企业,按应收的出口退税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企业交纳的增值税,借记本科目(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5.小规模纳税人以及购入材料不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发生的增值税计入材料采购成本,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应交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
1.企业按规定计算应交的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交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2.出售不动产,计算应交的营业税,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交营业税)。

3.交纳的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借记本科目(应交消费税、营业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应交所得税
1. 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交的所得税,借记“所得税”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交所得税)。

2.交纳的所得税,借记本科目(应交所得税),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四)应交土地增值税
1.企业转让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连同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一并在“固定资
产”或“在建工程”等科目核算的,转让时应交的土地增值税,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交土地增值税)。

2.交纳的土地增值税,借记本科目(应交土地增值税),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五)应交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
1.企业按规定计算应交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交房产税、应交土地使用税、应交车船使用税)。

2. 交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借记本科目(应交房产税、应交土地使用税、应交车船使用税),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六)应交个人所得税
1. 企业按规定计算的应代扣代交的职工个人所得税,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交个人所得税)。

2.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借记本科目(应交个人所得税),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七)应交的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
1.企业按规定计算应交的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

2.交纳的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借记本科目(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交税费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交纳的税费;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税金。

成本项目常见涉税项目
1利用虚开发票或人工费等虚增成本
2将基建、福利等部门耗用的料、工、费用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等以及对外投资发出的货物,直接计入成本、费用等
3资本性性一次计入成本
4擅自改变成本计价方法,调节利润。

5原材料计量、收入、发出和结存存在问题。

6周转材料不安规定的摊销方法摊销。

7成本分配不准确
8人工费用核算部准确
9销售成本中存在的问题:虚记销售数量,多转销成本:销货退回只冲减销售收入,不冲销售陈本。

费用税金常见涉税问题
1 费用界限划分不清
(1)资本性支出与费用性支出的界限划分不清
(2)一项支出在成本和费用里重复列支
(3)有扣除标准和无扣除标准费用界限划分不清
2 管理费用的问题
(1)招待费未按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增
(2)扩大技术开发费的列支范围
(3)企业内部支付管理费内盈机构之间租金特许权等税前扣除
3 销售费用的问题
(1)列支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超额)
(2)专设销售机构的经费税务处理不当
(3)发生的运费卸装费不真实
(4)佣金超过销售额5%没调整
4财务费用问题
(1)贷款使用和利息负担不是一个企业
(2)从非经营机构借款利息支出超过金融机构同期贷款利率未进行纳税调整(3)企业从其关联方接收的债权性投资和权益性投资的比列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未进行纳税调整
(4)汇兑损益处理不准确
(1)城市维护建设税。

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合计数*适应税率。

税率:市区7%,县城、镇5%,其他地区1%。

(2)个人所得税。

①工资、薪金所得。

计算公式:全月应纳税额=(全月工资、薪金收入额-费用扣除数)*适用税率。

税率:九级超额累进税率(5%~45%)
②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计算公式:每次收入额*适应税率。

税率:20%。

(3)房产税。

①按房产余值计算(自有房产)。

计算公式:应纳税额=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额*税率。

税率:1.2%
②按租金计算(自有房产出租)。

计算公式:应纳税额=租金收入*税率。

税率:12%。

(4)土地使用税。

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应税土地面积*单位税额。

(5)车船使用税
计算公式:车辆(除载货汽车)应纳税额=应税车辆数量*适应税额。

载货汽车应纳税额=净吨位数*适用税额。

(6)印花税
①对合同或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资金账簿,产权转移书据的应纳税额计算。

计算公式:应纳税额=计税金额*适用税率。

比例税率:共分为四档,分别为0.1%,0.05%,0.03%,0.05%。

②其他营业账簿,权利许可证照。

计算公式:应纳税额=件数*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每件5元。

(7)教育费附加。

计算公式:应纳费额=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之和*3%。

(8)企业所得税。

计算公式: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税率:25%基本税率、20%低税率(非居民企业的所得)。

两档优惠税率(1)小型微
利企业:20%、(2)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
增值税专用发票丢失,首先要到办税厅领取并填写《发票挂失/损毁报告表》,并且要在报纸上刊登遗失声明。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的通知》(国税发〔2006〕156号)第二十八条规定,一般纳税人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和抵扣联,如果丢失前已认证相符的,购买方凭销售方提供的相应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及销售方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报税证明单》,经购买方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可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凭证。

如果丢失前未认证的,购买方凭销售方提供的相应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认证,认证相符的凭该专用发票记账联复印件及销售方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已报税证明单》,经购买方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可作为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抵扣凭证。

一般纳税人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抵扣联,如果丢失前已认证相符的,可使用专用发票发票联复印件留存备查。

如果丢失前未认证的,可使用专用发票发票联到主管税务机关认证,专用发票发票联复印件留存备查。

一般纳税人丢失已开具专用发票的发票联,可将专用发票抵扣联作为记账凭证,专用发票抵扣联复印件留存备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