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一、系统概述(1)系统设计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的普遍应用,学校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原有的学生信息管理的手工管理模式已无法更上时代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计划也在不断地修改。
学分制的实行给学生以更大的选择空间,但也增加了日常教务的管理工作量。
因此,利用现代计算机和数据库开发技术,在网络环境下建立学生信息系统对于减轻学生信息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方便管理人员对信息的查询、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选课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一体化集成系统,进行信息管理是从总体出发,全面考虑,保证各种职能部门共享数据,减少数据的冗余度,保证数据的兼容性和一致性。
严格地说只有信息的集中统一,信息才是资源。
数据的一体化并不限制个别功能子系统保存自己的专用数据,但为保证一体化,首先要有一个全局的系统计划,每一个小系统的实现均要在这个总体计划的指导下进行;其次是通过标准、大纲和手续达到系统一体化。
(2)现状分析随着近年来的不断扩招,学生数量持续增加,相应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开发与之适应的管理系统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方便学生查询,有利工作人员操作,更展示了高校的风貌。
因此学生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应运而生了。
学生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包含选课子系统,网上报名子系统,个人信息子系统,修改口令子系统,教师评估子系统,查询成绩子系统。
这些包涵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部过程,牵涉到各系部,学生办,财务处等校内其他职能部门。
上海电力学院学生选课信息管理还处在起步阶段,并不是很完善。
通过关于选课问题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同学们对网上选课系统有诸多不满意。
其中,问题主要集中在选不上课,选课所需时间过长和网络选课系统容易出错等几方面。
由于校园网带宽较窄,网络拥挤、网速慢,所以经常无法登录选课系统。
选课批次的安排也不科学。
学校按照上学期成绩的平均绩点来安排学生选择课程的顺序,而往往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经常会碰到选不到课的情况。
选课中心的预警系统仍旧有待改进。
教务处通常都在学期初校对上学期末学生所选的课程,从而极易导致学生选不上课,延误了及时纠正错误的时机。
预警系统应该在期末及时校对,避免出现上述情况。
教务处将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改在前一学期末确定,使同学们有更充裕的时间安排新学期的课程。
学校实行学分制以来,网上选课的方式为同学们提供了最大的自由度。
但是由于学院规模较小,师资不够,定选课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实现自由选择课程和老师,仍旧以行政班级为单位上课。
通过调查,教务处应进行改进和完善。
新增了选课服务器一台,大大缓解网络拥挤的问题。
此外,对网上选课系统进行了改造,增加了学生选课过程的详细记录,包括选上课程时间、IP 地址,退课时间及IP地址等。
这样详细的记录可以使同学们加强选课责任心,避免因为疏忽造成的选课错误,同时在有选课错误发生时也可明确责任。
(3)系统目标通过全面收集原始资料,进行系统规划,系统分析,进行可行性研究,争取达到以下系统目标:1、界面友好,方便直观,采用人-机交互方式,通过鼠标点击或输入简要关键字就能获得用户所需信息,而不需要进行烦琐的编程。
2、实现网上填写个人信息和修改口令,有利于维护个人信息,便于管理员对于学生数据的管理。
3、新学年,输入新生个人基本信息,管理员以后可以针对不同需求分类、排序、查询、统计,并输出报表。
学生和其他部门也可根据自己需要网上查询。
4、在各学年的期末或期初,开放选课,教师评估子系统。
实行学分制给学生以更大的选择空间,提供自由度,成为学生自主架构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安排新学期的课程。
5、实现网上报名,学生网上申请报名,教务处经过分类汇总审核后生成报名单,送至所属班级,再由班长代其收费。
6、网上实现查询成绩,以上网查分的形式代替传统的成绩单发送的形式,方便学生对于成绩的查询、减轻学生信息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以及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总之,通过管理系统减少传统的空间时间限制,提高效率,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学生、工作人员便捷的交流。
二、系统分析(1)可行性分析通过对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调查,了解到目前学校是教务处负责对学生选修课信息进行直接的管理工作,具体的工作是对学生在校期间的选课、成绩等信息进行管理。
本系统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对教务处的关于学生选课及成绩管理部分实现计算机管理。
(2)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实际上就是对对象进行系统调查,这是系统开发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实事求是地全面调查是分析与设计的基础,也就是说这一步工作的质量对于整个开发工作的成败是决定性的。
需求分析是采用结构化的分析方法,用数据流程图表示需求分析模型。
在做出系统分析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整个组织结构图:教务处教务主任―――总体控制教务处工作,做重大决策,向院领导汇报工作。
各科科长教务员:管理学生信息,收集、处理数据,指导协调学生工作,评价检查。
对原有的组织结构进行整合,得到整合后的组织结构图:上海电力学院学生选课信息管理系统预计实现以下需求:1、输入界面:有友好的输入界面,简便直观。
界面由数个子系统组成如选课、个人信息、修改口令、查询成绩、网上报名等。
2、连通无阻:系统内部往往会由于数据结构或者缺乏数据字典的问题而无法实现数据之间的共享和映射,进而产生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我们的目标就是在系统内部各种模块之间数据能够实现自由流动。
3、输出设计:每个子系统功能都有必要的表单打印功能。
比如个人信息表,课程表,学生报名表,成绩单,已参评教师列表等表格的打印。
4、查询设计:在主页面能有关键子查询功能,搜索系统数据库内的相关文件。
( 3 ) 业务流程图(TFD)(一)个人信息文字描述:学生进行有效登录后,可修改和维护个人的数据信息,生成学生个人信息表;若登录失败,则需重新登录。
(二)修改口令文字描述:学生进行有效登录后,依次输入原密码和新密码,经过管理员确认可以得到修改后的新密码;若登录无效,则需重新登录。
(三)教师评估文字描述:根据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让学生给予评价,让师生之间有个互动。
教务员将学生的评定进行汇总,再反馈给教师,让老师知道他的教学水平,并根据评定表加以改进。
(四)选课文字描述:学生登录后,根据教务处制定的执行计划进行选课,产生选课记录,同时生成学生的课程表反馈给学生。
(五)网上报名文字描述:学生登录网上报名系统后,根据项目报名表,选择需报名的学科项目进行网上报名,产生已报名项目表。
(六)查询成绩文字描述:学生登录系统后,选择学期,进行成绩的查询,得到该学期的成绩单,以及时让学生及家长了解学生对于所修课目的知识掌握程度。
(4)数据流程图(DFD ) (一)个人信息(二)修改口令(三)教师评估(四)选课D4 执行计划 D5 选课记录(五)网上报名(六)查询成绩( 5 ) 数据字典数据流条目名称:教师列表编号:D-001简要说明:学生需评估的教师数据流来源:P3.1数据流去向:P3.2包含的数据结构:流通量:5000份/年学期课程名称课程类别教师姓名备注数据流条目名称:教师评估单编号:D-002简要说明: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估的表格数据流来源:P3.2数据流去向:P3.3包含的数据结构:流通量:50000份/年学期教师姓名满意程度课程名称备注数据流条目名称:已参评教师列表编号:D-003简要说明: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估的综合反馈结果数据流来源:P3.3数据流去向:教务员包含的数据结构:流通量:50000份/年学期教师姓名满意程度课程名称是否参评备注数据流条目名称:执行计划编号:D-004简要说明:学生选课的参考依据数据流来源:教务处数据流去向:p4.1包含的数据结构:流通量:50份/年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周学时学期安排数据流条目名称:课程表编号:D-005简要说明:学生选课的结果数据流来源:P4.2数据流去向:学生包含的数据结构:流通量:50份/年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上课地点数据流条目名称:学生信息表编号:D-006简要说明:学生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数据流来源:P5.1数据流去向:P5.2包含的数据结构:流通量:5000份/年学期课程名称课程类别教师姓名备注数据流条目名称:项目报名表编号:D-007简要说明:学生可供选择报名的项目数据流来源:教务处数据流去向:P5.2包含的数据结构:流通量:6000份/年课程名称金额备注数据流条目名称:成绩单编号:D-008简要说明: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数据流来源:P6.3数据流去向:学生包含的数据结构:流通量:5000份/年学期课程名称课程类别成绩绩点备注重修计入绩点数据存储条目名称:个人信息表编号:F-01说明:学生的基本情况及联系方式的记载文档结构:学号有关的数据流:姓名P1.2 D1单位信息量:5000份/年年级有无立即查询:有性别学制语种类别入学日期身份证号出生日期健康状况入党团日期政治面貌籍贯联系电话出生地联系地址邮编电子邮箱备注数据存储条目说明:关于学生修改口令后的记载文档结构:学号有关的数据流:姓名P2..3→D2班级信息量:5000份/年新密码有无立即查询:有数据存储条目名称:选课记录编号:F-03说明:关于学生选课成功后情况的记载文档结构:学号有关的数据流:班级P4.2→D5姓名课程名称信息量:5000份/年任课教师有无立即查询:有数据存储条目名称:学生报名表编号:F-04说明:关于学生网上报名情况的记载文档结构:学号有关的数据流:班级P5.3→D6姓名信息量:6000份/年报名科目有无立即查询:有金额备注处理过程条目名称:修改个人信息总编号:P1.1 说明:学生登录后可对自己的个人信息进行修改维护的处理过程编号:输入:学生→P1.1输出:P1.1→P1.2处理:学生在正确登录后,可进入自己的个人信息系统对其进行修改和维护。
处理过程条目名称:确认个人信息总编号:P1.2 说明:修改后对内容进行确认编号:输入:P1.1→P1.2输出:P1.2→D1处理:在修改完个人信息后,学生应对所改数据进行确认并保存。
处理过程条目名称:登录总编号:P2.1说明:登录教学管理系统编号:输入:学生输出:P2.1→P2.2处理:学生在对口令进行修改前必须先以原密码登录系统。
处理过程条目名称:输入原、新密码总编号:P2.2 说明:将原密码和新密码依次输入编号:输入:P2.1→P2.2输出:P2.2→P2.3处理:将原密码和新密码依次输入,并再次输入新密码进行确认。
处理过程条目名称:确认个人信息总编号:P2.3 说明:对新密码进行输入编号:输入:P2.2→P2.3输出:P2.3→D2处理:在新密码输入后,对新密码进行确认。
处理过程条目输入:学生输出:P3.1→P3.2处理:在学生选课前,须对本学期所有任课教师从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给出“满意”、“基本满意”等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