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产总结
2010年十一大队的水稻生产在农业中心和分场的精心安排下,在管理人员共同努力下,大家齐心协力做好各项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有不足之处,现将一些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0年11大队种植水稻面积2553亩,机插面积占82.2%,人工移栽面积占17.8%。
11大队选择了优质高产品种以武育粳3号、9424、99-25为主,搭配淮稻5号3726.
二、工作的体会
1、基本苗:结合往年情况,以前测产水稻存在有效穗不足,或是穗型偏小的问题,今年在落谷时根据栽插期、品种的特性,每亩比去年增加3-5个秧盘,从而增加有效穗,为今年的水稻丰收奠定了基础。
2、栽插质量:
(1)速度:机插秧速度不可太快,如田长920米,一圈需30-33分钟,快了会有断垄,秧苗会歪。
(2)水层:坚持薄水移栽1-3cm,土表湿润,水不易放太早,控制好时间,提前4-5小时。
(3)深度:不漂不倒,越浅越好,机插秧根深1cm左右。
(4)提高切块质量:剔除不好的秧盘,注意防止秧苗切断,根苗分离现象,不可有勾根秧现象存在。
3、植保:今年7月中旬高温有利于纹枯病发生,稍有疏忽,即有“昌穿现象”,特别要注意老病田块,今年稻纵卷叶螟发生重,时间长,由于能够贯彻上级植保部门病虫防治意见,能够及时对水稻实施病虫防治,防治及时到位,病虫得到有效控制。
4、成本管理:成本是企业的生命线,成本管理与控制是企业增加利润的根本途径,“利润=收入-成本”,降低成本是增加利润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应全方位多角度突破成本管理体系,通过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进行使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在工作中肥料、农药不可按固定模式使用,要根据各田块具体土地肥力、苗情等情况来定,农药应根据各田虫情、草龄来确定用药量,工作应具有应变性。
5、新动态:今年机插秧田块杂草品种多,生长速度快,由于前期化除工作没到位,化除2-3天内只进不出排水,而机插前期以湿润灌溉为主,白天上跑马水,湿润土表,晚上脱水促根发苗,秧苗返青后5-10天,而化除时有的田块已有出草现象,如何解决化除和保苗之间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重视和探索的新课题。
三、2011年水稻生产计划
1、做到播种量适宜,育好秧,适时移栽。
根据前期作物收割期和机插秧进度,要计划好每个条田的收割期、育秧期、移栽期,以确保不超秧龄为原则。
2、做好化除工作
每个条田都要提前做好计划,每个条田化除工作都做到位,把草控制在萌芽状态。
3、抓好机插秧质量
今年机插秧100%,机插秧不仅为我们解决了今年三夏劳动力紧张的问题,而且机插秧产量也比人工移栽高,成本低(人工90-110元/亩,机插秧50多元/亩),机插秧质量的好坏,与我们的利润息息相关,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把好质量关。
总之,新的一轮工作即将开始,2011年的工作中我们要保持好的传统,决心做好各项工作,以“增产、节本再增效”为目标,为完成新的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