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材料与申请书
以下是职场范文网的给大家整理的关于课题申报材料,希望能帮助大家!
课题申报材料篇一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学校体育特色的前世今生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越来越多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和探究素质教育所带来的机遇。
新的教育纲领文件的颁布实施、新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的提出和完善、新的人才发展观的确立等因素决定了学校的发展需要新的突破口。
这时候,没有什么比特色教育更能彰显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个性。
由于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弱势地位,致使其发展的深度和水平有限。
学校体育宽泛的种类和丰富的内容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了更多选择。
弱势的地位、有限的层次和更多的选择,成为体育作为学校特色发展方向的优势。
体育特色丰富了学校教育的内容,拓展了学校理论研究的范畴,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教育效能。
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特色学校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发展和壮大。
在学校体育特色的创建工作中,学校多是以某一项目为抓手,一手抓普及一手抓提高。
先对特色项目进行普遍开展以形成氛围和进行选拔,再对部分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和提高,以竞赛成绩作为衡量特色水平的主要指标。
大多数学校有校本课程,多数学校有与校外体育机构或个人合作的经历,部分学校成立了相应的俱乐部组织,这些实践和研究都是值得肯定的。
截至目前,我省已评选出三个批次的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共计442所。
学校体育特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期。
(二)学校体育特色的发展瓶颈
1、急功近利,为了特色而特色。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百年大计,教育要服务社会,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体育特色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服务;应该为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服务;应该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
总之,学校体育特色的目的应该是更好的达成教育目标,而不是成为谋取功利的短视行为的工具。
有的学校因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或校长的考核测评中,有特色建设的相关条款,出于对名利的考虑而去制造特色。
此种现象的出现,从某一个侧面说明了,学校体育特色创建过程中急功近利心态的存在。
这样的特色创建行为,可谓是目的不纯、根基不牢,即使产生了一定的特色表象,即便被上级认定为特色学校,也终将被淘汰。
2、人走茶凉,体育特色的稳定性堪忧。
学校体育特色是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由广大师生参与的,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的连续性活动。
稳定性是学校体育特色的一个重要特征,缺乏稳定性的学校体育特色必将走向消亡。
造成学校体育特色缺乏稳定性的因素很多,诸如场地、器材、生源、经费等客观因素,以及教育政策调整、学校工作重点转移、教师热情消退等主观因素。
但有一种情况较为突出,就是校长的更换或者特色教师调出。
每位校长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个性、经历和理念,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和热情也不尽相同。
此时,如果在学校体育特色创建的初始就存在问题,那么特色很可能会在二次认知的过程中,被逐步的冷处理和边缘化。
还有就是特色教师的流动。
体育特色项目具有典型的师本特征,在没有建立良好特色师资队伍的学校,如果一旦特色教师流失,其影响同样是严重的。
3、停滞不前,体育特色的独特性消失。
特色的独特性是构成体育特色学校的必要条件和主要特征。
在以教育均衡化发展为主旋律的今天,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异被不断的缩小,越来越多的学生正在享受着同等的优质的教育。
可以说,现今的学校教育并不存在着绝对的资源独有和优势领先。
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持特色的独特性变得越来越难。
我们不难发现,最初的体育特色学校只不过是比其他学校想得早了一点、看得远了一点、走得快了一点而已。
体育特色学校所取得的成绩和荣誉,正有越来越多的学校达到或赶超。
特色学校与非特色学校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
如果,体育特色学校安于现状,停滞不前,不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必将导致特色的消失,成为现代版“伤仲永”的典型案例。
(三)学校体育特色的研究现状
我国对于学校体育特色的相关研究多集中于本世纪初,研究的重点集中于体育特色的创建工作上,应对学校体育特色发展瓶颈的对策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为将要创建体育特色的学校提供参考
体育特色对于学校而言,意味着强烈的理念标榜和个性展示,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智慧和胆识。
体育特色对于教师而言,为体育教师提供了机遇和平台,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参照,使教师的成长由点、及线、成面。
体育特色对于学生而言,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度、增加了深度,为终身体育打下了良好基础。
体育特色带来了学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在上级政策引领和学校发展诉求的双重作用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到了特色的创建工作中,本研究将为这些学校的提供创建参
考。
(二)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为遇到特色发展困惑的学校排忧解难
学校体育特色的创建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困难的过程,要形成特色的独特性和稳定性甚至需要全校师生几年、十几年的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校长更换、教师流动、学生升学等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如果在学校体育特色创建的初始就存在着目标迷茫、参与不广、影响不大、根基不牢等不良情况,那么学校体育特色发展必将面临诸多困惑,甚至会逐步的边缘化而走向消亡。
本研究将为遇到特色发展困惑的学校排忧解难。
(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特色健康发展的学校导引方向
随着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深入人心,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成为教育教学行为的思考基点。
为了更好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多的学校成功的创建了体育特色。
但随之而来的是特色发展最终难逃追求竞赛成绩的怪圈,使得体育特色脱离教育实际,成为空中楼阁。
本研究将探寻学校体育特色发展的趋势,为特色健康发展的学校导引方向。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学校体育特色的目的和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