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晶器振动的超前量和负滑脱量的区别

结晶器振动的超前量和负滑脱量的区别

结晶器振动的超前量和负滑脱量的区别
结晶器实施有规律的往复振动,可以防止拉坯时坯壳与结晶器黏结,同时获得良好的铸坯质量。

结晶器向上运动时,减少新生的坯壳与结晶器壁产生黏结,以防止坯壳受到较大的应力,减少铸坯表面出现裂纹;而结晶器向下运动时,借助结晶器壁与坯壳的摩擦,在坯壳上施加一定的压力,愈合结晶器上升时拉出的裂痕。

高效连铸对结晶器振动要求高频,小振幅,负滑脱时间不易太长,正滑脱时间里振动速度与拉速之差减小,合适的结晶器超前量。

在结晶器下振速度大于拉坯速度时,称为“负滑脱。

结晶器超前量指负滑脱时间里结晶器行程超过铸坯的那段距离。

研究认为,结晶器超前量取3—4mm较合适。

一方面,结晶器超前量应足够大,以确保坯壳在钢液面处能与结晶器较好地分离。

防止粘结;另一方面,结晶器超前量也不能太大,否则会产生深的、不均匀的振痕。

结晶器非正弦振动的优点:
拉速越高,保护渣的消耗量越低,润滑效果越差;尤其在结晶器液面附近发生漏钢的危险就越大。

如何能提高弯月液面下铸坯与结晶器的润滑就成为突出的问题。

结晶器非正弦振动波形使
正滑脱时间增长,负滑脱时间减少,减小拉坯阻力,增加保护渣的消耗量,增加铸坯与结晶器的润滑减少漏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