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教案

⑵听读思考,交流感受:
⑶小结:作者就是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愿意自己读读这篇课文吗?
⑴边听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⑵听读思考,交流感受:
学习本课生字词
⑴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出示生字卡,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
1、今昔对比,凸显变化。
2、按照顺序,具体描写。
3、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5
别人帮助我的事
1、写一件别人帮助你的事或你帮助别人的事
2、要写清楚事情的经过,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写具体。
1、回忆生活,选择素材
2、理清思路,写清经历过程
3、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描写。
6
未来的笔
1、想象出一种新型的笔
2、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为未来的笔设计样式和功能。
⑵第四自然段: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随机板书]
②默读思考:采集树叶的活动几乎使每个人受了伤,这与快乐有什么关系?
本班中有三、四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有的掌握字词较困难,有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差,有待这一学期进一步加强教育,使之有较大提高。
提高措施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第2节
课题
1、绿叶的梦
第2课时
单位
新港小学
教者
姚毅
班级
4.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3、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 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年班:四年四班
学科:语 文
学校:小学
姓名:
2018年8月28日
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科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内容
课时
备注
1
9.3---9.7
第一单元
6
2
9.10---9.14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7
3
9.17—9.21
第二单元
5
4
9.25---9.30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8
5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⑵自读课文,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录到“词语花篮”中。
⑶解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选择)
⑷小结:同学们都掌握了生字的认读,对新词也有了了解,希望通过学习课文,更好的掌握这些生字、新词。
⑴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认读生字卡
⑵自读课文,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录到“词语花篮”中。
1、选择一件能体现同学身上闪光点的事迹写下来。
2、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为的描写体现同学的闪光点
3、通过叙述的方式来表达真情实感
1、选择的材料要真实典型
2、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写出人物的闪光点
3、语句要通顺,内容要具体
4
……变……了
1、以“……变……了”为题,写一个地方的环境变化。
2、写出调查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7
13
12,17—12.21
第八单元
7
14
12.24---12.29
期末复习
7
15
1.2—1.4
期末复习
7
16
20
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科教材通览
单元(组)
内容
知识训练要点
学习方法指导要点

1——4课
语文百花园一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知道童年生活是快乐的,这快乐来自置身于大自然的自由,更来自大自然这个大课堂给予我们的知识。
6、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课前努力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教学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地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
(2)、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民主、和谐气氛的创设,让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课堂上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积极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
⑵你对那部分最感兴趣,反复阅读。
2学生自读课文。
深入学习
课文
1回答问题,梳理内容:
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简练概括出意义段或自然段的段意)
2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⑵演示图片,提出质疑:
①出示图片——课文中提到的那些儿时的玩具。
②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前几句,齐读最后一句话。
③启发:大自然提供我们许多的玩具,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但是作者为什么“最着迷”于绿叶呢?
感悟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写作方式,体会如何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继续运用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的方法进行阅读。

17——20课
语文百花园五
这几篇课文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与内容,向学习者传递着一个人文主题:自信、自主、有为,这些都是这个年段的学生十分需要学习的“人生课程”,是“爱”的前提和具体表现。
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认识实际,体会人物美好心灵。
①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②出示词语练习:
③自读课文,注意练习中出现的几组词语,从中体会采集绿叶带给“我们”的快乐。[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
④指导练习感情朗读。
⑤指名读本段课文,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⑥小结: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能听出,你们已经体会到作者采集树叶时的快乐。(再齐读本段最后一句。)
做到说写结合,读写结合,做好知识与能力迁移的工作,教学始终围绕专题进行。

29——32课
语文百花园八
走进故事长廊,感受它的魅力,体会其中的道理。还要练习复述,并收集一些故事,让故事长廊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重点引导学生多读、多讲,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学习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
四年级上学期作文教学计划安排
4、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5、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导入: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尝试解决了一些问题,有些还未解决。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学习课文,一起解决剩下的问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学生质疑,确定重点问题:
默读全文,思考问题
1出示默读要求:
⑴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
⑵你对那部分最感兴趣,反复阅读。
2学生自读课文。
1⑴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
3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⑴浏览课文。
⑵交流自己的意见。(可以读一读课文,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⑶处理“泡泡框”,理清与其它各段的关系。[随机板书]
4根据学生选择,逐段学习课文重点部分:(2——6自然段)
[学习3——6自然段,不一定按顺序,学生最喜欢哪个自然段,读一读,然后深入学习即可]
⑴第三自然段:写“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
⑶解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选择)
初读课文
按要求自读课文:
⑴提出自读要求: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同一个意思的。(用▲分段)
出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与周围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存在的问题。
⑵学生按要求自学。
⑶组织班内交流:
检查分段情况;汇总好的词语;指名朗读喜欢的段落;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1、搜集民间传说,注意把时间、地点、人物写清楚,把传说中最有趣最感人最生动的地方写具体。
2、语句通顺连贯。内容完整。
本学期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措施
学生基本情况:
经过三学年的学习,本班学生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初步学会了独立识字。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会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能说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根据课文结构划分段落。能阅读程度适宜的儿童书报,了解主要内容。能观察图画和事物,能说语句通顺连贯的话。能说一段话叙述自己看到的事。
10.8---10.12
第三单元
8
6
10.15--10.19
第四单元
7
7
10.22--10.26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7
8
10.29-11.2
第五单元
7
9
11.5—11.9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7
10
11.12---11.16
第六单元
11
11.19—11.23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