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设计与评价1

教学设计与评价1


内外结合表述法

先用描述内部过程的术语陈述学习目标,以反映 学生理解、应用、分析、欣赏等内在的心理变化, 然后再列举能够反映上述内在变化的行为 (ABCD法)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领会本单元专门术语的含义
将专门术语与它代表的概念联系起来 在造句中使用某些专门术语
指出术语之间的异同
9.6 教学策略及教学活动设计
9.4.3 学习内容分析的基本方法
1.归类分析法

把与单元目标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恰当分类,形 成有意义的知识结构 较适合于言语信息的学习任务

2.图解分析法

用直观形式揭示学习内容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内 容分析方法
常用于对认知学习内容的分析

9.4.3 学习内容分析的基本方法 3.层级分析法

用来揭示为达到教学目标所必须具备的从属技能 的内容分析方法,是一个逆向分析的过程,即从 不确定的教学目标开始考虑,要求学习者获得教 学目标规定的能力,需要具备哪些次一级的从属 能力以及再次一级的从属能力。 主要被教材教法专家用来分析课程内容,设计最 佳的教材编排程序
4.信息加工分析法

9.4.3 学习内容分析的基本方法 5.卡片法

举例应用: 《质量守恒定 律》
将教学目标和各项内容要点分别写在一张张卡片上, 然后对它们的关系进行安排和调整。
6.概念图法

概念图(Concept map)是用来组织与表征知识的 工具
概念图包括概念、命题、连接和层级结构四个基本 要素 概念图可以用来呈现教材中各个单元内容上的相互 关系和优先顺序等,使教学内容脉络清晰、明确

言语信息

指陈述知识的能力,具体是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能记 忆诸如事物的名称、符号、对事物的描述等具体的事实, 能够在需要时将这些事实表述出来。 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的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 学习可分为辨别、具体概念、抽象概念(定义概念)、 规则和高级规则等层级

智力技能
– –
9.4.1 学习内容分类

学习需要分析的基本步骤
9.2.1 学习需要与学习需要分析概念

学习需要

学习者学习方面所期望达到状况与目前状况之间的差距 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 题产生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必要性和 可行性 实质是分析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核心是发现问题 分析教学中是否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分析问题性质,判断教学设计是否是解决问题的合适途径 分析现有的资源及约束条件,以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


9.5 阐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概述 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


国内对教学目标的研究
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
9.5.1 教学目标概述

教学目标

指学习者通过学习后,应该达到的学习结果或标准 是使学习结果或标准具体化、明确化 为制定教学策略及开展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阐明学习目标
– –

教学目标层次性
9.5.2 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

程序教学优点

学习目标和要求比较明确;通过小步子循序学习,有利于学 习者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便于个人自学,适应个别 差异和因材施教,并能培养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能迅速反 馈,使学习者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激发和强化学习的 动力。它对于促进教学改革具有积极作用。 不能判断学生理解的深浅和是否进行创造性思维 以固定的、机械的模式取代生动复杂的人类学习,使学生学 习比较刻板,不适用于技能训练和艺术学科 缺少师生间、同学间人际交往,忽视了教师的作用

外部参照分析法


自身需要分析法

9.2.3 学习需要分析的基本步骤

规划

一般不需明确表达出来。
确定分析对象,选择分析方法,确定收集数据的技术和选择 参与学习需要分析的人员 收集数据时,应考虑样本的大小和结构 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并根据经济价值、影响、呈现的频数、 时间顺序等对分析的结果予以优化选择和排列
学习目标
能运用合适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绩效, 具有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 的能力。
9.1 教学设计概述

教学设计DEF

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运用 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需求和教学问 题,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通过评价不断修 改和完善方案,以优化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绩效 的一种可操作过程。
(2)按工作对象划分的教学策略 组织策略、授递策略、管理策略
9.6.1 教学策略设计
2.自主学习策略
核心:发挥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习者 的认知主体作用。 主线:自主探索,自主发现 (1)抛锚式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 (2)随机进入教学策略 呈现基本情境、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 (3)启发式教学策略 (4)基于Internet的探索式教学策略 问题、资料、提示和反馈
信 息 化 教 学 设 计 模 式
不论采用哪种模式进行教学设计,一次具体教 学设计大体包含如下环节:

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者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阐述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及教学活动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学评价
教学案例设计 编写规范.doc
9.2 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需要与学习需要分析概念 确定学习需要的方法
9.5.2 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
2.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
– –
涉及骨骼和肌肉的运用、发展和协调 是实验课、体育课、职业培训等科目的主要教学目标
9.5.2 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
3.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
– –
情感是对外界刺激的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 情感学习与形成或改变态度、提高鉴赏能力、更新价值观念、 培养高尚情操等密切相关



原理类内容 自然原理、行动原理、规则… 问题解决类内容
如语文学科中,生字是事实类内容,词、名、段、 篇是概念类,语法、逻辑、修辞、标点符号是原理类, 听说读写能力属技能或问题解决类。
9.4.3 学习内容分析的基本方法

归类分析法


图解分析法
层级分析法 信息加工分析法 卡片法 概念图法

概念获得、先行组织者、掌握学习、指导学习
9.6.3 信息化教学方法
1.使用现代媒体进行教与学的方式。 讲授一播放法 课堂教学 最常用 2.探究—发现法
3.程序教学法

程序教学包含要素
① 小步子的逻辑序列 内容由易到难和循序渐进原则
② 积极地反应
③ 信息的及时反馈 ④ 自定步调 ⑤ 减少错误率
9.6.3 信息化教学方法
9.5.3 国内对教学目标的研究
1.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
举例应用: 《质量守恒定 律》
记忆、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创见6-5
2.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
模仿、对模仿的理解、动作组合协调、新动作 创造
3.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分类
接受、思考、兴趣、热爱、品格形成
9.5.4 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

9.1.2 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教学过程中的两要素“教”和“学”相互作用 的结构和形式不同,构成的教学模式亦不同。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以 教 为 主 的 教 学 设 计 模 式
以 学 为 主 的 教 学 设 计 模 式
主 导 │ 主 体 教 学 设 计 模 式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信息化教学方法
教学组织形式
9.6.1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

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 法、形式及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
1.教学策略的分类
(1)按性质划分的教学策略*
生成型教学策略、 替代型教学策略、 指导型教学策略1+1

导入、主体、结尾、评价4阶段

认知策略

学习者个体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能力 表现在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身体运动中,是习得能力

动作技能


态度(情感)

指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9.4.2 我国教学设计对学习内容分类

事实类内容 术语+符号 概念类内容 技能类内容
阅读、听说、写作… 实验方法、评论、演讲…

学习需要分析

– –

学习需要分析主要工作
– – –
9.2.2 确定学习需要的方法

内部参照分析法

学习者所在的组织机构内部以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或工 作要求)对学习者的期望与学习者学习(工作)现状作比 较,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确定学习需要的一种 分析方法。 根据机构外社会(或职业)的要求来确定对学习者的期望 值,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学习者学习的现状…… 根据自身期望值衡量自身学习的现状……
根据课程标准和总教学目标,规定学习内容 范围和深度,并揭示学习内容各组成部分联系 学习内容分类 我国教学设计对学习内容分类 学习内容分析的基本方法

9.4.1 学习内容分类
加涅(R.M.Gagne)提出的分类方法

言语信息 智力技能 认知策略 动作技能 态度(情感)
9.4.1 学习内容分类
9.6.1 教学策略设计
3.协作式教学策略的设计1+1
一种既适合于老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又适合于学习 者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教学策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