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评价标准
重视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新型关系;
课时分配科学、可行。
文档规范(8)
文档结构完整,格式整齐美观;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语言清晰、简洁,字体和图表运用恰当。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8)
准确把握重点、难点,解决措施科学、可行,切合学习者节划分科学、可行,衔接自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教学内容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要求,清晰,简洁;重点突出,难点准确,能够化难为易、处理恰当;
教学方法选用适当,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学难点的解决和突出教学重点;
教学设计评价标准
一级指标(分值)
指标期望
学习内容分析(8)
分析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分析知识点关系、地位、作用。
学习者分析(8)
分析学习者身心特点,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分析学生学习者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分析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学习策略。
教学目标设计(8)
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符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教学目标清晰、具体,易于理解,便于实施,行为动词使用正确;教学目标体现对学生知识、能力、思想与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发展要求。
教学辅助手段和教学媒体运用恰当,能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教学活动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吸引学生兴趣,激励学生动机,激发学生激情,启发学生思考,注重教学互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视形成性评价,注重生成性问题的解决和利用,注重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练习、作业、讨论、实践环节的安排符合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