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戴老板_从狂热到崩塌:股灾三年祭

戴老板_从狂热到崩塌:股灾三年祭

从狂热到崩塌:股灾三年祭戴老板饭统戴老板有趣且深度的硬核财经投资观澜-No.6从狂热到崩塌:股灾三年祭作者:戴老板数据支持:远川研究陆家嘴地铁站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

一共6个出口,无论从哪个出来,一抬眼都是雄伟冷漠的高大建筑。

一大清早,站内人流如潮水,从几个口子浩荡涌出:天南海北来的游客们,从1号2号口出站,拥挤在架空的环形天桥上,擎着手机拍照;在金融机构工作的上班族们,则从3号5号6号口出站,行色匆匆地挤过人群,走进一幢幢洋气的写字楼,开始一天的工作。

陕西青年赵伟,就夹在这些上班族之中。

他每天6点多就要起床,赶在汹涌的高峰前挤进地铁2号线,四十分钟后出陆家嘴站,前往靠近黄浦江的一栋略显陈旧的写字楼。

只有在走进公司卸下背包后,他才会斜靠在okamura的办公椅上,松一口气,看着楼下黄浦江上川流如梭的船只,和对面外滩那排灰旧的万国建筑。

赵伟就职的这家单位,是中国最难进的金融机构之一。

高中毕业时,他在全省32万名考生中成绩名列第27名,进入了中国最好大学的理工科专业,并在之后保送本系研究生;硕士毕业时,在来自几所顶尖高校的3000多名申请者中,他幸运地成为这家公募基金正式录用的5名股票研究员之一,进入了无数人艳羡的资产管理行业。

职业光鲜,生活却不易。

赵伟家境贫寒,毕业几年后,虽然工作攒下的积蓄远超同龄人,但父母能资助的极为有限,他也只能承担一套上海外环两居室的首付。

而赵伟就职的这家大型基金公司,以关系户和富二代云集,每次听到同事不经意地说起“周末要收一圈房租”时,赵伟通常都是下意识地抿住嘴,心里泛起一丝波澜。

作为85后的一员,赵伟一直觉得自己这代人比较憋屈:出生时正值婴儿潮,升学就业竞争激烈;毕业时房价高企,未来养老更是难题。

改革开放之后那些能够改变阶层的机遇,似乎都与85后无关,70后有房,90后有爹,夹在中间的赵伟,常常跟同学朋友们一起讨论:属于85后的第一次时代机遇会在哪里?到了2014年下半年,外地沪漂赵伟开始感受到,他的等待已久的时代机遇,似乎已经出现在远处的地平线上,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大牛市就要来了。

1. 升温中国股市从2009年的高点开始算起,至2014年已经熊了接近五年,但进入下半年后,敏感的投资人开始感受到袭来的热浪。

2014年7月,上证指数开始突破长期徘徊的2000点区间,到了8月份已经上涨到2200点左右,此时官媒开始给股市摇旗呐喊。

8月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股市七年熊市有望终结》一文;8月31日,新华社发表《中国需要有质量的牛市》,更是给市场添柴加火,在这时,一篇更具影响力的“战斗檄文”横空出世了:5000点不是梦!2014年9月2号,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发布一份旗帜鲜明的研报:《论对熊市的最后一战》。

在报告中,他用文学笔调写道:“5年来,一只大熊横在通往牛市的路口,吞噬着众生的财富,大家徒唤奈何,等待英雄的出现。

这只大熊不是别的,就是过高的无风险利率。

中央打虎归来之后,出手打熊,手握改革利剑,破旧立新,降低无风险利率,提升风险偏好,将开启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5000点不是梦。

”5000点不是梦的观点,瞬间引爆了证券市场朋友圈,调侃者远多于赞同者。

但业内不少敏感的人,隐约知道他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老领导,已经荣列庙堂决策的最顶层,因此像这样接地气的旗帜鲜明,反倒是像内藏玄机的奉旨唱多,就如任泽平在报告里引用《智取威虎山》里的那句歌词一样:党给我智慧给我胆。

赵伟也嗅到了这丝热意。

在这之前的2013年,他成功地向公司推荐了两只成长股,在创业板牛市的带动下,两只股票各自从底部涨了3倍。

这份战绩让赵伟成为了公司最年轻的基金经理助理。

而在2014年,同事重仓的中国交建也势如破竹,这让他意识到:无论是“万众创新”还是“一带一路”,股市好像远比自己懂政治。

他频繁地约见各路“唱多派”人士,听取他们的逻辑和观点。

此时赵伟已经参与管理接近10亿的公募资金,这让他能够享受市场上最好的卖方服务,身边不缺漂亮的女销售和资深的分析师。

在一场场私密的交流后,他听到的观点也都类似:增速换挡,房市萧条,出口疲软,产能过剩,实体经济需要降息降准,而这却会强烈刺激股市上涨。

券商板块已经一马当先。

在2014 年之前,受制于监管,证券公司经营杠杆上限仅2.5~3倍。

2014 年8 月,监管体系开始放松,杠杆上限被提升至5.5~6 倍,这既为股市后面的疯狂埋下伏笔,又移去了压制券商股价的巨石,板块不断走高。

到了11月上旬,先知先觉的资金已经入场抢筹,但大多数人仍然在等待发令枪。

2014年11月21日,券商板块再次飙涨7.5%,消息灵通的人提前动手。

到了晚上,央行宣布降息降准,市场终于看到了夜空上的信号弹,蛰伏在各处的资金,开始山呼海啸地涌入股市。

大牛市正式开启,上证指数仅用了11个交易日,就从2500点冲破了3000点。

在第一波大涨中,券商保险是龙头,之前的市场明星创业板被抛弃。

这对于重仓成长股的赵伟来讲,这并不是好消息,但他并不急着换仓。

在他看来,大牛市会引来无数老百姓购买基金,而募集来的海量资金,将会有很大一部分被投入到创业板,大幅拉升相关成长股的股价,就像07年牛市的最后阶段,银行股被疯狂暴拉一样。

他做出这个推断的逻辑很简单:过去两年的成长股牛市,让大批保守的价值型基金经理黯然离去,新锐的80后基金经理们,多数是成长股的拥趸,不买创业板还能买什么呢?在2014年12月31日,本年度的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再次创新高,收盘于3234点,赵伟开完总结会,回到办公室收拾自己乱糟糟的桌子。

从他的座位上望去,外滩陈毅广场张灯结彩,附近已经站上了执勤的武警,为晚上的跨年做准备。

一向讨厌人多的赵伟,自然不会去掺和这种热闹,他打算回到自己的小房子里,睡上一整个假期。

第二天,一觉醒来的新闻令他震惊。

在午夜的十一点半,外滩出了大事情:在通往黄浦江观景平台的阶梯上,上下人流不断对冲形成僵持,继而形成“浪涌”,尽管现场无数人在喊“后退、后退”,但被裹挟的人群已经无法改变涌动的趋势,不断有人摔倒,叠压,踩踏,36人在新年夜里失去了生命。

这让每天上班都能看到远眺到事故现场的赵伟感到一丝不安,他不断告诫自己:一定要避开太多人去的地方。

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的背后,正有无数的人前仆后继地向股市疯狂涌来。

2. 狂热浙江宁波人钱明,是一个喜欢折腾的富二代。

大学毕业之后,他拒绝给做运输生意的父亲接班,而是拿了家里给的1000万,效仿王思聪,去杭州搞互联网创业。

在折腾了几个不太成功的项目之后,钱明的本金也只剩下了500万。

2014年,在混进了浙江义乌的一个炒股圈子之后,他终于发现了一个能够令他在父亲面前挽回颜面的机遇:配资。

给炒股的人配资,是一门古老的生意,其历史几乎跟股市一样悠久,商业模式也非常简单:借钱给炒股的人,收取高额利息,并控制客户的证券账号,在炒股人的本金亏损接近安全线时强制平仓。

这门生意在牛市时火爆异常,那个带钱明入行的大哥,曾经雇佣过40多人来人工盯盘,而在钱明入行的2014年,他们有了新式工具,那就是68万一套的恒生Homs系统。

Homs系统让配资的便利性极致放大:客户申请了一笔1:5的配资,先打来一笔保证金,假设为100万,钱明就在Homs系统里开个二级分仓交易账户,内有600万资金,其中500万月息1分。

客户拿到账户名和密码就可以操作,但只有交易权没有提现权。

假如股票大赚,那么扣除利息后,客户可以拿钱走人;假如大跌亏损接近100万,系统自动冻结客户操作权限,进行强制平仓。

门槛低杠杆高的配资,比门槛为50万的券商两融业务更让散户蠢蠢欲动,杭州、义乌、温州等地的配资公司纷纷兴起,钱明也通过信托发了产品来募资,一头给信托8%的年化利息,一头收配资客户12%的利息。

随着牛市的演绎,他很快就感受到了两个现象:一是配资额度基本会在一天内抢光,二是客户根本不在乎利息是12%还是20%。

无论是在陆家嘴写字楼里盯盘的赵伟,还是在杭州滨江别墅里喝茶的钱明,都感受到了空气里弥漫的狂热气息。

对这种狂热,监管层有所准备。

A股在2015年的1月份一度突破3400点,但很快在证监会清查两融业务的压迫下,进入横盘整理时间。

1月19日,监管传出利空,大盘跳空低开5个多点,最终以暴跌7.70%收盘,创7年最大单日跌幅。

但到了3月上旬,上证指数已经开始收复失地,而创业板指数,早跟赵伟预料的那样,一飞冲天。

钱明通常安慰客户的一句话是:“牛市多暴跌!”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大时代》里的“不要怕,这只是技术调整。

”总感觉有忽悠的成分,但前来配资的客户却对此深信不疑,鼓动他们的,除了民间流传的各类财富神话之外,还有一种对国家意图的揣摩和理解,这让他们的投机行为涂上了一抹诡异色彩。

2015年3月的两会,记者就“改革牛”和“杠杆牛”两个话题,采访时任证监会主席。

肖主席赞同了改革牛的概念,对于杠杆牛虽未直接肯定,但也强调了融资融券的规模和风险总体可控。

而到了4月份,人民网一篇标题为《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的文章,被狂热的股民“错认”为人民日报的权威观点,一时间,“国家牛”的概念甚嚣尘上。

凭借着对“国家需要牛市”的粗浅理解,大量散户涌入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慢牛已绝无可能,上证指数开始向4000点甚至5000点挺进。

而创业板更是接近疯狂。

按照赵伟的剧本,牛市的财富效应吸引大量基民申购基金,新募的资金相当高的比例被投入到了创业板。

3月底创业板股票已经占到了公募仓位的17.9%,到了6月底该数值升为20.2%,远高于创业板7%左右的市值占比。

在资金的推动下,创业板指数从年初的1400点飙升至4000点,半年10倍的股票比比皆是。

有人因此调侃道:慢牛,就是银行股负责慢,神创股负责牛。

对于像赵伟这样的80后基金经理来说,新募集来的钱,是去买便宜的蓝筹股,“给那帮价值型基金经理抬轿子”,还是继续买抱团重仓的创业板股票,拉抬老产品的净值,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选择。

在这种操作策略下,赵伟的基金净值一扫去年年底的低迷,快速攀升,到5月份已经浮盈超过80%。

在这种牛市氛围里,基金公司强调的基本面研究形同虚设。

赵伟跟着券商的分析师一起去调研上市公司,发现投资者翻来覆去就是四个问题:①大股东要不要搞事?②搞的事儿性不性感?③高管参与不参与?④参与的话放不放杠杆?一旦高管暗示有戏,即使调研还没结束,股价也会马上拉起一根大阳线。

而游资在此过程中赚的更是盆满钵满。

4月7日,南北车合并后的中国中车复牌,成为市场的明星,无数散户蜂拥而至,而江浙游资在里面大进大出,股价连续涨停。

4月16日,87年出生的牛散赵强,在淘股吧上发了名为《八年一万倍》的帖子,称“今天是值得纪念的一天,资金终于上了一个大台阶,感谢中国神车!”而钱明的配资生意,也搞的热火朝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