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考试复习重点计算公式1、计算实际收益率(1)C=P r=收益=本金x利率(2)r C P==利率收益=本金(3)C=Pr n=利息=本金利率年限(4)n r P S)1(+ ==n利率)+1(本金=本利和(5)n r S P)1(+==n1=现值利率)(本利和+(6)P b n n r F r C)1()1(+++=n n到期收益率)+1(债券面值到期收益率)+ 1(年利息=债券的当期市场价格+(7)r=i+p=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8)本国价格指数外国价格指数=名义汇率实际汇率2、派生存款计算(p282)(1)rdR D1=金率法定存款准备1原始存款的增加额=额原始存款的存款增加总(2))K RD rd==1存款派生乘数原始存款的增加额额原始存款的存款增加总法定存款准备1==金率(3)c erd K++=1现金漏损率+超存款准备+法定存款准备1存款派生乘数率金金率=(4)货币供给量=Ms=B m=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基础货币=B=原始存款+准备金(5)货币乘数=m=基础货币货币供给量=B Ms(p284)m= R C D C B Ms++==存款准备金流通中的现金存款货币流通中的现金++m=D R D C D C++1=存款货币存款准备金存款货币流通中的现金存款货币流通中的现金++13、回购价格=售出价格+约定利息回购利率=[(回购价格-售出价格)÷售出价格](360÷距到期日天数)100%4、国库券的收益率=nP P F i360-==距到期日的天数国库券购买价格国库券购买价格国库券面值360-5、.贴现利息=汇票面额实际贴现天数(月贴现利率÷30)贴现金额=汇票面额-贴现利息6、债券收益率的衡量指标:(p153)◆名义收益率=(票面年利率÷票面金额)100%◆现时收益率=(票面年利率÷当期市场价格)100%◆持有期收益率=[(卖出价-买入价)÷持有年数+票面年利率]÷买入价格100%7、债券实际收益率=名义收益率-通货膨胀率(r=i-P)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盈利;股票价值=预期每股盈利×市盈率8、基金单位净值=(总资产-总负债)÷基金总份数=基金总资产÷基金总份额基金累计单位净值=基金单位净值+基金成立后累计单位派息金额(p175)9、认购份额=认购金额(1-认购费率)÷基金单位面值(p176)10、基金收益=利息收入+股利收入+资本利得11、资本充足率=总资本÷风险资本总额≧8%;(p238)12、风险资本总额=Σ(资产额×风险权重)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实物货币: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
512、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以银行自身为债务人的纸质票证。
533、马克思货币职能描述: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货币贮藏、世界货币。
西方学者:交易的媒介、计算的单位、价值的贮藏。
(1)交易媒介职能:计价单位、交易媒介、支付手段;(2)财富贮藏职能;544、货币制度:是指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
5、规定货币单位:当货币作为计价单位为商品和劳务标价时,其自身也需要一个可以比较不同货币数量的单位,这就是货币单位。
566、无限法偿:指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货币的能力,不论每次支付的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577、有限法偿: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绝接受,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578、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又被称为“格雷欣法则”。
599、金币本位制的特点:(1)黄金为法定币才,金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2)辅币、银行券与金币同时流通,并可以按面值兑换为金币;(3)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
5910、金块本位制:这时市场上流通的都是银行券,银行券规定有法定含金量,但银行券只能达到一定数量后才能兑换成金块(了解)59。
11、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市场中流通的都是银行券,银行券规定有法定含金量,银行券不能再国内兑换黄金(了解)59。
12、区域货币一体化:一定区域内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一家主要银行来发行和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
简答1.简述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货币的出现是与商品交换联系在一起的。
商品交换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物物直接交换与通过媒介的商品交换,货币就是交换的媒介。
马克思立足于劳动价值理论,通过分析价值形式的发展,揭示了货币产生的客观必然性2.货币制度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含义:是指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
构成要素:(1)规定货币材料(2)规定货币单位(3)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主币又称本位货币)(4)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5)规定货币的铸造或发行。
563.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特点:一是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二是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三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调整。
604.我国的人民币制度主要内容:(1)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2)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3)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615.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1)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2)实行固定汇率制(3)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货币事项进行国际磋商,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6.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缺陷及崩溃:缺陷:(1)、双挂钩使美元处于两难的状况,为了保证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价和可可以自由兑换,美国应控制美元向境外输出而美元替代黄金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又使其他国家需要大量美元这两者是矛盾的。
(2)、为了满足各国经济发展需要,美元供应不断增加,这使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难以维持这种难题被成为特里芬难题。
崩溃:20世纪60年代德国、日本的经济开始迅速发展突破美国对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美国外汇收支出现大量逆差,黄金储备外流。
市场出现用美元向美国挤兑黄金的现象,美元危机不断。
1974年4月1日,货币与黄金完全脱钩,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637.牙买加体系核心内容:一、将已形成的浮动汇率和其他浮动汇率制度合法化;二、黄金非货币化;三、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四、国际收支调节形式多样化。
63第二章信用1、经济范畴中的信用:是指以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672、直接融资:如果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信用工具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互通有无即直接融资。
693、间接融资: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机构间实现货币资金互通有无即间接融资。
694、信用风险:指债务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本息而出现违约的可能性。
715、按信用参与主体可将信用分为:◆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间以赊销、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信用):◆银行信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间接信用)◆国家信用(以政府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消费信用(指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其消费支付的一种信用形式)。
赊销、分期付款、消费信贷是消费信用的典型形式赊销是工商企业对消费者个人以商品赊销的方式提供的短期信用。
分期付款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只需付一部分货款,然后按合同条款分期支付其余货款和利息。
消费信贷是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采用信用放款或抵押放款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贷款。
6、商业票据具有两种基本形式:◆商业汇票:是一种命令式票据,通常由信用活动中卖方对买方或买方委托的付款银行签发,要求买方在规定的日期内支付货款。
74◆商业本票:是一种承诺是票据,通常由债务人签发给债权人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货款的债务证书。
748、背书:是指票据持有人在转让票据时,要在票据背面签章并作日期记载,表明对票据的转让负责。
749、国家信用工具包括:◆中央政府债券:亦称国债,是一国中央政府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筹集建设资金而发行的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也被称为市政债券。
◆政府担保债券:是指由政府作为担保人而由其他主体发行的债券。
信用仅次于中央政府债券。
简答1.经济范畴信用与道德范畴的关系:道德范畴中的信用与经济范畴中的信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的联系体现在道德范畴信用是经济范畴信用的支撑与基础,二者最大区别是道德范畴信用的非强制性经济范畴信用的强制性。
672.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1)个人部门(是货币资金的主要贷出者)。
(2)非金融部门(是货币资金的主要需求者)。
(3)政府部门(净需求者)。
(4)金融部门。
(5)国外部门。
693.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各自优缺点:直接融资优点:(1)引导资金合理流动,实现资金合理配置;(2)加强资金提供者对需求者的关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有利于资金需求者筹集到稳定可长期使用的资金;(4)没有金融机构从中获利,因此成本较低缺点:(1)便利度及成本受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影响;(2)风险要高于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优点:(1)灵活便利;(2)分散投资,安全性高;(3)具有规模经济。
缺点:(1)减少了资金供给这对资金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2)增加了资金需求者的筹资成本,减少了资金供给者的收益。
70 4.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积极作用:(1)、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既让投资者获得需要的资金,又让资金供给者获得一定的收益;(2)、动员闲置资金,推动经济增长。
715.简述商业信用的作用与局限性作用:商业信用是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信用形式之一,商业信用的发展,对一国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局限性:首先,商业信用在规模上存在着局限性。
其次,商业信用存在方向上的局限性。
再次,商业信用存在着期限上的局限性。
6.商业票据:是指在商业信用中被广泛使用的表面买卖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
基本特征包括:(1)是一种有价票证,以一定的货币金额表现其价值;(2)具有法定的式样和内容;(3)是一种无因票证;(4)可以流通转让。
737.银行信用的含义和特点:含义: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间接信用。
特点:第一、银行信用的资金来源于社会各部门暂时闲置的资金,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挥中介的只能;第二、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具有广泛授信对象;第三、银行提供的信用贷款方式具有相对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