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输血与血型》教学设计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课时安排1课时
)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以及现场模拟探究
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运用讲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及讨论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指导学生通过“模拟血型鉴定”,了解血型鉴定过程,培养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展示最近在美国波士顿马拉松中爆炸相关图
片,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人们在爆炸中受伤并大量出血,这时,他们最
需要什么样的救治
在教师的引导
下,积极投入新
课学习。

创设情境,吸引学生
注意,激发学生对生
命的热爱。

·
一、血型的种类1、了解人体的血量以及输血的关系。

人体一次出血如果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约
400ml)对身体健康没有太大的影响,如果人
体一次出血如果超过血液总量的30%(约
12000ml),就会危机到生命,就要通过输血
来抢救。

1、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经过研究,
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
也就是ABO血型。

除了ABO血型系统外,人类还有一些其它的
血型系统,比如Rh血型系统等。

表1 ABO血型
讲解:人体血液的红细胞上有一种叫做凝集原
的物质,凝集原有两种:A型凝集原和B型凝
集原。

血清中含有两种凝集素:即抗A凝集素
和抗B凝集素.
如果不经过验血直接输血可能导致什么后果
(教师展示图片)
含有A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A凝集素相
遇或者含有B型凝集原的红细胞与抗B凝集素
相遇时,就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
学生讨论,并自
己在课本中寻
求答案。


阅读资料后老
师讲解。


学生集中精力
听课
培养学生的读取课本
信息的能力。

!
培养学生分析资料、
提取信息的能力。


学生简单了解一下四
种血型,并提醒没有C
D等血型。


让学生知道血型背后
的知识,不仅仅知其
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但是介绍不可以过深
刻。

因为关于凝集原
和抗凝集素在高中阶
段还要详细讲解,所
以在这里要一带而
过。


所以输血之前,一定要进行血型的鉴定工作。

我们今天就来做一个探究学习,探究一下ABO 血型的鉴定过程。


结合学生实际,自然过渡到血型鉴定。

二、血型鉴定模拟实验)
(一)、介绍实验的原理实验原理和实验材料;
简单地说,让血样分别与A血清和B血清
混合,通过观察有无沉淀产生(有无凝集),
从而判断血型。

本活动为模拟活动,上图中红细胞的凝集现象
在本实验中表现为“沉淀”现象,即“有沉淀
产生”模拟“有凝集现象”“无沉淀产生”模
拟“无凝集现象”
表2 模拟血液和血清的凝集反应
~
实验材料:A型标准血清、B型标准血清、载
玻片,四种待测血型
(二)、准备阶段:
1、课前准备:自制的课件、模拟配制的血液
和血清、载玻片、滴瓶等
2、讨论阶段:如何鉴定四人血型请根据上面
表格中的资料和桌面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实
验方案,讨论实验方案记录表格等,并做好分
工。

3、老师提醒注意事项:
(1)、观察的现象是否有沉淀,不是凝集,因
为此实验是模拟实验,也不用考虑颜色的变
明确实验原理,
学生根据想有
的条件,讨论设
计实验方案,并
完成实验,填写
实验报告,结束
后交流实验结
果。

并与相邻小
组的实验现象
进行对比,填写
实验报告。

^
^

{
创设亲切、生动的学
习情景,培养学生的
正确的价值观。

&
以学生为主体分组进
行实验,满足了儿童
乐于体验的个性特
征。

了解临床血型鉴
定的方法,更进一步
认识血型与输血的关
系,形成主动探究新
知识的氛围。

-


培养学生交流、协作
意识,提高学生表达
能力。

化。

(2)、在操作过程中,滴管用后放回原来瓶中,
不能混用。

(3)、及时记录。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巡
视、观察、指导,留意有代表性的不同方案、
操作、分工、结论。


四、实验方案:
·
方案一:每位同学手上拿一块玻片,在每块载
玻片上分别滴两滴相同的模拟血液,再分别在
上面滴两种血清,观察是否有“凝集”产生。

每位同学分别做四次鉴定。

方案二:学生4人一组,每一组4个载玻片,
步骤如下:
1、将四块玻片竖着放一排,两瓶血清放一边。

2、在每块玻片上分别滴两滴相同的模拟血液,
再分别在上面滴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
血清,
3、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做好结果记录。

~
4、对照表格,鉴定四人血型。

有沉淀用“+”表
示,无沉淀用“―”表示。

讨论两种方案有什么优缺点
将观察的现象填写在下面表格里。

注:+代表有沉淀- 代表没有沉淀
@
引导学生交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作评价
和小结;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让学生推导出输血应遵
循同型输血原则。

"
组内讨论后,各
小组派代表汇
报、交流结果。

)
|
;

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自
我建构。

三、输血原
则:同型输

&
1、安排阅读任务:教材42页:同型输血
2、引导学生用简图诠释同型输血;
认真阅读。


尝试画图。

~
通过简图,让学生深
刻认识输血与血型的
关系。

;
课堂小结略
'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
输血与血型
一、血型种类:A型、B型、AB型、O型四种
二、血型鉴定模拟实验
1、实验原理
2、实验材料
#
3、实验方法
4、实验结果
三、输血原则:同型血互相输;
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
AB型血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
~
}。

(
教学反思略
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
一、实验内容:模拟血型的鉴定
二、实验目的
1、学习鉴别血型的方法
2、观察(红细胞凝集)沉淀现象
三、实验原理
让血样分别与A血清和B血清混合,通过观察有无沉淀产生(有无凝集),从而判断血型。

表1 模拟血液和血清的凝集反应
四、实验材料
A型标准血清、B型标准血清、载玻片,四种待测血型
五、实验方案
讨论实验方案:
方案一:每位同学手上拿一块载玻片,在每块载玻片上分别滴两滴相同的模拟血液,再分别在上面滴两种血清,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即每位同学分别做四次鉴定。

方案二:学生4人一组,每一组4个载玻片,步骤如下:
1、将四块玻片竖着放一排,两瓶血清放一边。

2、在每块玻片上分别滴两滴相同的模拟血液,再分别在上面滴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血清,
3、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做好结果记录。

4、对照表格,鉴定四人血型。

有沉淀用“+”表示,无沉淀用“―”表示。

表 2 鉴定血型
注:+代表有沉淀- 代表没有沉淀
附:
表3 血型鉴定标准
A血清不凝集凝集不凝集凝集
B血清凝集不凝集不凝集凝集
对应血型A型B型O型AB型
在实验中,老师提醒注意事项:
1、观察的现象是否有沉淀,不是凝集,因为此实验是模拟实验,也不用考虑颜色的变化。

2、在操作过程中,滴管不能混用。

3、及时记录。

六、实验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