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地理 拉丁美洲(共44张PPT)_39

世界地理 拉丁美洲(共44张PPT)_39

答案:(1)西北—东南走向。 (2)连接了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太平洋, 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3)极大地缩短了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 航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
2、地形
西部山地纵列 分布
墨西哥高原
安第斯山脉
安第斯山脉全 长9000多千米, 是世界上最高 大的山脉。它 属于科迪勒拉 山系南段,由 板块相互挤压 碰撞形成。
提示:地峡是连接两 大型陆地之中的一个 较窄的陆地地区,往 往成为两个水体之间 的通航障碍。
巴拿马运河
旧金山
纽约
巴拿马运河
麦哲伦海峡
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的最窄处,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 线。
读图思考:(1)描述巴拿马运河的走向。
(2)巴拿马运河连接了哪两个大洋?是哪 两个大洲的分界线?
(3)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有什么实际的地理 意义?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影响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牧牛业的区位因素?
气候:气候温和
草原:草类茂盛
地价:地广人稀,土 地租金便宜
交通:距海港近,促 进了牧场的商 品性经营
1、自然地理特征
巴西地形图
巴西位于南美洲 中东部地区,是 世界上热带面积 最大的国家,也 是拉丁美洲面积 最大的国家。 (854.7万平方 千米),东临大 西洋,沿岸有巴 西暖流经过。
3、快速发展的 “金砖国”
(1)农业:咖啡、甘蔗、 香蕉、剑麻产量居世界 首位
(2)工业:发展迅速,重 工业多分布在东南部
(3)能源:缺少煤、石油、 水能丰富,90%来自水 电
传统“金砖四国” (BRIC)引用了巴 西(Brazil)、俄 罗斯(Russia)、 印度(India)和中 国(China)的英文 首字母。由于该词 与英语单词的砖 (Brick)类似,因 此被称为“金砖四 国”。南非(South Africa)加入后, 其英文单词将变为 “BRICS”,并改称 为“金砖国家”。
14、拉丁美洲和巴西
一、拉丁美洲
1、位置和范围
(1)经纬度位置
纬度:25°N—— 60°S 经度: 120°W——40°W 赤道及南北回归线 都穿过拉丁美洲。
120°W
25°N 0°
40°W 60°S
(2)海陆位置
加勒比海



墨西哥湾
大 西 洋
德雷克海峡



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为 两部分: 北部包括墨西哥高原、中 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在内 的北美洲部分。 南部是南美洲。
湿:
相邻两大洋, 大西洋、太 平洋降水多。
大洲东侧有 暖流(巴西 暖流)经过, 增温增湿。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为 主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成因)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沙漠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5、丰富的资源
矿产资源:
石油:
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 地区,主要是墨西哥 和委内瑞拉。
动植物资源
6、人口
混血人种为主,主要语言为葡 萄牙语,主要信仰基督教、天 主教。
人口分布:
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 阿根廷沿海人口稠密。 广大热带雨林、内陆高原和 沙漠地区人口少。
7、迅速发展的经济
20世纪70年代以来,拉 丁美洲部分国家现代工 业发展迅速,如巴西、 阿根廷、墨西哥、委内 瑞拉。
银:
墨西哥
铁:
巴西
铜:
智利和秘鲁
水能资源:(伊泰普水电站)
秘鲁渔场
海水由岸边流向大洋深 处,出发海区海水减少, 海洋底部冷海水上泛补 充,也就是上升补偿流, 将大量磷酸盐、硅酸盐 带到海水表层,成为浮 游生物的饵料,浮游生 物大量繁殖,而浮游生 物又是鱼类的饵料。因 此秘鲁沿岸盛行的上升 补偿流形成了世界四大 渔场之一的秘鲁渔场。
东部高原、平 原相间排列
亚马孙平原是

世界上最大的
冲积平原。
巴西高原是世

界上最大的高
原。

圭亚那高原
南美洲地形图太Fra bibliotek西洋
3、河流
自北向南:
奥利诺克河
亚马孙河:
全长6400千米, 为世界第二长河

拉普拉塔河
南美洲地形图
4、气候(湿热)
热:
拉丁美洲大部分都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 因此所接受的太阳 辐射多,气温高。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23°26′S
2、人口和城市
人口和城市为什么 都分布在巴西的东 部沿海地区? 原因:
(1)海上交通便利
(2)殖民者首先到达这 里,开发历史较早
(3)气候比较温暖湿润
(4)经济较发达
巴西以白种人为主,信奉天主教, 通用葡萄牙语,人口最多城市是 圣保罗市,位于南回归线上;里 约热内卢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 港口。首都是巴西利亚,全国政 治中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