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思考
泽库中学于娟成就好课,是每一个教师的梦想。
成就好课,不是偶尔地上一节公开课,也不是点缀式地有几节“拿手课”,而是改善我们整个的课堂生活。
我认为“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是成就好课的必经之路。
我对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有如下认识:
一是教学目标。
首先,对照课程标准,分析在教学目标中是否从学生角度描述了学生学习的达成度?第二,教师在每一次教学设计前是否对照目标,预估学生对本次课堂学习的达成度?
二是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的好坏,决定一节课的成败。
教师在设计每一节课时一定要先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你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不是有利于落实学习目标?你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之间是否存在对应关系?你设计的教学活动对应于落实哪个学习目标?你设计的每一个教学活动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或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你是否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每一种情况都进行了预设?
三是评价标准。
要达到教、学、评的一致性,就必须让学生正确地理解评价的标准。
设计与目标一致的预设评价。
设计与目标一致的测试评价。
正是因为目标引领教学,评价贯彻始终,关注预设,注重生成。
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生真正体会到参与与收获的乐趣,从而使课堂教学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教学设计中要着重考虑的三个部分为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三者的统一性确保了教学的有效进行,否则就会出现花样越多、教学效果越南辕北辙的结果。
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格外注重三者的统一,以简洁明确为好。
一、教学目标简易准确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培养已被我们所充分认同。
但
是,是否每一节40分钟的课都能充分实现三个维度的目标,这是值得商榷的。
而知识理论、实验探究、复习巩固等课程的内容不同,目标的重点就会有所区分。
这种状况下,与其面面俱到,还不如突出重点。
可能课程目标只涉及到一到两个维度,但简易准确、可实现才是最关键的。
例如:《代数式》一节我制定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了解代数式的概念,运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会说出数字、字母间的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概念的产生过程,体会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和代数式的建模思想。
情感与态度:在过程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与之前相比,虽然目标还是三个方面,虽然也只是几个词语的差别,但是所表达出来的教学目标的涵义是截然不同的。
从目标上能明显的看出学生当堂要解决的问题,要体会什么样的建模思想;教师要怎样协助学生达成目标都是一目了然。
有了正确的教学目标后,才能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评价设计,才能达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二、教学环节去繁就简
根据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时,也应遵循去繁就简的原则。
我们常说:读书是一个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过程。
教学设计也是如此。
我们为了教学的效果——教学内容便于理解、抽象的内容更加形象、调动课堂气氛等,往往借助多种教学手段,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形式丰富多彩。
但当课堂中的附加因素越来越多,课堂的主体目标就容易被掩盖,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削弱了主要教学目标的地位。
有时,一节课可能上得很热闹,但上完以后,学生什么也没有记住。
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重新审视教学环节,将不必要的部分剔除掉,使课堂简化。
案例思考:有一次在讲“用字母表示数”的时候,我使用数青蛙的视频导入新课,让学生们跟着视频唱儿歌,学生也很活跃。
但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动画上,兴奋不已,而对数字的变化以及数字之间的关系的关注度不高。
我由此反思,这个设计是否干扰因素太强而弱化了主体?
三、教学评价针对性强
教学评价一般有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
这里单纯就学生而言,教学评价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检测作用,而且对学生的学习目标有指导意义。
教学结束后,教师提问什么、作业做到什么、测验检测什么直接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中关注什么。
甚至在有的学生眼里,评价中有的内容才是“有用的”。
如此以来,教学评价能否与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相呼应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
“明确评价任务”,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自己将做什么、怎么做、做到怎样。
这里的“明确”非常重要,如果事先不明确,到“执行评价任务”时就一团糟,老师就得全班叫停,重新再来。
“执行评价任务”,就是学生在评价要求的引领下进行学习。
因为用内嵌目标的“评价任务”来导学,所以学习不会盲目,不会变成撒手不管的“放学”,这里要强调的是教师的“让学”责任,千万不能做“扰学”、“替学”的事,强调要完整地执行评价任务,以保证评价任务的“空间感”。
“交流学习情况”,就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对学习情况进行交流、分析、评价、补充等,是对“评价任务”完成情况的总结与提升。
因此,我认为,在新课阶段作业练习的题目尤其要精简,对应当天的学习内容摒弃无关的“鸡肋”型题目。
“鸡肋”做得越多,对当天内容的巩固效果就越差。
总之,为保证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应在教学设计时精益求精,避繁就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