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标准-教学-评价”一致性教学操作策略
“标准-教学-评价”一致性教学操作策略
简述 观察情境来简述 简述 通过倾听来简述 阐明
通过讨论和分析 具体的情境来阐 明 通过观察和分析 具体情境来解释 通过讨论和比较 来总结归纳
通过阅读课本、
细胞分化的意义
总结
叙写学习目标
内容主题:4.2 细胞的分化《分子与细胞》 《课程标准》:说明细胞的分化(第13页)
分解后确定的学习目标: (1)通过讨论和分析具体的分化情境,自己组织语 言或绘制图形准确无误地阐明细胞分化的过程。 (2)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情境,准确地解释分化的 两个特点。 (3)通过阅读课本,用关键词简述细胞分化的时间 和原因。 (4)通过讨论,总结细胞分化与分裂在个体发育中 的意义。
6.评价 目标设计 这是认知领域里教 育目标的最高层次。 这个层次的要求不是 凭借直观的感受或观 察的现象做出评判, 而是理性的深刻的对 事物本质的价值做出 有说服力的判断,它 提示:评价,估计, 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 评论,鉴定,辩明,辩 料、信息,做出符合 护,证明,预测,预言 客观事实的推断。 ,支持
核心概念:细胞的分化
第三步:扩展(剖析)行为动词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体系 细胞分化的时间 细胞分化的原因
行为动词 简述 简述 阐明 解释 总结
细胞的分化
细胞分化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特点 细胞分化的意义
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体系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通过阅读课本、观察情 境来简述 通过倾听来简述 通过讨论和分析具体的 情境来阐明 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情 境来解释
各水平的要求
了解水平 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 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 的基本特征等。 理解水平 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 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 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 理信息等。 应用水平 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 原理;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 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找出 总结 总结
第四步:确定行为条件
核心 概念 核心概念体系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 系统 的组 成 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扮演 的角色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说出并举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 例 和观察情境 找出 总结 总结 观察一个或几个生态系统的 图片或视频 小组合作讨论 讨论和辨析实例
三维目标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在这三维
一体中,知识不是中心,而是载体。能力问题 、情感问题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 ,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能力、情感不能像知识那样搞课堂达标,它需 要一个比较长的阶段,通过教师利用课程资源 去熏陶,由学生去体验,通过潜在的积累而获 得。
课程的性质 前言 知识 课程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程设计思路
能力
教学建议
课程内容
实施建议
评价建议
教科书的编写建议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
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涵义
1.目标源于课程标准(知识、能力、理念) 2.评价任务设计先于教学过程设计(逆向设计) 3.全程指向学生的学习质量 4.体现“标准-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内容标准中使用的行为动词
描述,简述,识别,列出,列 举,说出,举例说出, 指出,辨别,写出,排列 说明,举例说明,概述,评述 ,区别,解释,选出,收集, 处理,阐明,示范,比较,描 绘,查找 分析,得出,设计,拟定,应 用,评价,撰写,利用,总结 ,研究
课堂层面学习目标的内涵
它是希望学生经历一个课时的学习以后形成的 预期结果。 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 某项学习任务后应达到的质量标准。(最低水 平) 它的三项基本功能: 明确教学内容 提供教学活动设计的方向 提供教学评价依据
1 “标准-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教学设计——目标设计
2 “标准-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教学设计——评价任务设计
3 “标准-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教学设计——学习活动设计 4 “标准-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教学设计——实例
目标设计 1.知道(知识)
是指认识并记忆。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 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 的辨认,用一种非常 接近于学生当初遇到 的某种观念和现象时 的形式,回想起这种 观念或现象。
反例2:《椭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椭圆的定义;明确焦点、焦距的概
2.能力目标: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普遍 联系,培养学生类比、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发动学生观察、猜想,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主体,宏观)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进取精神,提高 学生数学思维的情趣,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形成 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态度。(主体,任务)
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
——“标准-教学-评价”一致性教学操作策略
试图解决三个问题:
为什么要基于课标实施教学
基于课标实施教学是什么含义 怎么样基于课标实施教学
《课程标准》是各学段各学科教学的基本依据。《课程 标准》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重 视各学科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因此,教师应在认真学 习和领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 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实例二:说明细胞的分化
内容主题:4.2 细胞的分化[必修1 《分子与细胞》
《内容标准》:说明细胞的分化(第13页)
?
【课程标准分解分析】
第一步:剖析关键词 行为动词:说明 第二步:扩展(剖析)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体系 细胞分化的时间 细胞分化的原因 细胞的分化 细胞分化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特点 细胞分化的意义
细胞分化的时间
细胞分化的原因 细胞的分化 细胞分化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特点
简述 简述 阐明 解释
细胞分化的意义
总结
通过讨论和比较来总结 归纳
第五步:确定行为表现程度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体系 细胞分化的时间 细胞分化的原因 细胞分化的过程 细胞的分化 细胞分化的特点 解释 行为动 行为条件 词 表现程度 完全无误 说出关键词 能用言语或图形 准确无误表达 能举例独立解释 在教师提示下, 结合细胞分裂的 意义总结
(1)通过对具体实例的计算和讨论交流,能归纳出古典概型的 特点,能说出古典概型的涵义,能判别古典概型。 (2)通过对具体实例的计算和讨论交流,能解释古典概型计 算公式的原理。 (3)通过对具体实例的计算,会运用公式解决与课本上类似的 题目。
(1)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说出:股票、债券、保险和储蓄存款 的基本含义;股票投资的基本特征及收入构成;债券的分类; 订立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商业银行的性质和业务。 (2)通过课堂讨论、师生合作学习,能准确概括出各种投资 方式的的特点,并为个人和家庭投资提出建设性建议。
核心概念 生态系统 的组成 核心概念体系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第三步:扩展(剖析)行为动词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体系 行为动词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 的组成 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说出并举例
3.课堂层面学习目标表述方式
学生在什么条件下把什么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 实现结果的活动(条件)+结果(能干什么)
如“通过观察具体实例,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 能说明等差数列的概念。” 实现结果的活动就是“条件”,结果中包 括“行为与水平” 上述表述方法满足教学目标的四个构成要素 (主体、行为、条件、水平)
反例1:《细菌》的教学目标
(1)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2)说出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3)认同发现细菌的过程中理性的怀疑和技术的进步 起到的重要作用
规范的《细菌》的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和分析巴斯德的实验过程能说出细 菌的来源,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认 同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的观点 (2)通过观察各种细菌装片及和动植物细胞的比较, 写出细菌细胞的主要形态、结构,能说出细菌特殊结构 的功能,初步形成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通过幻灯片演示和技能训练的计算,描述细菌生 殖的过程和方式,关注个人卫生
第五步:确定行为表现程度
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体系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 素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表现程度
用自己的 话说出 找全 参与 准确
在教师的指导下, 说出并举例 通过阅读和观察情 境 找出 总结 总结 观察一个或几个生 态系统的图片或视 频
生态系统 的组成
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 中扮演的角色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小组讨论、全班交 流
讨论和辨析实例
【学习目标的叙写】
课标陈述: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学习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和观察情境说出生态系统的含义。 (2)通过观察一个或几个生态系统的图片或视频,找出各生态因 素并能归类。 (3)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讨论总结出各类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 扮演的角色。 (4)辨析实例,讨论、总结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说出各种成 分在系统中的作用。
4.不同的学习目标会导致不同的学习质量
数学内容标准:判断点和圆的关系
比较:三条学习 目标反映的学习 质量水平有何不 同?
通过教师讲解,知道点和圆的三种关系,面对与例题相 近的问题情境,能正确判断点和圆的关系。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归纳点和 圆的三种关系,面对与例题相近的问题情境,能正确判 断点和圆的关系。 通过个人独立探究,分析、归纳点和圆的三种关系,面 对与例题不同的问题情境,能正确判断点和圆的关系。
念;了解用椭圆定义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抽象)
规范的《椭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用细绳画椭圆的实验,能叙述椭圆的定义,会用 椭圆定义判断点的轨迹。 2.通过类比建立圆的方程的方法,会选择适当的直角坐 标系,建立椭圆的标准方程。 3.结合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图形,能指出参数a、b、c 的几何意义。 4.通过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椭圆定义和标准方程 解决与课本上类似的题目。 5.通过椭圆知识的学习过程,体会类比思想、数形结合 思想和坐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