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施工成本控制措施一、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程序
二、加强施工管理措施
制订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认真审核图纸,选择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布置。

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提高建筑工业化、现代化水平。

项目部组织均衡生产,搞好现场调度和各工种的协作配合。

加强对职工的技术培训,提高工人文化素质和技术操作水平;加强劳动纪律,劳动工资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合理使用、控制劳动力,减少窝工浪费,提高劳动生产率。

精简管理机构,减少管理层次,压缩非生产人员,实行定额管理、制订费用分项分部定额指标、节约开支,控制施工进度,合理缩短工期,来降低管理费用支出。

三、材料节约措施
堆料场地全部进行硬化处理,防止大堆材料及周转材料埋入土中而导致的损失。

严格材料的收发制度,进场材料在现场设置地磅进行抽磅或量方折算法验收。

加强现场操作人员材料节约意识,每一施工段的用料实施限额进料、发料,并与任务单结帐挂钩,奖节约,罚浪费。

胶合板木模实行木工翻样配模,严格按翻样图配板下料,禁止随意乱裁乱剪。

钢筋统一加工,便于套料使用。

砼的浇注应严格控制标高,防止超厚。

砌筑工程操作过程中要认真排砖,尽量减少砖块裁剪造成浪费,同时提高断砖的利用率。

认真做到材料的随用随清,工完场清,及时回收下脚料以供再利用。

周转材料使用过程中,拆下的钢管扣件要及时清运归堆,尽量缩短周转时间。

加强各专业施工队伍的配合协调,加强成品保护,减少不必要的修补。

严格控制用水、用电量,避免水电资源浪费。

四、强化经济核算
加强工程成本核算,开工前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编制计划成本(施工预算),
以计划成本控制实际成本。

每一个工序开始前都要先开出任务单,严格控制材料、人工的投入量。

对照每月的验工月报及材料耗用报表,及时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总结经验搞好信息反馈,以便及时找出盲点,采取相应的动态管理。

正确填写各种台帐,及时反映经济活动情况,进行动态管理。

采用招标方式,货比三家,首选优质、价格合理的材料,投入工程施工。

五、用技术措施进行成本增效
土方工程施工前应掌握好设计标高,自然地面标高和开挖深度,事先计划进行土方平衡,避免二次运输。

边坡留设严格按组织设计施工,避免超挖。

在地质条件好、土质坚硬的情况下,基坑侧壁修筑平整,减土的回填量。

积极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提倡推广应用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达到节约降本目的。

采用先进的机械连接技术和对焊连接技术,减少钢筋接头,对于4.5m以内的柱钢筋,采用一次预留到顶,减少接头数量。

严格控制模板的几何尺寸,做到高、宽、厚三不超,墙、梁的侧模可考虑采用负误差,防止超体积,节约砼用量。

留设拆模试块,在砼强度达到拆模条件下,尽早拆模,加快模板周转。

合理划分施工段,提高周转材料的利用率,降低周材的投入量。

砼施工前由试验室出砼配合比单,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利用水泥的实际强度进行试配,普通混凝土可在设计同意的情况下掺加外加剂,在不影响砼强度的条件下,降低砼水泥用量,提高砼质量。

正确选配和合理使用机械设备,降低机械使用和租赁费用,同时要搞好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

合理布置井架等垂直运输设备,利用砼布料机浇捣砼,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加强计量管理,严格按配合比计量及跟踪调整,减少差错,造成浪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