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面生产维护的基石包括

全面生产维护的基石包括

全面生产维护的基石包括
TPM(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全面(员)生产性的维护。

随着工业的发展,制造的地点从传统效率低、产量低的手工作坊演变到产量极大的工厂,这时候人员分工明确,发展出了预防保养(Preventive Maintenance,PM)设备保养制度,操作工只负责使用机器,机器的保养完全属于设备保养部门。

再接着,大批量的生产变成了多样少量的生产,设备保养的想法也发生了改变。

TPM的产生
日本在二战之后向美国学习PM生产保全活动,将其引入了日本。

并且进行改造,使得80%~90%的员工都参与到其中,形成了TPM,前面的T是Total的意思,指的是全员参与。

日本设备工程协会(Japan Institute of Plant Engineering,JIPE)加入了日本的想法和观念,创造出日本式的TPM,随后得到日本设备维护协会(Japan Institute of Plant Maintenance,JIPM)的认可并且向日本企业推广。

TPM是日本独创的独特的全公司性设备管理方式,毋庸置疑的是它是以美式PM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

TPM和美式PM的对比
TPM的特色
①追求生产系统综合效率的极限(改善设备制造方法、使用方法、保养方法,去除停止损失、速度损失和不良损失,提高生产系统的综合效率到极限)
②操作人员的自主保养(一般人们把需要处理的事情分为重要的事情和紧急的事情,如果不做重要的事情,就要常常去做紧急的事情)
③TPM是全员参与的小组活动(TPM小组活动是编制主导型活动,员工自律完成小组的活动,自主保养就是通过小组活动实现的。

自主保养就是清扫、加油、紧固、点检等日常保养工作由操作人员自觉完成)
TPM的基本理念
1、构筑盈利的企业体质,实现“零”不良(由设备原因造成的废品数量)、“零”灾害(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事故)、“零”故障(计划外的设备停机)、“零”浪费(由设备速度降低造成的产量损失浪费)。

2、预防哲学(预先防止)——MP(保养预防)+PM(预防保养)+CM(改良保养)。

3、全员参与,推行重复性小组活动,操作员进行自主保养。

4、注意现场现物,建立目视化管理体制,创建透明化工厂。

5、自动化、无人化,构建不需要手工业的工作单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