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教学计划

六年级语文上册学科教学计划

周次
教学内容
具体目标与措施



10、《宇宙生命之谜》
11、《故宫博物院》
《习作3: 让生活更美好》
1、认识“酶、碳、冥、磁”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语文园地二》
9、《竹节人》
1、有条理、有重点地记叙一次集体活动。
2、关注整个活动场景,写一写同学的动作、神态、语言。
3、把这次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
1、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并把这种写法运用到习作中去。
2、了解“说”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并尝试运用。
3、学会按照正确的格式创作书法作品。
4、读懂积累一些古Hale Waihona Puke 的爱国名言。7、《开国大典》
8、《灯光》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理解本课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表情达意能力。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周次
教学内容
具体目标与措施



1、《草原》
2、《丁香结》
1、会认会写“毯、陈”等9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自读感悟,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4、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2、了解分号的用法。
3、理解《过故人庄》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学习红军长征中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关键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
3、理解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周次
教学内容
具体目标与措施



6、《狼牙山五壮士》
2、体会郝副营长生前所说的话,引导学生认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以“多好啊!”让学生懂得为理想而献身的美好;读写结合,提升学生对“灯光”的认识。
周次
教学内容
具体目标与措施



《口语交际:演讲》
1、学习并初步掌握演讲的基本技巧。
2、学习写好演讲稿。
周次
教学内容
具体目标与措施



《习作2:多彩的活动》
《语文园地一》
5、《七律长征》
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发展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想象自己变成其他东西以后会看到些什么,确定选择哪些比较有意义的事情来写。
1、认识排比句,了解运用排比句的好处。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1、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掌握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3、了解花的作用及其神韵和品格,体会作者想象的奇特。
4、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对花的爱恋与赞美。
周次
教学内容
具体目标与措施



5、《习作1:变形记》
2、能用“知诗人,解诗题,明词意,悟诗境”的方法读懂诗。
3、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情感,感受诗句语言美。
4、体会夏日西湖骤雨初晴的美,感觉诗人苏轼豪迈奔放的作品风格。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开展多种语文活动。
2、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宿建德江》。
3、借助字典和课本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
4、理解诗人所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忧愁的情感。
周次
教学内容
具体目标与措施



3、《古诗词三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3、《古诗词三首.西江月》
4、《花之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XX市XX小学
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年级六年级2019年秋学期




我校六年级共有6个班级,300余名学生。经过五年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努力上进,遵守学校纪律,听讲认真,爱动脑思考,发言积极大胆,作业书写整洁、漂亮,学习主动性自觉性较好。朗读上,学生都能按要求做到读正确、读流利,多数学生能做有感情地朗读。在课余时间,学生较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并能做一些摘抄。另外,班级中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不知进取,在本学期,要对这些学生加大力度,使他们的学习能更上一层楼。
2、领悟文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七自然段。
4、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1、通读全文,读中引出课文的重点词语“憧憬、千钧一发、歼灭、焦急、璀璨、黑魆魆”等词语。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语文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逐渐更新学习方式,逐步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致力于综合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探寻“教学相长”的课堂文化和“成人达己”的教师文化。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考虑目标的侧重点,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学习能力予以充分考虑。在教学中践行让学引思,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1、会认会写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缀满、幽雅、笨拙、单薄、模糊”词语。
2、品读优美句子,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
3、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仿写作文。
4、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
3、《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
1、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1、认识“颓、疙、瘩”等13个生字,会写“豁、凛、磕”等16个生字。会写“威风凛凛、疲倦、跺脚”等18个词语。
2、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体会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
3、能概括故事情节,理清行文思路,感受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4、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