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选择题判断题汇总(有答案)

统计学选择题判断题汇总(有答案)

二、判断题(每题1分,计10分,请填入“√”或“”)()1、数量指标根据数量标志计算而来,质量指标根据品质标志计算而来;()2、普查是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所以普查比抽样调查准确;()3、凡是离散型变量都适合编制单项式数列;()4、任何变量数列都存在众数;()5如果,则变量分布为左偏;()6、判定系数越大,估计标准误就越大;()7、正相关是指两个变量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8、统计的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9、两个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比得到的时间数列一定是相对数时间数列;()10、同度量因素在起到同度量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权数作用。

()统计基础判断题:1.统计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不考虑个别事物的特征()2.统计工作有前后之分,在时间中是不能交叉进行的()3..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4.指标体系就是把若干个统计指标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体系()5.统计调查中的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有时一致,有时则不一致()6.结构相对指标一般只能在分组的基础上计算,且分子与分母不能互换.()7.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单位总量有肯能变化为总体标志总量(08,一个总体有多个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9.一个总体有一个总体单位总量,有多个总体标志总量()、10.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取决与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1 )卷二、不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题号写在题前的括号内,选择了错误答案,该小题无分,漏选正确答案,酌情给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统计学的核心内容是 cA数据的收集 B数据的整理 C数据的分析 D数据的分组 E以上都不对2、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 国民收入B 平均工资C 计划完成程度D 出勤率E 总产量数3、变量是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变量的数量表现是变量值,所以A 数量标志和所有统计指标是变量B 所有标志值和指标值是变量C “工业企业总产值”是个变量值D 变量不包括品质标志E “某企业工业总产值20万元”是个变量值4、下列项目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全面统计报表E.定期调查5、编制时间数列的可比性原则包括abceA.时间方面的可比B.总体空间范围的可比C.统计指标内容和计算方法的可比D.统计指标的名称和含义可比E.统计指标的计量单位和计算价格的可比6、从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一系列样本,所以A. 样本指标的数值不是唯一确定的B. 所有可能样本的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C. 总体指标是确定值,而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D.总体指标和样本指标都是随机变量E. 所有可能样本的标准差等于总体的标准差7、应用移动平均法分析长期趋势,采用多少项计算移动平均数,一般考虑下列问题A 现象的变化是否有周期性 B 原数列的项数 C 原数列波动大小D 是否需要移动平均数列的首尾数值 E是时期数列还是时点数列8、在编制指数时,确定同度量因素需要考虑的问题有A 各指标间的经济联系B 同度量因素的可比性C 同度量因素固定的时期D 实际条件和使用上的方便E 同度量因素是否符合指数形式9、分类抽样中的类与整群抽样中的群相比,有A 二者相同B 二者不一样C 二者的划分原则相反D 要求群内差异大,类内差异小E 要求群内差异小,类内差异大10、一元线形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acA 能说明两变量间的变动方向 B不能说明两变量间的变动方向 C 能表明两变量间的变动程度D不能表明两变量间的变动程度 E 其数值大小受计量单位的影响一、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个判断1分,共10分)1、在全国人口普查中,总体是全国总人口,总体单位是每一户,全国总人口数是变量。

()2、对于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3、众数、中位数都是位置代表值,它们不受极值的影响,对于偏态分布它们的代表性好于均值。

()4、对离散型变量只能编制组距数列,对连续型变量既可以编制组距数列也可以编制单项数列。

()5、几何平均法适用于变量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的现象。

()6、权数本身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取决于权数绝对值的大小。

()7、在其他条件不变下,提高估计的置信度,会加大允许误差,要减小允许误差,就要降低估计的可靠程度。

()8、说明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标准差数值越大,则表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小。

()9、最小平方法的思路是使各实际值与估计值之间的离差和为最小,以此估计参数,拟合趋势或回归方程。

()10、已知物价上涨后,居民用同样多的货币购买的商品数量却少15%,则物价指数为%。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题号写在题前的括号内,选择了错误答案,该小题无分,漏选正确答案,酌情给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统计学的核心内容是A数据的收集 B数据的整理 C数据的分析 D数据的分组 E以上都不对2、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A 职工人数 B机器设备台数 C人的身高与体重 D 汽车、船舶数 E工业增加值3、编制动态数列的重要条件是动态数列的每个指标必须具有A 可加性B 可比性C 完整性D 连续型E 间隔性4、某班7位学生英语成绩分别为88,85,85,91,88,93,88分,则英语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A 88 、91B 85、91C 88、88D 85、88E 85、935、抽样调查遵循随机原则的原因是A 样本容量有限B 保证总体中每个单位有同等机会被抽中C 能确定抽样方法D 能确定推断的可靠程度E 能计算抽样误差6、在编制指数时,确定同度量因素需要考虑的问题有A 各指标间的经济联系B 同度量因素的可比性C 同度量因素固定的时期D 实际条件和使用上的方便E 同度量因素是否符合指数形式7、分类抽样中的类与整群抽样中的群相比,有A 二者相同B 二者不一样C 二者的划分原则相反D 要求群内差异大,类内差异小E 要求群内差异小,类内差异大8、应用移动平均法分析长期趋势,采用多少项计算移动平均数,一般考虑下列问题A 现象的变化是否有周期性B 原数列的项数C 原数列波动大小D 是否需要移动平均数列的首尾数值 E是时期数列还是时点数列9、某企业1996年产量为125,1997年比上年增长20%,1998年比1997年增长20%,则1998年比1996年增长A 20%B 40%C 60%D 44%E 40%10、每吨铸件成本(元)和每一工人劳动生产率(吨/人)之间的回归方程是:,这说明劳动生产率每提高一吨,成本A 平均降低元B 平均提高元C 平均降低元D 平均提高元E 以上都不正确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题号括号内,错选无分,漏选一个扣分。

)1、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

A 职工人数 B机器设备台数 C人的身高与体重 D 汽车、船舶数 E工业增加值2、某班7位学生英语成绩分别为88,85,85,91,88,93,88分,则英语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A 88 、91B 85、91C 88、88D 85、88E 85、913、可变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和固定构成指数的关系是()。

A 固定构成指数等于结构影响指数与可变构成指数之积B 可变构成指数等于结构影响指数与固定构成指数之积C 结构影响指数等于可变构成指数与固定构成指数之积D 可变构成指数等于结构影响指数与固定构成指数之和E固定构成指数等于结构影响指数与可变构成指数之和4、某企业某年各月月末库存额资料如下(单位:万元):48,44,36,32,30,40,36,34,42,46,50,56;又知上年年末库存额为52。

则全年平均库存额为()。

A 52B 41CD 50E 都不正确5、在编制总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A 同度量作用B 平衡作用C 权数作用D 协调作用6、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如果抽样分布的均值不等于总体参数时,则该统计量被称为参数的有偏估计。

B 样本方差可以估计总体方差C 样本均值可以估计总体均值D 样本比率可以估计总体比率E 以上都不正确7、统计指数的作用是()。

A 综合反映现象的变动方向B 综合反映现象的变动程度 C对复杂现象总体中各因素进行分析D研究现象在长时期内变动趋势 E 解决不同性质数列之间不能对比的问题 F 反映事物在空间上的变异程度8、下列对数量指标指数的权数叙述正确的是()。

A 通常固定在基期水平B 可以选择固定在计算期水平上C 可以采用计算期和基期的“交叉”水平D 以上都正确E 以上都不正确9、随机抽取400人的一个样本,发现有26%的上网者为女性。

则女性上网者比率95%的置信区间为()。

A (,)B (,) C(,) D (,)10、从一个总体中抽取16个样本,其标准差为,则总体方差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为()。

A (,)B (,)C (,)D (,)(请选择合适的临界值:=、=,(15)=、(15)=,(15)=、(15)=、(15)=、(15)=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题号括号内,错选无分,漏选一个扣分。

)1、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

A 职工人数 B机器设备台数 C人的身高与体重 D 汽车、船舶数 E工业增加值2、某班7位学生英语成绩分别为88,85,85,91,88,93,88分,则英语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A 88 、91B 85、91C 88、88D 85、88E 85、913、最小平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A、观测值与估计值离差和为零B、观测值与估计值离差平方和为零C、观测值与估计值离差平方和最小D、观测值与估计值离差和为最小E、观测值与估计值离差和小于零4、已知物价上涨后,居民用同样多的货币购买的商品数量却减少15%,则物价指数为()。

A 无法计算B 15%C 85%D %E 都不正确5、在编制总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A 同度量作用B 平衡作用C 权数作用D 协调作用6、进行指数体系分析的作用是()。

A 解决不同性质数列之间不能对比的问题B 进行因素分析C 根据已知推断未知D 以上都正确7、统计指数的作用是()。

A 综合反映现象的变动方向B 综合反映现象的变动程度 C对复杂现象总体中各因素进行分析D研究现象在长时期内变动趋势 E 解决不同性质数列之间不能对比的问题 F 反映事物在空间上的变异程度8、下列对数量指标指数的权数叙述正确的是()。

A 通常固定在基期水平B 可以选择固定在计算期水平上C 可以采用计算期和基期的“交叉”水平D 以上都正确E 以上都不正确9、随机抽取400人的一个样本,发现有26%的上网者为女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