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
2)山脊与山谷:山谷与山脊的等高线形状相似,都是弯曲的 不封闭曲线。等高线向高处突出的是山谷,向低处凸的是山 脊。
学习区分山脊和山谷:
40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为山脊
40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为山谷
鞍鞍部部
三 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形态
3)鞍部:鞍部就像是骑马的马鞍,是两个山头之间相对低缓
的部分。一般来说在等高线地图上2个封闭曲线之间的部分是
探索思考
300米
a
b 100米 200米
1.b等高线图中的数字是海拔还是相对高度? 2.同一条等高线上,什么高度相等? 3.一幅等高线图中,相邻等高线的高度差
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相等 相等(等高距)
一 重要概念
1.海拔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1)山顶与洼地:山顶与凹地的等高线形状相似,都是封闭曲
线。山顶等高线海拔注记越向中间数值越大;凹地的海拔注
记越向中间越小。
山顶
洼地
200 300 100
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数值从中 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300200 100
等高线呈闭合曲线,数值从中 心向四周逐渐升高.
山脊 山谷
三 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形态
一 等高线的相关概念
1.海拔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1956 年,我国测绘部门把青岛监测站定为我国的海拔基准面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探究活动
请你评判
前年,西藏自治区某中学到我校进行友 好访问。可是在关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上 和我们的同学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争吵:我 们的同学说珠峰“高”8844米,可藏族的 同学说珠峰“高”4000多米。究竟谁对谁 错?请你们来做评判~
实验感知等高线
把大小不等的三个硬币,由小到大依次叠在 一起,假设这是一座山,如何把这座“山”绘 制在平面(纸)上呢?
“山”
实验感知等高线
a
b
实验感知等高线
如果是山地,图b中的三条线1,2,3哪个最高?哪个
最低? 3最高,1最低
A B C高度相等
C
3
C
A3 B 2
1
2 A
1
B
高度相等a 的点的连线我们就称之b 为等高线。
学习目标
目标要求: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 部、陡崖,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学习重点:理解并读出某点的海拔,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 脊、山谷、鞍部和陡崖,辨别坡度的陡缓。
学习难点:①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别坡度的陡缓;②在等高 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
鞍部。
鞍部
一组等高线的中间部分
三 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形态
4)陡崖:陡崖处等高线相交成一条线,一般用特殊的符号表 示。
陡崖
【不懂还有好办法】
山 山鞍 顶 顶部
四 课堂回顾与练习
▲
几种基本地形部位的判读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Βιβλιοθήκη 闭合曲线 等高线向 中心(点) 低处突出
(线)
等高线向 高处突出 (线)
两个山顶 等高线重 之间低地 合的地方 (点) (线)
看看这个地区哪里是山顶?哪里是山脊?哪里是山谷?哪
里是陡崖?
陡崖
山顶
山谷
山脊 山脊
山顶 山脊
山谷
连一连: 山谷 山脊 鞍部 山顶 陡崖
200
300 400
A
B
400300 200
C
200300 400
D
E
填一填:
100
D
F
100
200
A 300 C
山脚C
山顶A
鞍部
山顶B
山谷
山脚D
缓坡
陡坡
等高线稀疏
等高线稠密
二 地形与等高线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识别山顶、山脊、山谷、 鞍部等常见的地形部位。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地形 陡的部位等高线密集,地形缓的部位等高线稀疏。
三 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形态
山顶
洼地
三 山体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形态
3.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在等高线上标 有海拔数值,如100米,200米,叫做海拔注记。这 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
【赏梯田美景,感知等高线】
【赏梯田美景,感知等高线】
【赏梯田美景,感知等高线】
二 地形与等高线
山谷 缓坡
鞍部
山顶
山脊
二 地形与等高线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识别山顶、山脊、山谷、鞍部等 常见的地形部位。
200
300 B
E
A_山__顶_
B_山__顶_
C_鞍_部__
D_山__脊_
E_陡__崖_ F_山__谷_
读等高线地形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从B和C处上山到A点,哪里更容易?
为什么?
C 因为从C到A比 从B到A的坡度缓 (等高线比较稀疏)
本节课到此结束 下节课:分层设色地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