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液分离

气液分离


气液分离
一、气液分离的内容 二、分离方式 三、分离级数和分离压力的选择 四、油气分离器 五、油气水三相分离器 六、特殊分离器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3
气液分离
气液分离的内容
气液分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平衡分离:组成一定的气液混合物,在一定的压 力、温度条件下,充分接触足够长的时间就会形成一 定比例和组成的气液两相,这种现象称为平衡分离。 平衡分离是一个自发过程,实际上就是相平衡。 2、机械分离:把平衡分离所得的气和液分开,用不 同的管线分别输送,称为机械分离。
vo
b
1
a
b
a vody
vo
Qo
2Lb
a
b a
dy r2 y2
Qo
2Lb a
b
sin
1
2
y D
a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41
气液分离
气泡不被带出分离器的必要条件:气泡上升速度应大 于或等于分离器集液区任一液面的平均下降速度。
立式分离器
vdg vo
d 2g o g 4Qo
18o
D2
卧式分离器
d 2g o g
18o
b
Qo
2Lb
a
sin 1
2
y D
a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42
气液分离
原油停留时间
规范规定:非发泡原油在油气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 为1~3分钟,发泡原油为5~20分钟。
消泡方法: •降低分离器上游油气混合物的流速 •入口分流器应避免流体发生剧烈湍流,压降要小 •增大分离器集液区体积 •提高油气混合物的分离温度 •使用消泡剂
v2
500g d2g
1.74[ gd2
o g g
]0.5
1
d2
43.5 g g
g2 o g
3
当d≤d1时为层流,d1<d≤d2为过渡流,d>d2时为湍流。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31
图解法求油滴匀速沉降速度
CD
Re
2 4gd 3g o g
3
2 g
气液分离
2020/8/14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5
气液分离
2、连续分离 是指随油气混合物在管路中压力的降低,不断
地将析出的平衡气排出,直到压力降为常压,最后 进入储罐。
又称为微分分离或微分汽化,在实际生产中难 以实现。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6
气液分离
3、多级分离 多级分离是指油气两相保持接触的条件下,压力降到
1 hD D
液位在一半直径
vgh
2Levgv D
vgv 0.75 ~ 0.8v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35
气液分离
桑德斯-布朗系数法求气体匀速流速
vg KSB
o g g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36
气液分离
按气体处理量确定分离器尺寸
已知重力沉降区气体允许流速和分离条件下的气
体处理量 对对于于立卧式式分分离离器器::液Q面g 控 D4制2 v在gv ,一D 半直4Qvg径gv 处
4
hD
1 2
hD
hD2
1
sin1 2hD
1
1 2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39
从原油中分出气泡的计算
气泡匀速上升速度
vdg
d 2g o g 18o
气液分离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40
气液分离
液面平均下降速度
立式分离器
vo
D 4
2
Qo , vo
4Qo
D2
卧式分离器集液区某一液面的下降速度与其在集 液区的位置有关。
储运工程系
气液分离
47
含水率与沉降时间的关系
气液分离
可见,开始原油含水率随时间迅速降低,大约20、 30分钟后含水率的降低趋于平缓,而且原油的相对密度 愈大,趋于平缓的时间愈长,原油含水率愈高。
用力。 • 气体的流动是稳定的,任意点流速不随时间而变化。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25
气液分离
油滴匀速沉降速度
重力
浮力
阻力
d3 6
o g
g
CD
d2
4
v2 2
g
6
d
3o
g
6
d
3g
g
R
CD
d2 4
v2 2
g
v 4gd o g
4CD g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26
阻力系数与雷诺数的关系
气液分离
CD
24 Re
3 R 0.5
e
0.34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27
气液分离
按相关式计算油滴匀速沉降速度
•设CD=0.34,计算油滴匀速沉降速度 •由求得的油滴匀速沉降速度计算Re •由Re计算CD •由计算所得的CD计算油滴匀速沉降速度,与上一个计 算所得的油滴匀速沉降速度进行比较,若在控制误差 范围内,该计算所得的油滴匀速沉降速度即为欲求的 油滴匀速沉降速度 •否则,返回步骤②直至在控制误差范围内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43
气液分离
按停留时间确定分离器尺寸
在所要求的原油停留时间内,进入分离器的原 油量应与集液区的体积相等。
立式分离器:
4
D2ho
Qo tr
24 60
卧式分离器: 出油口不在底部,则
V
AL L
D2 4
mL
D2 mL Qo tr
4
24 60
V
AL L
D2 4
(m2
m1)L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4
气液分离
分离方式
理论上,分离方式有三种:一次分离、连续分离和多 级分离。 1、一次分离
是指油气混合物的气液两相在保持接触的条件下逐渐 降低压力,最后进入常压储罐,在储罐内进行气液分离。
一次分离是在大罐内的一次平衡汽化,因此组分的分 离很不完善。
一次分离方式不能充分利用井口能量而在大罐全部卸 掉;而且油气同时进罐对油罐的冲击力很大;如果不收集 气体会造成严重浪费和污染。实际生产中并不采用。
储运工程系
23
分离器的工艺计算
气液分离
从气体中分出油滴的计算 从原油中分出气泡的计算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24
气液分离
从气体中分出油滴的计算
油滴匀速沉降速度
油滴匀速沉降速度公式推导假设: • 油滴为球形,在沉降过程中既不破碎,也不与其它油
滴合并。 • 油滴与油滴,油滴与器壁以及与其它构件间无相互作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11
气液分离
多级分离效果分析(为什么多级分离优于一次分离?)
1、携带效应 2、压力愈高,重组分分子在气相中的浓度愈低,而在液 相中的浓度愈高。 3、气体排出越及时,以后携带蒸发的机会就越少,重组 分分子进入气相的机率就越小。
结论:连续分离所得的液体量最多,一次平衡分离 所得的液体量最小,多级分离居中。在多级分离中,级 数越多,液体的收率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小。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14
气液分离
分离压力的选择
克别尔Campbell级间压力比经验公式
R Pi1 n P1
Pi
Pn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15
气液分离
分离器的类型
按外型分:立式,卧式 按功能分:两相、三相、计量、缓冲分离器,涤气 器,闪蒸罐等 按压力分:真空(<0.1MPa)、低压(<1.5MPa) 、 中压(1.5~6MPa)、高压(>6MPa)分离器 按工作温度分:常温、低温分离器 按实现分离主要利用的能量分:重力式、离心式和 混合式
二级分离 分离条件:P1=3.4MPa,P2=0.44MPa,T=49℃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10
气液分离
多级分离与一次分离的比较
1. 多级分离所得的储罐原油收率高 2. 多级分离所得的原油密度小 3. 多级分离所得原油组成合理 4. 多级分离所得天然组成合理 5. 多级分离天然气的输送压力高
气液分离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19
捕雾器工作原理
气液分离
流道曲折 绕流 惯性碰撞 凝聚 沉降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20
立式油气分离器
气液分离
与卧式分离器的不同: (1)气液界面 (2)气体流向和气体中液 滴的沉降方向 (3)出油口位置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21
分离器基本组成
入口分流器 重力沉降区 捕雾器 集液区 压力、液位控制部件 安全防护部件
1. 储罐中原油的收率 2. 储罐中原油的密度 3. 储罐中原油的组成是否合理 4. 天然气的组成是否合理 5. 天然气的输送压力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8
气液分离
储罐一次分离(L=0.3974,V=0.6026) 分离条件:P=0.1MPa,T=49℃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9
气液分离
油气集输
中国石油大学储运工程系 《油气集输》课程组
2020/8/14
储运工程系
1
教学内容
➢ 绪论及油气集输流程 ➢ 油气性质和基础理论『上机计算:相平衡计算』 ➢ 矿场集输管路『实验:混输管路的流型和压降』 ➢ 气液分离 ➢ 原油处理 ➢ 原油稳定 ➢ 油田开发和开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