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本科)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首先确立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中脏经》
答案:A
2.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包括下列哪项。
A.对立制约
B.消长平衡
C.生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互根互用
答案:C
3.先天之本是指
A心B肝C脾D肺E肾
E
4.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物质是
A津液B水谷精微C气D血E以上均非
C
5既是六腑之一,又是奇恒之腑的是
A胆B胃C大肠D小肠E膀胱
A
6情志致病中,怒伤
A心B肝C脾D肺E肾
B
7人体体质形成的重要因素是
A后天调养B地理环境C先天禀赋D季节气候E人文环境
A
8因情志刺激,突然出现下焦胀满,甚至小便失禁。
此因:A.怒则气下B.喜则气缓C.惊则气乱D.恐则气下E.思则气结
答案:D
9湿邪致病往往缠绵难愈,是由于
A.湿为阴邪
B.湿性重浊
C.湿性粘滞
D.湿邪犯脾
E.湿性趋下答案:C
10痰与饮的主要区别是:
A. 热者为痰,寒者为饮。
B.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受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
C. 浓度较大,较粘稠者为痰;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饮。
D.色黄者为痰,色白者为饮。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11.下面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的是:
A.七情
B.六淫
C.疫疠
D.瘀血
E.饮食
答案:D
12.不是六淫一般特点的是:
A.外感性
B.地域性
C.气候性
D.相兼性
E.季节性
答案:C
13.诊断为正常舌象,哪一项是错误的。
A.舌质淡红B.舌苔薄白C.舌体活动灵活D舌体柔软E.舌质娇嫩
答案E
14.望舌以辨别疾病虚实属性,主要观察。
A.舌质的老嫩B.舌体的肥瘦C.舌苔的厚薄D.舌质的颜色E.舌苔的润燥答案A
15.舌质红,苔黄腻,多见于。
A.里热炽盛B.湿热内蕴C.阴虚火旺D.寒湿阻滞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16.证见壮热,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躁不宁,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洪数,属A.表邪入里B.里热炽盛C.热入营血D.心火亢盛E.阴虚火旺
答案B
17.下列哪种治法属于反治法?
A.热因热用B.热者寒之C.阳病治阴D.阴中求阳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18.患者神疲乏力,自汗,动则益甚,易感昌,多属
A.卫气虚弱B.肺气虚弱C.中气虚衰D.营卫不和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19.患者发病三天,咳嗽少痰,口咽干燥,微恶风寒,苔薄少津,证属
A.肺热伤津B.肺阴亏虚C.风热犯肺D.风寒犯肺E.燥邪犯肺
答案E
20.佐药的含义,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
B.起反佐作用
C.直接治疗次要症状
D.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
E.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制约君、臣药的峻烈之性
答案:A
21.手足阳明经在人体的什么部位交接
A手B足C胸D腹E头
E
22.下面那个是手太阴肺经上的穴位
A合谷B三阴交C列缺D内关E太阳
C
23.在十四经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穴位,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还可以治疗
A远隔部位的病症B气血不足症C急性病症D慢性病症E多发病症
A
24.左手拇指端切按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
是
A舒张进针法B提捏进针法C夹持进针法D指切进针法E二指进针法
D
25.大椎在
A第三颈椎棘穴下B第四颈椎棘穴下C第五颈椎棘穴下D第六颈椎棘穴下E第七颈椎棘穴下
E
26斜刺的角度是
A90度B60度C45度D30度E15度
C
二、多项选择题
1.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是
A.补其不足
B.损其有余
C.虚则补之
D.实则泻之
E.损者益之
答案:BD
2.脾主运化的生理作用体现在
A运化水谷B统血C运化水湿D运化水气E升清
AC
3.完全的健康包括
A躯体健康B心理健康C道德健康D年青体胖E适应性好
ABCE
4.六淫中属于阳邪的有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火邪答案:ACE
5.六淫中燥邪最易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答案:D
6.过劳是指过度劳累,包括:
A.劳力过度
B.房劳过度
C.应激过度
D.劳神过度
E.疲劳过度
答案:ABD
7.望面色五色诊中,白色多主
A、瘀血证
B、气虚证
C、寒证
D、失血证
E、阴虚证
答案:BCD
8.头晕目眩可见于
A、气虚证
B、气陷证
C、血虚证
D、气逆证
E、气滞证
答案:A、B、C、D
9.下列病证中哪些可见但热不寒?
A、表热证
B、虚热证
C、里实热证
D、气分证
E、中焦病证
答案:B、C、D、E
10.下列属于反治法的有
A.热因热用
B.寒者热之
C.寒因寒用
D.因人治宜
E.热者寒之
答案:AC
11.内关位于ABE
A腕横纹上B2寸C3寸D4寸E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12.间接灸包括ABCD
A隔姜灸
B隔蒜灸
C隔盐灸
D隔饼灸
E隔糖灸
13.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有
A足三里B合谷C地仓D昆仑E太冲
AC
14.中风出现口眼歪斜,应取穴位ABCDE
A地仓
B颊车
C迎香
D太阳
E合谷
三、判断题
1.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原因。
对
2.天癸是月经。
错
3.脉属奇恒之府,又属六腑。
错
4.寒性收引,指寒邪伤人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
对5.中医诊断学中的四诊望闻问切与西医诊断学的视触叩听是一样的原理。
错6.虚里位于左乳上心尖搏动外。
错
7.寒证是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导致机体机能活动亢奋所表现的证候。
错8.小柴胡汤是治疗表虚里实证的名方。
错
9.三阴交位于内踝尖上三寸。
对
10.奇穴就是分布在奇经八脉上的穴位。
错
四、填空题
1.整体观念主要内容包含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部分。
答案: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2.肺主气包括主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一身之气呼吸之气。
3.气可分为、、、。
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4.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
5.七情是指人的喜、、、、、、七种情志变化
怒、忧、思、悲、恐、惊
6.三因制宜是指___、_____、______制宜。
因人、因时、因地
7.___、____、____、___是指药物在治疗疾病时对人体的作用有不同的趋向性。
升降浮沉
8针刺的角度有、、。
直刺、斜刺、横刺
9腧穴可分为经穴、、。
奇穴、阿是穴
五、名词解释
1.潮热
答案: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为潮热。
2.镜面舌
答案:舌苔光剥,舌质绛如镜面,称为“镜面舌”,为肝肾阴虚或热邪内陷。
3.七情
答案: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
4.行针
答案:进针后,为了使病人产生针刺的感应,而行使一定的手法。
六、简答题
1.心主神志的生理作用有什么?
答案:一是主宰生命活动;二是主精神、思维、意识。
2.同病异治
答案: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
3.望舌质与望舌苔的临床意义有什么?
答案:
1.判断正气的盛衰
2.辨病位深浅
3.区别病邪的性质
4.推断病势的进退
5.测知病情预后
4.足三里的主治。
答案:胃痛、呕吐、呃逆、腹胀、泄泻(消化系统)。
下肢痹痛。
(局部病症)
虚劳羸瘦。
(全身症状)
七、综合题
1.王某,男,19岁。
昨天参加足球比赛后随即洗冷水澡,今晨起床后即觉头痛身痛,上午
第二节课时症状加重,并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体温38.4度,无汗,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请写出八纲辨证结论。
答案:表实寒证
2.刘X ,男,22 岁,外地打工者。
患者三天前出现胁痛,纳呆,腹胀不适等症,昨日起白睛、皮肤黄染,小便色深如浓茶,右胁灼热胀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要求写出:①证名诊断;②辨证分析.③治法4方药
答案:①证名:肝胆湿热证.
②辨证分析:湿热蕴结肝胆,疏泄失职,气机不畅,故右胁灼热胀痛;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故白睛、皮肤黄染,小便色深如浓茶;湿热蕴阻,脾胃升降、纳运功能失司,故见恶心纳呆、腹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内蕴之征。
3.治法:清热化湿。
4.茵陈蒿汤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