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人士告诉你:内幕交易的那点事

法律人士告诉你:内幕交易的那点事

法律人士告诉你:内幕交易的那点事一、内幕交易的概念及内涵二、监管部门稽查新动向三、不构成内幕交易的交易行为四、行政责任五、刑事责任1、立案追诉标准2、处罚标准3、违法所得的计算公式4、影响量刑的情节5、缓刑6、被采取强制措施了怎么办7、案例六、民事责任七、结语近期证监会掀起基金业稽查风暴。

泽熙资本涉嫌内幕交易调查、王亚伟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约谈、证监会2014年5月9日公布的3起“老鼠仓”、汇丰晋信基金经理钟小婧被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以及市场上到处流传的核查名单、两名新财富上榜分析师被边控等消息不断刺激着基金业内人士敏感的神经,一时间,业内风声鹤唳。

从长远看,此次稽查风暴是中国资产管理业发展的必经的一个阶段。

但对于资产管理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目前稽查风暴下的研究员以及基金从业人员而言,需要引以为鉴,继续对内幕交易保持高度警惕。

堤防内幕交易,需要了解什么是内幕交易。

一、内幕交易的概念及内涵内幕交易是指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知情人或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在内幕信息公开前买卖相关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买卖相关证券的行为。

简而言之,内幕交易就是内幕人在价格敏感期依据内幕信息实施了内幕交易行为。

由此可见,内幕交易的四个基本要素:内幕人、价格敏感期、内幕信息、内幕交易行为。

内幕人可以是基于合法原因知道内幕信息的人,比如上市公司的员工、参与并购重组项目的律师事务所或财务顾问或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证券交易所或者证监会工作人员等基于工作原因合法知悉内幕信息的人;也可以是通过非法途径获知内幕信息的人,比如通过窃听、盗取文件资料等方式知悉内幕信息的人。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非法人组织都可以是内幕人。

通过闲聊等方式无意得知内幕信息的,一般也包括在内幕人的范畴之内。

价格敏感期是指从内幕信息开始形成之日起,至内幕信息公开或者该信息对证券的交易价格不再有显著影响时止的一段期间。

一般是内幕信息开始形成之日到内幕信息公开披露后2个交易日。

前面所说的“显著影响”意思是通常情况下,有关信息一旦公开,公司证券的交易价格在一段时期内与市场指数或相关分类指数发生显著偏离,或者致使大盘指数发生显著波动。

内幕信息是指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

这个概念比较宽泛,它可以概括地分为上市公司的内幕信息以及上市公司以外的内幕信息。

对于上市公司的内幕信息,一个简便、粗犷的理解是上市公司的内幕信息“约等于”上市公司应当披露的信息。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以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信息披露的内容包括:对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或者可能对上市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

从定义可以看出,上市公司应当披露的信息与内幕信息的内涵存在很大程度上的重合,从便于记忆的目的出发,可以将两者的关系粗犷地理解为“约等于”。

上市公司以外的内幕信息,主要是指其不仅仅影响个别上市公司股票或者其衍生品种的内幕信息,比如监管部门的重大政策出台或者调整,符合内幕信息的定义的,同样属于内幕信息。

这类别的内幕信息,通常对某些行业上市公司的股票及其衍生品种或者整个证券市场会产生较大影响。

内幕信息的具体形式非常多,有兴趣的请自行查阅上面所说的三个法规,也可联系作者索取列表。

内幕交易行为,包括三种类型:买卖证券、为他人买卖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证券、泄露内幕信息。

其中买卖证券可以是以本人名义直接买卖或委托他人买卖证券;也可以是本人直接或间接提供证券或资金给他人购买证券,且该他人所持有证券之利益或损失,全部或部分归属于本人,或者是本人对他人所持有的证券具有管理、使用和处分的权益。

为他人买卖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证券,其中的为他人买卖证券一般是资产管理人利用获取的内幕信息为使其管理的资产增值而买卖证券;建议他人买卖证券,比较好理解,一些研究员或者分析师,基于其获取的内幕信息,建议其客户或者其他人买卖特定证券即属于建议他人买卖证券。

泄露内幕信息,无论出于故意或者过失、无论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都涉嫌内幕交易行为。

以上内幕交易的认定四要素——内幕人、价格敏感期、内幕信息、内幕交易行为,缺一不可。

从内幕交易行为角度而言,避免发生内幕交易,需要记住“三不”原则:不买卖、不建议、不泄露。

案例为他人买卖证券、泄露内幕信息天音控股与苹果公司签署协议成为苹果公司的授权中国经销商,内幕信息价格敏感期为2010年12月初至2011年2月16日。

时任天音控股证券事务代表肖猛得知上述内幕信息后泄露给时任财富成长公司总经理、投资总监、基金经理唐雪来。

由唐雪来担任总经理的财富成长公司系某信托公司设立并发行的6只信托产品的投资顾问,按照合同约定收取投资顾问管理费,并作为信托产品受益人享有特定信托利益。

6只信托产品的交易建议主要由唐雪来作出。

2011年2月14日,上述6只信托产品中的4个账户合计买入“天音控股”1,965,629股。

依据合同约定,因信托产品账户2011年2月14日买入“天音控股”股票,财富成长公司计提投资顾问管理费102.89元,享有特定信托利益195,851.75元,两项合计获利195,954.64元。

证监会2014年1月2日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1、没收财富成长违法所得195,954.64元,并处以587,863.92元罚款;2、对唐雪来给予警告,并处以20万元罚款;3、对肖猛处以10万元罚款。

本案中,唐雪来获取内幕信息后建议他人买卖涉及内幕信息的证券,肖猛泄露内幕信息,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监管部门稽查新动向2013年以前,私募基金的身份还没有洗白,同时私募基金的规模往往偏小、监管较少,所以监管部门查处资产管理行业的内幕交易的目标范围不包括私募基金。

但自从2013年《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后,私募基金已被正式纳入基金行业的监管范畴。

虽然目前来看本次核查风暴中监管部门重点核查公募基金基金经理和研究员,暂时还没有大规模核查私募基金。

但在私募基金的身份获得官方认可并逐渐被允许从事与公募基金相同的业务,私募基金受到的监管越来越严将是大势所趋。

2014年私募基金从业人员因内幕交易被处以行政处罚的案例开始出现(详见上述唐雪来案)。

而今年4月份以来,业内一直流传证监会稽查部门排查出一份投资界40人嫌疑人名单,但实际上,有可能这份名单不仅仅是40人,也有可能这份名单本来就不存在,只是监管部门放出来的风声。

有消息称,监管部门核查内幕交易有两个标准:1、股票账户买入的股票连续两次盈利40%以上,买入价位比较敏感、持有时间较短;2、股票停牌前的异动,停牌前一周内买入股票的账户必查、一个月内的重点查、三个月内的选择性查。

上面的核查标准仅仅是业内的消息,真相究竟是怎样的,监管部门以外的各位可能都不会知道。

但如果确实凑巧又不凑巧,购买的股票因为重大信息而停牌了,那就该准备能够证明不存在内幕交易的证据材料了。

三、不构成内幕交易的交易行为如果因为涉嫌内幕交易被核查的,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证明不构成内幕交易:1、证劵买卖行为与内幕信息无关;2、行为人有正当理由相信内幕信息已公开;3、为收购公司股份而依法进行的正当交易行为;4、事先不知道泄漏内幕信息的人是内幕人或泄露的信息为内幕信息。

对于基金等机构而言,作出买卖证券决定前一般应当做了相当的研究工作,如证券交易决定依据的是公开信息、研究报告或者机构自行发掘的研究结论,那么公开信息、研究报告以及研究结论便是证明不构成内幕交易的有利证据。

听到内幕信息、买卖证券之后补研究报告的情况就不在这里考虑范围之内了。

以前有研究员问本人,如果在调研过程中被无意告知了内幕信息的该如何处理。

依本人理解,如果做出证券交易决定所依据的公开信息、研究报告或者投资机构基于公开信息、研究报告而做出的研究分析能够充分支持投资机构的交易决定,那么这个交易决定应不构成内幕交易。

四、行政责任如果没有证据证明实施的交易行为不构成内幕交易的,则可能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从历史上看,身为基金业内人士的内幕交易行为人承担行政责任的案例不在少数。

1、认定内幕交易的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证券行政处罚案件证据若干问题的座谈会纪要》,监管机构提供的证据能够证明以下情形之一,且被处罚人不能作出合理说明或者提供证据排除其存在利用内幕信息从事相关证券交易活动的,人民法院可以确认监管机构认定的内幕交易行为成立:(1)内幕信息知情人,进行了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证券交易活动;(2)内幕信息知情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其他有密切关系的人,其证券交易活动与该内幕信息基本吻合;(3)因履行工作职责知悉上述内幕信息并进行了与该信息有关的证券交易活动;(4)非法获取内幕信息,并进行了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证券交易活动;(5)内幕信息公开前与内幕信息知情人或知晓该内幕信息的人联络、接触,其证券交易活动与内幕信息高度吻合。

所以存在上面所说的几种情况之一,又不能提供证据证明不构成内幕交易的,即可被认定为实施了内幕交易。

2、内幕交易行政处罚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证券法》、《证券市场禁入规定》的相关规定,内幕交易行为人可能承担的行政法律责任主要有:(1)责令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证券;(2)没收违法所得;(3)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三万元的,处以三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的罚款;(4)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暂停或者撤销基金从业资格;(5)视情节给予三至十年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6)单位从事内幕交易的,还应当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违法所得的计算方法,请参考本文刑事责任部分的违法所得计算公式。

3、案例江逢灿、罗建荣、詹嘉绮内幕交易案2011年4月,江逢灿知悉了春晖股份拟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的内幕信息。

同年12月26日,“春晖股份”上涨3.71%;12月27日,“春晖股份”涨停。

12月28日,春晖股份临时停牌。

春晖股份在2012年1月4日春晖股份公告停牌。

停牌前春晖股份股票价格出现异动,监管部门介入调查。

经查,罗建荣是江逢灿的多年好友,詹嘉绮是罗建荣的妻子。

罗建荣、詹嘉绮使用“詹嘉绮”、“林某芳”、“刘某云”账户,于内幕信息公开前,累计买入春晖股份255,300股,买入金额1,295,651元,扣除交易税费后,亏损101,594.97元。

证监会根据以上事实与相关证据材料,综合考量罗建荣与江逢灿之间的固有关系、惯常联系,买入时点与罗建荣、江逢灿通话时点大体吻合,3个账户在买入春晖股份股票期间均亏损卖出其他股票、詹嘉绮提前支取定期存单并全部购买春晖股份股票,现有证据不支持当事人关于交易理由的解释等情况,认定江逢灿涉嫌泄露内幕信息,罗建荣、詹嘉绮从江逢灿处获知内幕信息后实施了内幕交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