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和我国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包括公路系统的
交通道路建设、工程的建设以及铁路系统的建设与桥梁道路系统的建设成为了重
点方向。
同时,伴随着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系列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
的问题也逐步出现,所造成的结果不光是降低效率、浪费资源等,严重时更有可能
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的伤亡。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我国高速发展离不开道路桥梁工程的支持,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
也日渐加快,城市经济发展也更加需要高质量、大规模的道路桥梁工程作为保障。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城市道路桥梁工程的形式更加多样,传统的地面作业已经
很难满足当前工程需求,很多空中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当然,
以我国城市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现状来看,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间,在本文研究中,也正是从这些问题进行切入,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道路桥梁建设成果
在我国的城市之中,各种高架桥、立交桥让人为之震撼;在我国的海陆之交,
跨海大桥成功连接了两岸;在我国的整个版图之上,铁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我
国的路网密布,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出行和旅游提供了便利。
我国之所以
能够做到路网密布,是因为有着扎实而先进的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作为基础和保障。
比如,在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和道路桥梁防水工程等方面,都拥有着先进的技术
成果。
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各个城市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及自然
环境千差万别,即便是在位置相近的路段之上,也有可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些都
会影响到道路桥梁施工的成果。
因此,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国家对于道路桥梁施工
有着非常详细的要求,这些要求既是施工过程中的指导文件,也是在后期检验过程
中可以用来参照的数据范围。
2城市路桥工程施工特点
2.1施工难度大
在城市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环境的严重影响,比如城市的地下
管线、天气和气候因素,都会对路桥建设造成干扰。
所以,城市路桥工程施工在
这些客观环境的影响下施工难度也会更大。
而且工程本身也涉及到很多类似高墩
施工的复杂工序,因此,城市路桥工程施工也具备施工难度大的特点。
2.2建设周期长
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城市的路桥体系更加完善,道路桥梁工程的规模也逐
渐扩大。
在城镇化进程日渐加快的背景下,城市路桥工程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进行路桥工程的建设施工也需要涉及到很多工序,施工任务多,施工难度大,建设周期整体较长。
3道路桥梁施工技术
3.1真空辅助压浆工艺
真空辅助压浆工艺技术应用于道路桥梁的预应力施工中,可以保证灌浆工艺
更加科学合理,在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添加剂可以有效提升水泥浆的流动度,减少
收缩,保证浆体的可施工性,提升浆体强度,真空灌浆是一个迅速且连续的过程,节
约压降时间、缩短施工周期都会增强水泥浆在孔道内的粘结力。
3.2软土地基施工
对于软土的处理,不同的施工企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使
路基变得更加密实,常见的方法有换土法、振动法等。
在具体的软土地基处理工
作中,应当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区域内软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处理技术,保证路
基处于水平状态,避免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导致道路桥梁断裂和错台问题出现。
3.3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路桥工程实践中,混凝土浇筑是必要的施工环节,只有全面做好搅拌、浇
筑和振捣等工序,才能配制出符合工程需要的混凝土,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
需要严格遵循相关技术规范。
首先,在搅拌过程中可以采取机械搅拌的方法来保
证材料的均匀性,需要注意的是,搅拌时要按照规定顺序进行相应材料的投放,
一般而言,投放的材料依次为水泥、集料和添加剂,因此,合理的材料投放顺序
以及科学的搅拌方式是获得预期搅拌效果的有力保障。
在材料搅拌工序完成后,
就进入到了浇筑环节。
混凝土浇筑要遵循连续性原则,因此需要在浇筑前做好施
工规划,确保能够一次性完成路段的浇筑工作,重点防范浇筑衔接部位的接头现象。
在混凝土浇筑工作结束之后进入到了振捣流程,振捣的价值体现在使浇筑完
毕的混凝土密实度更强。
当前,混凝土振捣工作主要包含两种模式,一是人工振捣;二是机械振捣。
在进行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需要重点检查气泡和空气缝隙问题,还要确保振捣产生的应力足够小,这些都是混凝土振捣工艺水平的重要体现,也决定着路桥结构的质量。
3.4路基排水技术
道路桥梁工程路基排水不畅会导致路基长时间浸泡在积水中,从而降低路基
的稳定性与承载能力。
我国南方在梅雨季节多暴雨,高强度的降水使得道路桥梁
工程的排水系统难以及时、迅速地将雨水排出到公路两侧。
雨水在道路桥梁工程
路面产生积水,路基长时间浸泡在积水中会降低路基的强度、稳定性与承载性,
致使路基出现沉降甚至坍塌。
为减少积水问题导致的道路桥梁工程路基沉降现象,施工之前应对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文条件等进行全面且详细的实地调
研与考察,设计合理科学的排水系统,如截水沟、边沟、地表排水管、急流槽等
地面排水设施,以及在硬路肩的外侧设置混凝土预制板或者现浇拦水带作为路面
排水设施,以加快雨水的排出,避免大量雨水积压在路面。
同时,在道路桥梁工
程路基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地下水位过高问题,填料碾压压实阶段应对基底的
含水量进行测量,并通过良好的排水系统、填埋工作以及分层碾压工艺降低基底
土层含水量,提高填料的碾压压实度。
3.5检测技术
针对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检测,是对施工过程和施工结果的有效规范,通过专业的道路桥梁施工检测技术,可以有效避免一些可能发生的隐患和问题。
与此同时,一些新型技术未能及时应用到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
这些新的材料、新的技术,有的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有的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还有的能够增强施工成果的耐久性,但由于种种方面的原因,还没有真正广泛运用到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
3.6搭板设置施工技术
为防止路桥连接部位沉降,减少车辆在桥头部位出现颠簸或跳车现象,保持过渡段的平整度,需要在过渡段设置搭板。
首先让公路与桥梁之间的过渡段路基自然沉降,结合过渡段的长度合理设置搭板长度,通常其长度范围为5-12m,搭板长度可适度调整,以提高搭板的力学性能。
搭板的高度应与桥台连接点齐平,搭板周边要做好防水工作,以免雨水在过渡段汇集,影响过渡段的路基与路堤稳定性,以提高过渡段的施工质量。
结语
城市路桥工程具有施工难度大、建设周期长以及投入成本高的特点。
目前来看,道路桥梁施工应用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混凝土浇筑技术、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和路基排水施工技术。
结合我国路桥施工技术现状可以发现当前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桥头跳车、路桥过渡段薄弱、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钢筋腐蚀等。
因此,本文也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了城市路桥施工技术的提升措施,包括加大技术创新的成本投入,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加强材料的选购与管理,科学选择施工设备,优化施工作业环境以及加强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秦廷宇.提高城市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分析[J].智能城市,2018,4(8):151-152.
[2]谢华勇.城市道路桥梁施工及养护技术探究[J].智能城市,2020,5(4):66-68.
[3]李旭芝.城市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与管理[J].智能城市,2020,6(5):169-170.
[4]邓海.城市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与管理[J].河南科技,2020,39(26):86-88.。